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体育教师胜任特征培养①

2013-08-15吴绪东练一龙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29期
关键词:胜任体育教师特征

吴绪东 练一龙

(郑州大学体育系 河南郑州 450000)

1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胜任特征,最早由麦克莱兰(McClelland,1973年)提出来的,这是一种成功模型,是担任某种角色任务所必须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这些特征包括影响个体或组织成功的一系列行为、技能、知识和态度、价值观、动机和自我意识等。

他认为胜任特征就是能区分在特定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这些特征是个体的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识或行为技能等,他即是判断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起点,也是决定并区别某未来绩效差异的个人特征的总和。博亚兹(1982年)认为胜任特征(胜任力)是一个人所拥有的导致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取得出色业绩的潜在特征。斯潘塞(Spencer,1993年)认为胜任特征是在某一工作领域中,工作优秀人员和一般人表现区分的内在的能力,胜任特征的种类包括6个方面:(1)成就特征:成就欲,主动性,关注秩序和质量,信息搜集能力。(2)助人/服务特征:人际洞察力,客户服务意识。(3)影响特征:影响力,权限意识,公关能力。(4)管理特征:指挥欲望和技巧,团队协作意识,培养下属意识和技巧,团队领导。(5)认知特征:技术专长,综合分析能力,判断推理能力。(6)个人效能特征:自信,自我控制,灵活性,组织观念。

2 体育教师胜任特征和特点

体育教胜任特征是基于体育教学情景的,由个体的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体育领域知识、认识或行为技能等所构成的,能判断体育教师能否胜任体育教学和教学研究工作并最终促成其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体特征的集合。中学体育教师既要承担教学工作、体育竞赛等诸多群体活动的组织工作,又要从事课余体育训练的任务;既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又要进行必要的科研工作;既要积极投身到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因此无论是在知识储备、能力结构和个性特征上,对体育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 发展性

哲学上没有静止存在的事务,所有的都是在动态发展中的。胜任特征的发展性是指随着社会和环境的改变,胜任特征的因素和要求也随之改变。随着教育改革,学校体育也在发展中改变,随之要求体育教师的胜任因素也在发展中改变,所以说体育教师的胜任特征也在改变当中。

2.2 环境差异性

胜任特征在不同的组织和环境中所要求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也不相同,同级别的环境由于分工的不同所以对胜任力的影响因素也不尽一样,这样就存在胜任特征的不同。

2.3 可预见性

由于胜任特征和组成胜任特征的工作绩效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一般绩效和高级绩效中的差异,可以得出胜任特征中影响绩效的重要因素或因子,从而在个体的绩效对比中可以预见到体育教师的胜任力和工作绩效。进而对不同工作环境、教学对象、以及师生文化水平、背景知识等方面进行胜任特征的预见。

3 体育教师胜任特征的培养

3.1 爱岗敬业

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就是要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爱岗敬业作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作为一名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一名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没有爱岗敬业的素质将不能对学生负责,无法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

3.2 职业道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我们称之为师德。师德是我自古以来所遵从的一项职业道德,师德体现了教师的道德品质、思想品质和行为规范等。有句话“德高为师”,可以看出在教育中对道德的要求。

3.3 行为规范

行为规范,是社会群体或个人在参与社会活动中所遵循的规则、准则的总称,是社会认可和人们普遍接受的具有一般约束力的行为标准。中学体育教师的行为规范是指根据在体育教学、训练等工作中所需要的和遵循的行为规则、道德规范、行政规章、法律规定、团体章程等要求的行为。同时也是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和体育教育对人社会价值观的具体延伸的体现行为规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守相关的行为规范。教师的行为规范对每一位教师都有约束力。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学生模仿。中学生正处于辨识度的发展期,教师良好的行为规范有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教师模范标准。

3.4 情感特征

情感属于主观意识的范畴,情感的表现形式具有高度的主观随意性、变化随机性、特征模糊性和个体差异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形式的主观意识都是对某一客观存在的反映,情感与所对应的客观存在着价值关系,显然价值属于客观存在的范畴,一般来说,事物的价值关系具有高度的客观现实性、变化必然性、特征确定性和个体共性。作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由于环境和学生心理因素的变化,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秀品质进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只有不断调整自己的认识和工作计划才能保证在教学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增强自己的胜任力。因而情感特征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教学水平和质量,以及对未来工作的质量和自身的发展。

3.5 工作质量意识

“因材施教”是新课改对体育教学不断深入发展得出的重要结论。中学体育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和不断的对学生了解,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自己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3.6 职业理想和自我发展意识

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工作部门和工作种类的向往和对现行职业发展将达到什么水平、程度的憧憬。人的随着年龄增长、环境的影响和受教育程度的变化形成职业理想内在因素,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职业理想形成的客观依据经济学认为,自我发展是指商品生产者利用市场经济的一切条件,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合法措施,从技术、管理等方面发展,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实力。作为当代的中学体育教师随着科技和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换代周期加快,应对变化中的教学目标和对象,如何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实现社会对自我价值的认同,适应不断变化的外在环境,自我发展意识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3.7 教学能力

是指教师在教学互动中对教学目标进行知识和技能进行传授并顺利完这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为适应教学活动在当今社会的需要不仅仅要求中学体育教师对专项技术的娴熟,更要求拥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以及扎实的理论和不断学习的能力。作为新世纪的体育教师随着教育的改革,要拥有更好的能力,必须具备对体育教学艺术性的钻研精神,并且成为有德有才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的体育教师。

3.8 创新意识

中学体育教师对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在扎实的基本知识中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的前提下,并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敢于打破常规,在实践中不断思考教学技巧方法等,在创新中寻找教学水平提高的路径。

3.9 控制应变能力

体育教学面对的场地设施以及环境可变性因素较多,同时也增加了体育工作者的工作的压力和难度,怎样能更好的完成工作计划和目标成为当今对体育教师的新的要求和考验。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心理素质以及精神状态去应对快速多变的环境,进而能够更好的掌控工作以及计划。

4 结语

通过以上可以看出中学体育教师胜任特征由5个维度组成,即综合能力特征:动作示范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指导业余训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关注学生、持续学习能力;个性特征:体魄健美、真诚坦率、自我控制能力、自信心、责任心;认知特征:技术专长、综合分析能力、判断推理能力;个人效能特征:自信、自我控制、灵活性、组织观念;必备知识:基础性知识、发展性知识。

[1] 徐建平.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2] 连榕.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心理特征的比较[J].心理学报,2004,36(1):44-52.

[3] 王沛,陈淑娟.中小学教师工作胜任特征模型的初步建构[J].心理科学,2008,31(4):832-835.

[4] 罗小兰.中学教师胜任力模型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12):50-53.

猜你喜欢

胜任体育教师特征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字特征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抓特征解方程组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抓特征 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