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学习打造体育教学新亮点

2013-08-15梁绍洋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29期
关键词:初中生体育活动

梁绍洋

(新兴县太平镇共成中学 广东云浮 527428)

在初中体育课堂上,许多教师在室外活动课中简单地把跑步、打篮球等当做体育课的主要活动内容,初中生只能在课堂活动过程中出出汗、放放松,体质略有增强,却无法真正实现初中生的快乐学习、全面发展,因此,构建科学化的课堂学习形式势在必行,合作学习应运而生。

1 合作学习

20世纪70年代美国兴起合作学习,即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1]初中生通过组内合作和组间合作能够有效发挥学习主体地位,在互助合作中与其他同学一起完成教师预设的课堂活动内容,一起享受体育室外活动课。

2 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首先,合作学习能够提高体育课堂的学习效率。趣味性、参与性和人文性是体育课固有的特点,只有科学开发这一天然优势才能全面发挥体育课堂教育资源的潜能,为初中生创造一个快乐合作、积极学习、全面发展的科学化成长环境,有效促进初中生的合作学习和健康成长。其次,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初中生自主学习、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的高效发展。合作学习的第一步是自主学习,然后初中生带着自己对课堂学习的认识参与到小组内的合作学习,升级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小组间的课堂合作再次提高自己对课堂学习的认识。初中生在与其他同学的积极合作和主动探究中一起学习、一起提高、一起成长。最后,合作学习能够“修补”初中生人格缺陷。独生子女的日渐增多使初中生容易形成自私自利、性格孤僻、对人冷淡不关心的人格缺陷,而以合作学习为基础的体育课能够通过趣味性强、人文性强的课堂活动实现初中生的积极参与,在与其他同学的亲密接触中学会与人相处、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与人探究的能力,有效弥补初中生“家庭玩伴缺失”造成的人格缺陷。

3 合作学习唱响体育教学主旋律

只有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尤其是打造一支可持续发展的名师队伍,我们的国家才会培养出更多的杰出人才,我们的教育才会迎来新的希望[2]。在体育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初中生课堂学习的关注者、组织者、促进者。教师能够为初中生营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激发初中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大胆探究的主动发展意识,通过人性化课堂活动实现初中生的快乐参与、合作学习、科学发展。

3.1 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合作学习的前提

在体育课堂学习过程中,创设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是师生协同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3]只有在宽松、自由的体育课堂学习氛围中,初中生才能大胆表现自我个性,通过合作学习积极参与教师精心组织的课堂活动,主动完成教师安排的各项合作学习任务,全面提高体育课堂学习的效果。在体育课尤其是室外活动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创设一个有利于初中生张扬个性开放型课堂学习氛围,让初中生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课堂活动过程中无拘无束“忘我”地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全面展现个人的内心世界。初中生的“忘我”状态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为以后更科学地创设课堂活动内容促进初中生的合作学习和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所以,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合作学习的前提,能够有效提高体育课堂学习效果,更有助于教师把握学生身心发展情况,实现体育课堂学习的人性化科学升级,促进初中生的合作学习、全面发展。

3.2 教师是合作学习的主导

在现代教育理论研究和素质教育的共同推动下,教师逐渐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由课堂教学的“控制者”向学生课堂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转变,教师已经成为初中生体育课堂合作学习的主导者。教师与初中生之间不再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而是合作关系。教师按照教学任务的要求,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状况合理安排课堂活动内容,在教师的“宏观”指导下通过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高质量地完成各项体育学习任务,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必须坚持启发式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形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在课堂活动的安排上,教师要考虑到初中生的喜好,增强课堂活动的趣味性、参与性和针对性,激发初中生的参与意识。男生爱进行运动量较大的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等;女生多喜爱乒乓球、羽毛球等小运动量的项目。教师根据初中生的性别差异和人数差异把初中生分成篮球学习小组、足球学习小组、乒乓球学习小组和羽毛球学习小组,然后根据小组内成员的个人能力差异和性格差异再分成互助小组,在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中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因此,教师在初中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主导作用。

3.3 学生是合作学习的主体

教师已经走下体育课堂教学“主宰者”地位,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成为初中生合作学习的关注者和指导者。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各种能力,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与道德品质的过程[5]。初中生成为体育课堂学习的主人,占据着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中形成主动参与、积极合作的良好发展动机,动机是指激发、维持、调节并引导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推动力量。[6]动机是初中生进行体育课堂学习的动力之源,能够有效提高初中生对体育课堂学习的热情以及初中生的主动发展意识,实现初中生在合作学习中自律成长。游戏是初中生最喜爱的课堂学习形式,游戏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记忆和独立思考能力。[7]“猫捉老鼠”是男生、女生都喜爱的简单游戏,教师应该启迪初中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合理改变游戏形式,可以安排2个学生甚至3个学生当“猫”,给予“猫学生”进行合作抓老鼠的机会,再启发“老鼠学生”如何通过科学合作有效对付“猫学生”的抓捕行为,提高游戏的趣味性、人文性和科学性。所以,只有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有效激发初中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发挥初中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初中生对合作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动机,才能有效提高体育课堂学习的效果。

3.4 人性化课堂活动是合作学习的沃土

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课堂活动是彰显教师主导作用的明证,是教师指导初中生进行体育课堂学习的指向标,更是初中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沃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人性化课堂活动能够激发初中生对体育课堂合作学习的兴趣,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积极思考、大胆探索,从而优化自己的认知活动,促进学习的科学发展[8]。所以,教师要注意体育课堂活动的科学预设,不断提高课堂活动的参与性、趣味性和科学性,通过人性化的体育课堂活动促进初中生合作学习的高效开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实现初中生的快乐合作、科学发展。初中生个性张扬、爱表现自己,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点积极安排体育技能大比拼活动。男生比赛时女生当观众,女生比赛时男生当观众,同学的喝彩与鼓励能够激发初中生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有效提高体育学习效果。教师更要安排多种形式的男男合作、男女合作、师生合作,在互帮互助中快乐学习、主动合作,有力促进初中生体育学习的高效开展。

总之,体育教师探究课堂学习高效开展的科学形式,尝试合作学习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有效应用,积极打造体育课堂教学的新亮点,为初中生的快乐学习和全面发展构建科学化的合作环境,促进初中生合作学习的高效开展,提高课堂学习效果,通过合作学习有效促进初中生的科学发展。

[1]吴洪成.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343.

[2]裴自彬,彭兴顺.名师是怎样炼成的[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10.

[3]吴洪成.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115.

[4]李秉德.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04-205.

[5]莫雷,张卫.学习心理研究[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6.

[6]明宏.心理健康辅导基础理论[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13.

[7]董远骞.教学的艺术[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74.

[8]骆伯巍.教学心理学原理[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30.

猜你喜欢

初中生体育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我们的“体育梦”
初中生学练太极拳四步走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