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2013-08-15湖南省长沙市第十一中学谭仕芳

中国西部 2013年3期
关键词:小树校区眼睛

文 / 湖南省长沙市第十一中学 谭仕芳

昨天我经过学校花园,蓦然发现水池中的假山上长出几棵小树,其中一棵有米多高,峭立于石山之顶,寒风中昂然挺立。我看见了美,看见了小树的坚韧和顽强。赶快带学生来观赏,他们没有我预期的那般惊喜、兴奋,而是目光平淡,不以为然,这不能不说是我教育的失败。

我们学校的前身,是城南书院旧址,创办人为南宋大理学家张栻,号南轩先生。于是学校到处以先生之名命名,图书馆、奖学金、社团、花园,甚至是石头,都彰显着百年老校的人文资源;还有我们学校花木的栽植都是一层一层的,譬如樱花树、桃树、梨树、玉兰、蔷薇,挂花、梅菊竹松……都集中于一处,十分显眼,春夏秋冬,鲜花盛开,可以说美无处不在,也获得了“花园式学校”的牌匾。但却没能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我出差到上海,顺道去看望在复旦读书的侄女,她在老校区读书,我走进去,大吃一惊,都是文革前甚至二三十年代,甚或更古老的建筑,典雅质朴、古香古色,这在我现在所看到过的大学里没见过,非常新奇,看见了美,看见了历史。可当我问经过的学生,他们学校那儿最美。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推荐我去新校区看。新校区是改革开放后建的,现代、豪华、气派,而对于他们自己在这儿学习,一点也感不出自豪和喜爱,似乎还有点自卑和惋惜,因为在这校区的专业,似乎都不是热门的,我只能遗憾。美就呈现在眼前,他们却没有发现,甚至还麻木,这也是我们中小学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校园的美丽不在建筑如何现代化,而是要把学校的文化底蕴输入到学生胸中,具有发现美的眼光。

罗丹说得好:“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身边到处都有美,许多人却把它视为平常,殊不知它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像冬天的雪景、春天的嫩绿、夏天的荷香、秋天的金黄等,融合了很多美的意境,这在校园都可以看到。关键就在老师要用自己的情感去引导学生,感染学生,带学生去体验,感受到它们的美,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美,培养对美的感动,形成素养,从而主动去寻求美、去观察,造就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以我有限的经历中,所看到过的学校大都建设得很美,都注重突出本校的特色,但在建设美丽校园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著名作家王蒙说过,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的丰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学生一旦拥有了丰富的真情实感,才能见山而情寄于山,遇水而情融于水,学校的花花草草、砖砖瓦瓦才会在眼前说话,才能具有给予这个世界人文关怀的胸襟。

教育关系到人的一生,关系到民族的兴衰,美丽校园的建设,要着眼于学生,张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所以学校应该排除干扰,创造一个没有浮华、喧嚣,而弥漫着浓郁清香的文化氛围,闪耀着精神文明的家园,滋润着老师和学生的身心、美丽他们的眼睛,成为学生自由呼吸,奔跑、游戏、学习的乐园。要达此目标,就必须借助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猜你喜欢

小树校区眼睛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ENSAE学院巴黎萨克雷校区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我有一双探索的眼睛
眼睛在前
为什么眼睛不怕冷?
眼睛真实太重要了
送你一棵小树
我们的小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