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关怀”企业内退职工

2013-08-15胥顺祥

中国石油企业 2013年9期
关键词:人文关怀关怀职工

□ 文/胥顺祥

作者: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内退管理中心

在企业重组改制的过程中,不少企业出现了大量的离岗退养职工(以下简称内退职工),形成了特殊群体。由于他们还是在册职工,因此对他们在思想上、心理上和生活上的关注仍然是必须的,根据党中央关于“人文关怀”的具体要求,研究制定适合这部分群体的人文关怀新机制对企业稳定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内退职工队伍现状分析

内退职工是指未到法定退休人员,但由于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按政策规定提前离开工作岗位、保留与原单位劳动关系的人员。1999年以来,兰州石化公司经历了“四三二一”的7年持续重组。重组初期,一万多人从在职变为内退职工,处于退养到退休的过渡阶段。目前企业仍有内退职工近千人。同时每年还有30名左右的在职工从在职转为内退,他们的稳定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这几年,从维护企业稳定的角度看,对这部分人的管理难度在不断增加,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这部分员工在住房货币化之后住房困难等利益诉求在不断增加并呈现多元化趋势。二是随着在职员工收入和退休职工社会养老金的提高,收入差距较大,内退职工心里产生了极大的不平衡感,易形成上访等不稳定因素。三是内退职工随着年龄的增长,集体活动的减少,不少人身体和心理健康越来问题越多。四是在办理正式退休手续的过程中,因退休前的岗位不同,养老金缴费基数不同,出现了同年龄、同工龄职工退休金差距问题,内退职工容易把多年来积怨的情绪发泄出来,成为不稳定因素。给企业稳定带来了不少压力。2011年11月14日,《兰州晨报》发表的《内退职工程序不合法不算数》一文,在内退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个别人员手拿报纸来内退管理中心和公司讨说法。鉴于这种现状,当前和今后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针对这个群体加强人文关怀对稳定职工队伍、促进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立内退职工人文关怀长效机制

1.加强日常性的心理帮扶工作

社会实践证明,当人们的内心需求无法满足时,就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将会引发对个人、对他人和对社会不利的行为。因此,加强心理疏导迫在眉睫。参照发达国家这方面的成功经验,首先应依托媒体如网络、电视、报纸等平台,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当这部分职工心里有怨气或想不通时有个交流的平台或引导的机构;企业内部更是要建立与内退职工交流、沟通对话的平台,给予解释和引导。其次作为企业管理单位或部门应根据内退职工不同时期反映出的不同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势政策教育。

2011年,兰州石化发生了800名子女工因工资待遇问题集体上访的事件,内退管理中心及时组织内退职工召开专题形势报告会,引导内退职工教育自己的子女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从企业为解决子女就业所做出的努力等方面引导大家的思想和行为,强调要以合法合理合情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由于加强了心理疏导和政策教育工作,使上访事件得到平息。

2.努力满足政治需求

在内退职工中有党、团员、工会会员,他们有政治和组织活动的需求,必须建立完善的党、政、工组织,这是人文关怀长效机制的一个重要组织基础。通过这些组织,由内退职工自己管理自己无疑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党组织和工会通过内退党员及职工代表可以把思想信息触角延升到每个内退职工,为贯彻落实企业各项改革方案提供了一个群体支持。

内退职工虽然离岗退养,但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应得到充分的尊重与理解。首先,内退职工应以相同地域或专业为单位,建立健全基层党支部和工会支会组织,这样可以为内退职工全面落实民主权利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和政治保证。其次,在活动经费等待遇上应实现内退职工与在职员工的一视同仁。上级党组织和工会应以在职党员活动经费标准和工会会员标准下拔党组织和工会活动经费,为党支部、支会开展正常活动提供经费保证。第三,在党代会、职代会、民主议事会等组织机构中都应按比例有内退职工代表参加。第四,在牵扯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事项,如水电费改革等方案的制定过程,都应召开内退职工代表听证会,将内退职工的合理诉求及时反馈给决策部门,积极引导化解矛盾。

3.强化帮困救助活动

对内退职工来说,组织的内在吸引力,依赖于组织对内退职工的关心、爱护、帮助,把单向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转换成双向的权力义务关系,把服务手段当作管理职能,通过落实组织对内退职工的服务内容,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内退职工心里暖了,思想就会轻松;困难得到解决,就会理解和感恩企业。

为了做好帮扶工作,管理部门或主管单位应对内退职工的家庭成员、经济状况建立详实的档案资料。要加强家访,及时了解内退职工中的一些特殊困难,也能排查一些不稳定因素,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以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对内退职工要按公司相关政策标准做好慰问救助,对有病住院的要及时看望,把组织的关心及时送到他们身上。让他们知道有困难找组织,从而增进内退职工对企业的感情。

4.加强健康救助

随着内退职工年龄的增长以及心理、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尤其是患大病的职工,企业应给予他们更多关心,将他们的健康管理纳入重点,依托企业健康体检中心,定期为内退职工进行体检和医疗。

5.丰富内退职工的精神与文化生活

内退职工中也有文艺人才,有不少人在企业文化的形成、文体活动的推进过程中做出过突出贡献,他们中间有不少人仍活跃在企业及社区组织的文艺活动中。管理部门应加强组织和引导。在体制上宜实行“四方互动、三级负责”的工作格局。即:管理单位或部门(含社区)和各支部、支会积极组织推进、职能科室分工落实、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内退职工全员参与。这样通过活动既可以锻炼和提高内退职工的身体素质,又可以达到“寓教于乐、寓乐与教”的目的。

6.发挥内退中心党组织的作用

企业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内部的稳定与和谐至关得要,内退中心党委负有重任。在做好内退职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300多名内退党员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因此,中心党委要在总结和继承原来一些好的作法的基础上,以“配备一个好班子、实施两个建设、抓好三项服务、搭建四个平台、开展好五项活动”的“一二三四五”管理模式为基础,在维稳工作中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力争为内退职工搭建一个好平台、创造一个好条件、营造一种好氛围。

在转变干部工作作风上,要以干部联系群众制度为基础,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职责分工,班子成员对联系点内内退职工的合理诉求,进行统计与分析,能解决的及时解决,解决不了的要及时与维稳部门或上级主管领导及时沟通,并通过工作人员“热心、耐心、细心、诚心”的“四心”服务宗旨,来赢得内退职工的信任与支持,达到化解矛盾,破解难题的目的,确保企业赋予内退管理中心“发展、转变、稳定、和谐”四大任务的顺利完成。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关怀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青年职工的贴心人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