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诊断脾动脉瘤在影像学教学中探讨

2013-08-15张笑春周代全胡珊珊李晓明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放射科重庆400038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瘤体脾脏分支

张笑春,王 健,周代全,季 冰,陈 霖,程 琳,胡珊珊,李晓明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放射科,重庆400038)

脾动脉瘤(splenic artery aneurysms,SAA)是一种少见的血管性疾病,但其发生率居内脏动脉瘤之首[1]。SAA临床表现和危害各异,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导致患者迅速死亡;其危害与下列因素有关:瘤体起源的血管级别、瘤体大小、瘤体数目、脾脏功能受损程度、脾源性门脉高压、瘤体破裂及基础疾病。在日常的影像教学中、学员多孤立的片面的理解SAA的影像,不能准确、详尽地认知血管分级、测量瘤体大小、报告瘤体数目、评估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和提示瘤体破裂和基础性疾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将CT影像分析与局部解剖和临床手术治疗相结合,使得影像系学生能够全面、细致和灵活掌握所学内容,从而在未来的工作中应用这一影像手段。

1 SAA起源的血管级别

SAA起源不同,对脾脏及相应局部器官的影响不同,临床症状及治疗方式也不同。SAA可以起源于脾动脉干、一级分支,二级分支、三级分支、甚至更小分支的任何部位。随着分支逐渐变细、对生命威胁逐渐变小、手术切除率逐渐减低、血管内栓塞治疗率升高。对学员而言,辨认脾动脉干尚且困难,更不要说各级分支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运用CT三维重建技术,立体、清晰和准确地显示SAA起源的血管级别,从局部血管解剖学角度帮助学员认知血管。学员可以据此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避免过手术或无效栓塞治疗的发生。

2 SAA瘤体大小

学员对瘤体大小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只要诊断为动脉瘤就可以,没必要在CT报告中测量大小,这一观点是错误的。为了纠正学员这一认识。我们采用了联系临床治疗方式与瘤体大小关系的方法,让学员理解报告瘤体大小的必要性。首先教学员明确基本概念,SAA是脾动脉及其分支局部管腔局限性扩张或瘤体直径超过邻近正常脾动脉管径的1.5倍。再告诉学员瘤体大小不同对脾脏损害不同,需要选择的治疗方式不同。比如瘤体壁完整的小SAA通常无症状,一般也不会引起脾脏功能亢进、脾源性门脉高压和脾梗死等改变,外科或栓塞治疗效果好、对患者伤害小。再如瘤体壁完整的大或巨大SAA一般会引起上述局部器官功能改变,甚至因瘤体突然破裂会导致患者猝死。我们指导学员在CT报告中评价SAA瘤体大小及其相关功能损害,提示临床提供局部血管解剖结构及脏器功能方面信息,帮助临床选择治疗方式[2]。

3 SAA瘤体数目

在教学实践中,瘤体数目往往被学员忽视。我们通过与临床相结合的方法提醒学员CT诊断报告应该包括瘤体数目。告诉学员:CT显示脾动脉干单发SAA,影像报告中可提示临床实施瘤体切除并脾动脉重建术;脾动脉分支单发SAA,影像报告中可提示临床实施瘤体所在的脾脏部分切除术;脾动脉分支多发SAA,影像报告中可提示临床实施选择性靶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如果弥漫SAA,直接切除脾脏即可[3]。

4 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

利用CT评价脾脏大小、密度改变、有无出血坏死、周围有无曲张的静脉,确定有无脾脏功能亢进、脾源性门静脉高压及脾坏死等,使得学生能够全面认识SAA的CT表现,了解SAA临床表现的局部解剖学、血流动力学依据,帮助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成为医学应用型人才。

5 瘤体破裂

在CT诊断SAA的教学中,预测SAA瘤体即将破裂是最令教师头痛的事。因为学生不理解瘤体未破裂前的CT影像,只是瘤体当时状态下的瞬间冻结,怎么能看出瘤体以后的动态变化和结局呢?对于学员这一困惑,我们总结了两点以备学员借鉴:①当CT显示孤立的巨大的脾动脉干或其分支SAA、不伴有局部脏器结构和功能改变时,应该毫不犹豫地在影像报告瘤体有破裂征象,提示临床马上手术切除瘤体或部分脾脏、进行脾动脉重建,脾功能亢进时可以一并切除脾脏;②当CT显示孤立的小脾动脉分支SAA,影像报告中应该提示栓塞近端动脉分支血管,以免瘤体破裂。

6 基础疾病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引发SAA的基础疾病的CT表现往往被学员所忽视。比如动脉粥样硬化、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动脉瘤先天发育异常、外伤、多次妊娠和肝移植等,CT能够能准确显示这些基础疾病,这一点对于临床治疗很有帮助。

随着CT诊断SAA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强影像与临床医学联系的教学研究,已经成为影像系学员培养的迫切任务。多种CT三维重建技术为这一任务的完成奠定了技术基础。培养学员把SAA的CT三维立体影像特征所反映的局部脏器及器官的结构及功能信息解读成临床需要的信息,从而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式。将这一教学经验推而广之,可为培养复合型影像诊断医生贡献力量。

[1]范 荣,金中高.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脾动脉瘤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6(4):310-312.

[2]常 青,胡海地,陈 喆,等.脾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9,18(6):605-608.

[3]赵建国,马 凯.脾动脉瘤引起区域性门静脉高压8例报告[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8,20(2):135-136.

猜你喜欢

瘤体脾脏分支
一类离散时间反馈控制系统Hopf分支研究
一类四次扰动Liénard系统的极限环分支
脾脏也会出现钙化
巧分支与枝
显微手术在矢状窦镰旁脑膜瘤中的治疗效果
《牛阴茎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图版
《犬脾脏海绵状血管瘤病例报告》图版
体表软组织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手术治疗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脾脏原发性血管肉瘤1例及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