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打造贵州旅游升级版——美丽中国·多彩黔程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高峰论坛观点集萃

2013-08-14记录整理吴文仙

当代贵州 2013年24期
关键词:西塘古镇贵州

记录整理Ⅰ本刊记者 吴文仙 图Ⅰ本刊记者 杨 舰

给生态文化旅游创新产业的三点建议

魏建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商务部原副部长

第一,当前贵州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创新产业还有“三缺”:一是缺乏一个国际化的明确定位和战略规划。二是缺少一个现代化的投融资服务体系、投融资模式和管理机制,也就是说缺乏一个以旅游为中心的多元化的投资市场主体。建设需要资金,单靠政策和优惠条件不行,还要依靠有利的、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市场。资金来源要靠集体、民营、外资以及产业资本、经营资本。要鼓励投资、控股、参股、并购、租赁、承包、经营合作和项目外包服务等多种形式进驻旅游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三是缺少一支高端、专业化、国际化的旅游人才队伍。

第二,后来居上的贵州能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在当前和未来的3~5年。2012年国发2号文件是贵州发展的机遇,未来3~5年将会是贵州打造旅游转型升级的大好时机。

第三,贵州的干部和企业家,以及国内旅游从业人员要有创新思路。贵州不能再走中国其他旅游大省走过的老路,要走出一条生产链条、管理链条和市场链条紧密衔接的旅游新路。

以他山之石 撬动贵州旅游转型升级

王志纲中国著名战略咨询专家

谈到贵州旅游下一步怎么发展? 我想把我参与云南旅游规划的一些内容和大家分享。

1997年,我应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邀请,帮助他们策划世博会。到云南调研一个月后,得出第一个判断:世博会不是世博园,世博会是历史给云南一次前所未有的机会。办世博会是要把云南送出去,把世界请进来,真正地实现把云南由旅游大省变成旅游经济强省。世博园是一个杠杆的支点,通过长达半年的世博会来做城市营销。在云南丽江调研得出的另一个判断:第一,旅游有三种形态,即观光、体验、休闲;第二,要靠旅游富民兴邦只有做度假休闲游目的地;第三,怎么把自己打造成旅游目的地。观光,就是“到此一游”,而休闲目的地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认为,打造世界级休闲度假目的地的三个条件贵州全部具备。第一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第二,气候凉爽宜人;第三,风情独特浓郁。那贵州现在最缺的是什么?缺全球营销,这个营销一定要找到制高点,一种掌握话语权的营销点。通过这个营销平台把世界请进来,把贵州送出去。把贵州的神奇与原生态用高端的自然产品和休闲生活的方式展现出来。我这些年在世界各地出差,我发现不被破坏的原生态跟现代文明相结合,能够形成一种低调的奢华,这属于奢侈品里的最高端,我觉得贵州可以这样做。

新型城镇化道路下贵州旅游的承载能力

易 鹏国家发改委中国城市与小城镇中心研究员

谈新型城镇化道路下贵州旅游的承载能力,首先要了解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肯定不是拆迁修建房子这么简单,而是要公平、集约、雅居、同步。换言之,新型城镇化是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为保障,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制度为保证。没有产业的城镇化一定是海市蜃楼。

贵州旅游业要想做大必须形成新的供给,如果能在通航产业上把高端消费、高端人群吸引进来,对旅游业发展和贵州其他的四化产业的推动是不可估量的。

通过新供给来发展要集成创新,要做到五大融合:一是加强公共服务业融合,二是加强新技术的融合,三是加强与国际生态相结合,四是加强区域一体化的结合,五是加强金融的融合。

是什么让游客对贵州流连忘返

黄英峰台湾长河艺术文物馆馆长

我出生成长在台湾,20多年来,我来过贵州90多次,去了将近500个少数民族的村寨,最长的一次住在黔东南一个村寨将近一个月。到底是什么元素吸引游客到这里停留,愿意在这里流连忘返呢?

我记得最早的时候,黔东南某村寨里的老妈妈在木楼里一针一线地绣花,而这样的手艺传承了上千年,令我非常的震撼。她们手里的针线活引发我很多思考:这些技艺如何推向国际舞台?怎么把这个产品和技艺结合现代创意,适用于世界行销?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传统的东西应该抛弃还是要保留?又该怎样保留?

这些看似最落后的地方,其实已经走到世界的最前端。贵州有最深厚的生态文化资源,如今怎么提升,以我出访七八十个国家的经验,保留文化的差异性就是最好的发展。

游客想看的是保存完好的原生态和传统文化,想住在苗寨看窗户外面的好山好水,如果贵州的村寨能完善公共卫生条件,也许就能够花极少的钱,建成世界最先进、最高端的景区。

从同质化中寻求差异化发展

朱景荣丽江鼎业旅游开发集团总经理

丽江是国内开发较早的“旅游综合体”。 我们围绕着古镇核心产品形成了“古镇旅游综合体”,酒店区、商务区、购物区、文化产业区等互为依托,又从中寻找差异化。如古城观光旅游,玉龙雪山都是走旅游综合体的同时寻找差异化。

云贵川都是旅游资源大省,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和丰富旅游资源,但我认为旅游业的发展一定要有唯一性,同质化的发展属于资源浪费。无论是单个项目建设、区域的发展,还是旅游产品组合,旅游产品的差异化和唯一性都非常重要。因此,我给贵州旅游转型升级、100个旅游景区建设的建议是在相互依托同为一体的同时,做唯一性和差异化的产品。

吸引力在于独特性

丁德斌携程网助理总裁、古镇网总裁、松果网总裁

西塘古镇怎样让游客“在此停留”

真正的旅行者要去寻找独特的地方,贵州就有不少吸引人的独特性资源,如果当地农民、业主懂得把这种独特性经营好,用自家的美食、美酒来招待客人,让客人在自家的木楼里住下来,从而实现各取所需、各得其美,我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做旅游应把目光放长放远,不要把所有东西全部开发成收门票的景观。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给予旅游产业更加自由发展的空间,在线旅游平台也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贵州有许多的苗乡侗寨,完全可以让这些村寨通过互联网平台营销出去,通过在线平台获得用户,最终达成旅游体验。这一类的小型旅游目的地可以因为有互联网和游客口碑就能把美好传递出去,从而使小投入产生大回报。

贵州要利用和保护好独特的资源,并做适度的服务提升和开发,携程网的平台非常愿意为这些目的地提供服务。

陆勇伟浙江省西塘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管理委员会主任

2012年全国年度百强景区中,西塘排在第29位。希望西塘的经验能为贵州100个旅游景区的打造提供一点借鉴。

第一,拿什么东西来吸引游客。我们有六字方针:挖掘、整理、展示。贵州有茅台酒,我们有黄酒,我们建有黄酒文化博物馆,把黄酒的发展历程、传统酿造过程、酒具的陈放礼仪等以固态的形式展现出来。此外,西塘古镇是中国钮扣之乡,我们建有钮扣文化博物馆,还有专业人士表现越剧、江南丝竹等。西塘古镇也注重保护古镇的人文习俗,古镇的外宣口号是:“生活着的轻盈古镇”。人口不到两万人的西塘,2012年吸引了约470万游客。

第二,怎样把游客留下来。古镇有2600个住处,我们鼓励当地人办特色民居,称之为“民住”。现在西塘一共有600多处民居,每处民居客栈都各有特色。

第三,游客来了,以后还会不会再来。我们在设计产品的时候会考虑怎么样使游客经常性的来,并根据游客的不同需求设计旅游产品和服务。

为贵州旅游转型升级“找魂”

杨锦麟原凤凰卫视资深主持人 腾讯视频锦麟频道总编辑

贵州旅游转型升级“魂归何处”?找不到“魂”,贵州的旅游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有点困难。

我理解的贵州之贵是贵族的贵,是有气质、有文化、有内涵、有底蕴的贵,应该贵得有态度,有立场,既要富贵又要高贵,还要名贵。当然,贵州旅游发展还需要去挖掘这种贵气的灵魂,找到贵气的灵魂就找到贵州旅游文化的精髓,找到贵州旅游推广上应该竖起的招牌。这个过程就是抓住四个贵字。

第一是曾经拥有的贵。这样的贵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贵州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第二是重塑的贵,抓住贵州的少数民族的文化之珍贵。第三,坚守的贵,现在拥有,需要我们用心维护。贵州的空气是老天爷给贵州人留下来一份不得了的礼物,青山绿水和宜人气候已经成为贵州旅游的品牌,怎么去开发和保护,这需要开发者和治理者共同去坚守。第四,迫切需要但目前还没有完善的贵,那就是为当地旅游配套一系列的基础建设。

贵州的旅游是多面的,我们探索贵州旅游文化的魂,也要有全面立体、多元化的思维。贵州旅游发展的魂归何处?就要魂归市场、魂归文化、魂归人性。

猜你喜欢

西塘古镇贵州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西塘naera良壤酒店
贵州,有多美
烟雨西塘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
西塘古镇
光福古镇
贵州古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