APP下载

浅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实验室的开放式管理

2013-08-15

文教资料 2013年11期
关键词:开放式艺术设计实验室

杨 杪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艺术设计系,广东 广州 510500)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和学生规模的扩大,实验室不断发展和增多,许多高端的、精密的、先进的和贵重的试验设备进入高职实验室。艺术设计类原有的依附于教研室的实验室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教学需求,为了更好地提高艺术设计类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和大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新型高技能人才,本文针对艺术设计类实验室的开放式管理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1.目前艺术设计类实验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相关管理体制不健全。

艺术设计类实验室由于依附于教研室管理的数量较多,人员分散,不便于统一调配和使用,造成人员紧张,不利于形成人员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的合理梯队;由于不同学科的实验室是相互独立的,经费不能集中使用、仪器设备不利于统筹安排,因而降低了投资效益,造成财力的浪费。另外,艺术设计类实验室在管理制度上没有放开,没有和社会和企业挂钩,没有有效地引进社会资源,没有有效地和社区课程互动,从而导致实验室的开放力度不够。

1.2 教学的理论课时与实验课时比例失衡。

理论课时相对较多,实验学时和综合性、设计性试验较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教师除了上实验课外,课余时间较少进实验室,实操性不强,没有引进企业和社会的实操案例,没有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教师和学生都对实验的重视不够,学生的动手机会大大减少,动手能力、独立分析、思维创新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

1.3 实验教学形式相对单一,教学手段有待改进。

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一般都是在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动手实操的机会少,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少,大大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不到培养,个性得不到更大的发展。而艺术设计是一个思维发散性学科,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与时俱进,相关教学人员需紧跟时代潮流,了解最新国内国际动态,这样才能让该专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1.4 实验人员配备不合理,艺术设计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缺乏。

由于艺术设计类实验室分工细导致专业性强,不但对实验员整体专业要求高,而且要求对系部各个专业的专业知识较为了解和精通。如今社会越来越信息化,导致艺术设计专业对电脑和软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教学和实操都是靠电脑完成的,这样对实验人员的计算机专业性要求更高,学校对实验人员的培训不够,专业交流、学习、进修等的机会较少,当遇到专业性强、层次较深的教学和科研项目时,不能更好地配合专业老师完成任务。

1.5 专业性的实验室建设资源配置不合理,开放使用率低。

在高职院校,因扩大规模招生、办学经费投入跟不上,实验室建设资源因配置不合理而不能充分被利用。虽然有些艺术设计系的实验教学配备了费用高昂的实验设备,特别是摄影类、摄像类、陶艺类、影视动画类等实验室,开展过程中受时间、地点、物力、人力、财力限制,致使实验教学无法在课余时间有效开展。有些艺术设计类实验室专业分工过细,如摄像室、录音室、陶艺室等,造成个别实验室面积小,用房紧缺,试验人数受限,试验内容受专业针对性强的影响,专业的实验室只能满足某一门或几门课程,资源共享不够,从而大大影响实验室的开放使用率。

2.关于加强艺术设计类实验室开放式管理模式的思考

2.1 完善实验室开放式管理制度。

国内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各有不同,各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管理模式。艺术设计类实验室一般由设备处和财务处全面管理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和资产工作,虽然完善了实验室的各项管理机构,促进了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但是实验室的开放制度和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确保实验室各项工作井然有序、有章可循。比如制定实验室学生实验守则与卫生管理办法等,使管理更加规范;加强申报制度、建立预约登记制度的管理,确保实验室在保证正常教学工作的情况下顺利开放。

2.2 提高实验室开放程度和实验室资源利用率。

高校实验室的开放式管理,是改变以往教研室管理实验室的封闭体系,实现在一定条件下的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实验室的物资条件,为培养优秀的大学生、为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及社会服务。各实验室在建设之初就要考虑实验室的多功能性,尽量做到功能性强且满足多个专业需求,实现实验室的资源共享。要想办法提高和推进实验室开放式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同时规范实验室开放管理,提高学生课余实验室的利用率。提高设备利用率,充分利用资源,多开展面向学生的开放服务,配备勤工助学的学生管理,让学生有机会在课外利用实训室开展实践和创新。

2.3 加强实验室技术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实验室技术队伍是高职院校掌握关键技术和手段支持和保障教学科研的重要力量,高职院校人事部门主管人才建设,但其精力主要放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对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没有更多的建设和培养。要建设一支事业心强、教学经验丰富、实验技术过硬的实验室工作队伍,必须做好实验技术队伍的规划、建设、培训、技能提高等工作。同时,实验人员在实验室的开放过程中也要善于学习他人的经验和管理技术,通过各种进修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从而为教学科研服务。

2.4 加强对开放式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为排除开放式管理模式的安全隐患,首先应该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让学生树立安全观念,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减少潜在的安全隐患。其次,加强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病毒及其危害性的教育,增强防病毒的意识,对病毒利用各种硬件、软件及时清除避免扩散。同时对于学生的上机内容进行严格管理,禁止学生将各种游戏软件装入计算机系统,以防将病毒带入系统。

2.5 改进建设开放式实验室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实验室的开放式管理体制中,根据实验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验情况,可将实验分成不同的层次。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做一些水平较高的综合性实验,为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的优秀毕业生开辟一条良好的途径。能力较差的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不搞一刀切,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基本实验。另外,在给定的实验中,要求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自主安排实验方案,充分巩固所学知识,按个人习惯和理解完成既定的任务,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结语

在高职院校建设中,实验室的高效利用和全面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艺术设计类原有的教研室管理实验室的教学管理体制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验室人、财、物的科学管理及充分利用。为了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随着艺术设计类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高职院校各个部门应共同努力,勇于探索创新,逐步完善艺术设计类实验室的开放式管理模式,大力提高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的利用率,突出职业性和应用性,提高职业训练功能,以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促使实验室建设尽快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张士展,朱贵喜.加强民办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探析[J].文教资料,2011,(5).

[2]孙苏菁,宋爱美.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探讨[J].福建电脑,2009,(2):193.

[3]王立新,穆程.电子创新实验室的管理与思考[J].科技信息,2009,(2):160.

猜你喜欢

开放式艺术设计实验室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星.云.海》
《花月夜》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高等院校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