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中教师动作示范的有效性①

2013-08-15王丽微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21期
关键词:示范动作动作示范体育教师

王丽微

(长春建筑学院 吉林长春 130000)

动作示范作为体育教学中比较直观有效的教学方法,获得了广大体育教师的使用。教师通过对体育动作进行分解,然后自身向学生进行演示,这样学生的头脑中就可以形成比较直观的形象,对动作具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能够为学生提供模范的对象,有助于正确动作的训练。体育教学中使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是起到了示范作用;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产生兴趣,又主动学习的意愿。教师的示范动作正确与否对于学生的影响也是分为促进和消极两种,正确美观的动作能够起到促进作用,相反不规范或者不正确的动作示范只能够适得其反。所以使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的动作示范的有效性就成为了最关键的因素。

1 对教师动作示范必要性的认识

1.1 动作示范是体育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必备的一种能力,而且不同于其他学科,体育学科要想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示范是必不可少的

体育教师只有先自己掌握了动作要领,才能够做出正确的示范。所以这些能力对于体育教师来说不可缺少。

1.2 示范是体育教学比较直观有效的手段

教师上体育课时一般都是在操场或者比较宽阔的地方,而这些地方无法进行影像播放,这个时候示范就成为了直观、经济的手段,而且教师的示范可以做到有针对性。

1.3 示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教师在进行示范动作时,除了能够传递动作信息之外,还能够将体育的美感传递出来,让学生产生兴趣,而且示范动作优秀的教师能够瞬间获得学生的崇拜感,让他们对自己产生敬佩,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如果教师可以成为学生的崇拜对象,让他们对自己进行模范,那么体育教学就更加的容易。

2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动作示范

2.1 教师示范要具有科学性

教师的示范动作必须正确且兼顾美感,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直观了解动作,有一个正确的概念。因此体育教学中的示范动作需要教师在课前就进行熟练的掌握,通过不同的教学任务安排以及学生的情况来进行示范动作的安排,每次示范都是要有目的性,需要有一个问题来针对性的处理。什么时候示范、示范什么、示范的方式等等都应该要紧跟教学计划,考虑学生各方面情况。并且教师示范动作不宜过快也不宜过慢,节奏的把握要准确,能够让学生看的清楚,同时保证动作的连贯性。示范如果不是带有某种目的,那么这样的示范就等同于做无用功。

2.2 示范动作要能够感染学生

示范动作属于另外一种交流途径,除了语言之外。用肢体来和学生沟通,体育示范动作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除了和学生进行交流之外,还有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有自主性和积极性,通过模范来进行动力定型。好的示范动作总是能够获得学生的喝彩,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有对这种美感的向往,或是对技艺的钦佩,这样才能够给予学生美感,获得心理的影响。

2.3 注意示范的场地和方位

教师的示范动作应该要让学生能够清楚的看见,所以示范是要考虑学生队伍的场地和方位。学生的队形、动作的特点、安全性等等要素进行综合考虑,然后确定示范的场地和方位。如果示范动作是移动性的,那么就应该要留有足够的空间和场地,并且学生的站位要恰当,能够观看到动作的整个过程。所以示范动作的选择要结合空间、点线面来进行考虑,不同动作的不同位面都有不同的感官体验。

2.4 示范的形式要多样化

示范内容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安排的,一个完整的示范动作应该要有多次示范,像是动作的分解,慢速示范等等。如果教材是新的,教师可以进行一次完整的正常速度示范,给学生一个大体的印象,之后再对示范动作进行分解、每一个动作都有许多的要领,在一些要领地点则应该放慢示范或者多次重复示范,让学生领会要点的精髓。如果像是武术教学这种内容,也是应该要先完整的示范一次,然后将其进行分解成多个课时进行分别讲解和训练。除了教师自身示范之外,还可以进行录像视频播放等等途径来进行动作讲解,这样示范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练习时,教师主要是观察学生的不足,对这些缺陷进行补充,这样能够一点一点的修正学生的动作,提高教学质量。

2.5 示范和讲解应该是配套进行的

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进行示范还要进行讲解,并且两者应该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谓打铁乘热,在进行示范后马上进行要点讲解,学生的对动作的印象还比较深,容易体会讲解内容。不能够只讲解不示范或者只示范不讲解,两者应该配套进行,互相促进和补足,综合发挥作用。

2.6 示范动作质量重于数量

体育课的示范动作应该要有节制,并不是越多的示范,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越好,学生的学习是需要抓要领,多次的示范一方面学生也累;另一方面学生容易产生乏味感,在进行一定的示范之后让学生模范,找出不足然后进行板正,再进行示范,这样有针对性的示范效果更好。

3 结论

3.1 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

体育教师的目的和责任就是做好每次的课堂教学工作。体育课教学和文化不同,体育课需要教师以身示范,并且传统的教学中放大了教师的主导性,忽略了学生的个体性,像是教师只用命令和权威来进行教学过程的支持,学生完全是教师领着走,缺乏自己的思维。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固化思想,并且逐渐的失去对体育的热情。新课程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才要求教学进行改革,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师的作用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主体性仍然是教学的主要目的。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革新教师教育观念。学生的主体意识需要教师去唤醒,教师要能够抛弃过去的传统教育思想,对学生给予尊重和平等的地位,教师的工作是因为学生而存在。平等对待学生,做班级中的一员,而不做班级中的领导者。教师仅仅是活动的组织者,宏观调控者,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课堂的组织、设计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课程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让学生容易接受。如在授课中,某些不必要的队列可以不做要求,科学合理即可。

3.2 教师的自我提高

在日常教学中,体育教师就是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培养体魄健壮的建设者和保卫者的园丁,是青年人健美的设计师。体育教师的素质、能力、水平关系到下一代人的体质状况及身体健康水平。可是,在现阶段体育教师队伍当中也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好的体育教师能通“精心操作”教学过程,把教材中许多“蕴含”的意义融入教学中去,始终微笑着面对学生,通过多种技巧去解决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既塑造了学生的身体,也塑造了学生的思想、意志品质、行为规范等。而有些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始终以严肃的面孔对待学生,甚至打骂学生,平时教学由自己的情绪控制,喜欢“集合—解散”式教学。这种“教学无能”的教师,在现阶段若不能改变自己的观点,提高自身素质水平,必将面对被淘汰的险境。体育教师应明白自己的职责,由于体育教师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学校体育目标能否全面完成,而了解职责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所以体育教师明白自己的职责就显得极其重要。作为体育教师来说,要不断的加强各项技术动作的练习,力争每节课都将最规范、最合理的动作示范出来,有意识加强此项教学技能的训练与提高。

3.3 外出培训与观摩

教师要创造条件参加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强能力储备。同时有机会多观摩一些高水平的公开课、示范课等,多向优秀教师学习,并做好及时的吸收与积累,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代的教育当中,作为教育的实施者的我们教育工作者,我们广大体育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努力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虽然我们要与时俱进,但是不是说我们要摒弃老的、传统的、优秀的教育方式。在教学当中,教师的动作示范在课堂教学中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富有实效的动作示范能够让学生更有好地掌握要学的技术动作,培养学生过硬的运动技能,以形成终身体育的能力。

[1]胡宗列.体育教学中教师动作示范的有效应用[J].华人时刊(中旬刊),2011(12).

[2]姜丽亚.体育教学中示范动作的重要性[J].河南教育(下旬刊),2010(10).

[3]陈华俊.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动作示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9).

[4]王立君.大学体育教学中示范动作的研究[J].科教文汇,2009(11).

猜你喜欢

示范动作动作示范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动作示范在高职排球教学中应用
浅谈上体校普修田径课的方法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技巧与细节问题研究
运用“动作示范”激发学生运动参与动机的实例解析
高校体育教师的课堂语言技巧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