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如何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2013-08-15陈晓丹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29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职业

陈晓丹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体育部 辽宁丹东 118000)

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不同职业的劳动者具有不同的劳动目的、对象和工具。因此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和未来可能从事职业的特点及需要,实施职业实用体育教学。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其专业特点,传授与其未来职业所必需的特殊体育知识、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1 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内涵及培养目标

1.1 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内涵

针对社会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才进行分类,以工作活动和生产目的人才分为四类,即: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性、工程型人才相对应,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学生所从事的专业实践中的一门专门的人才类型,是可以从事一线工作的基本技能。

1.2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1.2.1 培养创新精神

培养创新精神,遵从教育部、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技[2006]3号)的精神,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开展有本校特色的科技活动,结合科技服务工作来培育各类的专业人才,对提高教学质量及水平科技创新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在文件上虽未明确指出要具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明确强调了在社会分工中通过科技服务示范知识的应用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体会创新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1.2.2 提高适应市场的能力

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看,高校结合市场因素办学是必然的趋势。这就要求高校应当改变以往的静态发展模式,更多地分析科学技术和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应当以一个动态平稳的过程发展教育,教育中应更多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产和实践活动,主动缩短与市场需求间的距离。

1.2.3 扎实知识和能力基础

走上社会时必须具备的素质决定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为社会服务的能力。除体现性格特点的内在秉性外,必须要有学习的能力、实践的能力、团体协作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具备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的铺垫,学生只有具备了合格的素质,才能顺利地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并能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进步。素质目标是高校教育的主体,所有的教学和管理环节都要围绕着这一目标的实现而展开。

2 应用型人才与职业素养

当前社会,大学生与企业所需人才存在脱节现象,主因在于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欠缺。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是“满足社会需要”,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问题迫在眉睫。大学生职业角色转换的着眼点就是职业素养。培养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高校急需做到的,高校必须构建角色转换的对接平台,让他们由大学生转向社会职业人,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2.1 职业素养的基本内涵

现今的大学生要了解职业素养的基本内涵,才能具备胜任社会实践的能力,其主要体现:科学创新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爱岗敬业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奉献和服从意识。

2.2 职业素养及其在工作中的地位

现今社会就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越高,获得成功的概率就越大。我国大学生的职业教育特别是在与社会和职业衔接的实践方面尤为欠缺。理想化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在其思想和意识上不能够正确的认识社会和他人,所以要培养学生对社会和他人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上要有一定的理解、接受和宽容,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度。

3 现阶段体育教学的现状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该文件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要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对于现在的教学来说,光有体育项目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许世岩(2003年)等在《怎样充分利用与开发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提出积极开发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保障,是实现“身、心、社”整体健康目标的基础,是创新编写教材的前提,可见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在高校课程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对几所高职院校的调查与走访,发现体育课的教学非常相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教学的内容相似,都是以足球、篮球、排球、田径为主的项目教学,从单个项目开始,教学结束以后以考核的方式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2)课堂的组织形式相似,都是以教师做讲解,学生依据教师的要求做动作的传统教学模式。而这几所高职学校的办学特点又不相同,所培养的人才也都是从事各行各业,可以看出,高职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并没有体现出自身的特点。

4 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4.1 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集体观念和团队协作精神

现代企业的分工越来越精细,如果要实现复杂的工作顺利完成,除了自身的能力外更需要依靠群体的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对于地质专业的学生来说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体育教学中,这种训练是一种意识的强化,如何来培养团队协作的意识,那么在集体球类项目中有深刻的体验。球类集体项目,包括足球、排球、篮球,这三项运动的内涵就在于团结一心,整体对抗,个人英雄主义是不能在这几项运动中得到体现的。还可以开设定点徒步行等拓展运动,在组织活动中,让学生有个商讨的过程,教会学生“倾听”,当团队意见与个人意见发生冲突时,个人必须服从团队。这不但使集体的目标更容易实现,而且个人的能力也能更充分的发挥,有助于学生个体合作意识的形成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一切困难。

4.2 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敢干、勇于创新的精神

体育教学中创新一定要符合规律,创新的意图要可行,要符合教学的特点,不但要有吸引力还要有挑战性。对于经常出野外的地质专业的学生来说,体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他们工作的质量,在教学中我们要把重点放在力量训练上面,可以增加一些有针对性的项目进行练习,比如负重跑、负重蹲起、俯卧撑等练习手段。除了这三项基本练习外还可以扩展其他的项目练习。例如游泳、登山、形体等。在体能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针对专业特点自主选择练习内容,制定符合自己身体条件并有独特新颖的训练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并把握好方向,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使体育课程各加的兴趣盎然。

4.3 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和高尚的品格

一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只有培养学生坚强毅力和高尚的品格,才能在各种困难面前勇往直前,经得起人生考验时的洗礼。针对地质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一点就更为重要些,针对其专业的特点,几乎天天都要在野外实施工作,体育教学中设计一些军训、越野、负重远足等课程,让学生感受痛苦,磨练意志,多鼓励、表扬学生,让学生能正确面对困难的心理,还可以通过团队的鼓励和协作,帮助学生客服困难,战胜挫折,从而获得胜利。

5 结语

体育教学与专业、职业和企业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联系。通过体育教学中增加有针对性的运动项目和运用正确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为把学生培养成各产业生产第一线的各级技术、管理和操作人员,奠定良好的职业素养。

[1]熊婧.应用性人才及其培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12.

[2]沈国强.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8(6).

[3]林雪燕.从应用型本科教育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

[4]杨金凤.事论高校体育教学对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研究[J].内江科技,2011(5).

[5]牛金成.应用型本科的教学与科研[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6(5).

[6]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田径运动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7]陈武山.游泳运动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8]韩春远.攀岩技巧与训练[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6-8.

[9]李岩.体育游戏[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2.

[10]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形体训练[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1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现代足球[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4).

[12]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排球运动[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4).

[13]韩建中.擒拿与反擒拿[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5).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职业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职业写作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