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系的革新

2013-08-15◆李

中国校外教育 2013年9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毕业生国家

◆李 楠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制度的逐步推行,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这与国家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是分不开的。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使国家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向市场化转变的现象,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大学生就业形势从“统一分配”的就业分配制度向“自由就业”的新式就业分配制度转变。而就业问题不仅是各高校学生所关注的焦点,也影响着我国在人力资源分配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顺利进行。因此,注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在新形势下的政府、社会以及高校所必须采取的措施。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随着教育体制的逐步改革,全国高等院校在1999年扩大了社会招生规模,同时也使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扩大,我国的就业制度从“统一分配”的计划分配体制向“自由就业”的市场分配体制转变,而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体制也逐步向市场化转变,企业与毕业生面临着“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新式就业机制。也就是说,现在的就业市场不再是以毕业生为主的“买方市场”,而是转向了以企业为主的“卖方市场”,新形势下的就业分配体制更具有一定的自由性,国家不再是毕业生就业管理体系中占中心位置的主导者。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2年到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平均增幅33.8%,200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212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67万;2007年为495万,而2010年创造了历史的最高峰,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30万人次。这种高校毕业生数量上的迅猛增加,加大了市场就业压力,使毕业生待业人数越来越多,从而导致了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重。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仅仅依靠就业指导中心为学校和市场提供几场招聘会,提供某些联系方式已经不适应了现代的就业需求。因此,国家、社会以及学校要为高校毕业生建立更加完善的服务体系,将三者的力量融合在一起,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系上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适应当前的就业发展需求。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体系的革新措施

(一)加强政府的国家宏观调控

虽然现代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从“统一分配”的计划分配体制转向了“自由就业”的市场经济体制,而且国家在就业体系中不再作为中心导向者,但是,国家巨大的毕业生群体就业分配依然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单单依靠市场的自由调节是远远不能够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的。因此,政府必须加强自身的国家宏观调控,支持国家的人力资源调控最优化,对国家的公共服务设施等进行一定的调节,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政府就业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走向急需人才的山区以及落后地区,给予高校毕业生一定的利益支持,整合全国的人力资源,加强不同市场的信息交流,建立强大的公共就业信息平台,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导向,减少学生以及企业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浪费,从而实现最大化的毕业生就业率。

(二)调动社会的就业参与积极性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系当中,做到市场自由调节,政府宏观调控也是远远不够的。许多企业已然成为了社会大家庭的组成人员,在社会当中生存以及发展,因此,要实现资源的充分整合,就要调动社会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通过各个企业的努力,自觉建立适应就业需求的就业网络平台,积极到各大高校当中去寻找人才,挖掘适应企业发展的新鲜血液,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激发毕业生的各方面发展潜力,而且虽然高校毕业生缺少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具备极大的未来拓展潜力,在为减少企业支出的同时,也有利于企业的未来发展,从而实现了双赢。

(三)完善高校就业管理制度

高校作为培养高知识人才的输出机构,决定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水平,也同样影响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因此,在就业日益市场化的形势下,高校要完善自身的就业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部门领导组织结构,使各个部门以及个人各司其职,建立逐渐下放的负责职权机制,各院系的部门辅导员定期将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报告上交到就业辅导指挥中心,再由就业中心做出分析总结,为学校未来的招生规模,决策制定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对各个组织层次的管理个人实行一定的考核制度,从而从整体上促进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在毕业生就业之后,建立长期的毕业生就业跟踪制度,随时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发展情况,进而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借鉴,使之更加了解自身未来的就业可能发生的状况,能够进行及时的就业思想调整。

三、结语

高校教育的迅速普及虽然提升了大众的整体文化素质水平,却形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局势。面对随之产生的一系列的就业问题,就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调动社会解决与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完善高校的就业管理制度,利用好各个信息交流与就业平台,实现充分的资源整合,随时关注市场的就业需求变动,加强社会成员的管理责任意识,从而形成新式的高校毕业生工作管理体系,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新局面。

[1]李华.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J].教材高建理论与实践,2001,(4).

[2]孙影.新时期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1).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毕业生国家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