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3-08-09廖家权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夹脊椎动脉电针

廖家权

恩施自治州中心医院/武汉大学恩施临床医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椎动脉型颈椎病即颈椎间盘退变、椎间失稳和骨赘增生,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及椎动脉神经丛,使位于横突孔中的椎动脉受到牵扯、挤压、扭曲变窄,椎动脉壁上的椎神经丛受到激惹,致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主要表现以发作性眩晕为主,并伴有头昏、头痛、失眠、耳鸣、视物不清、恶心、呕吐,甚至突然猝倒等症,还可伴颈肩或枕颈部痛[1]。笔者于2012年5月~2012年7月采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该病3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均为恩施州中心医院(武汉大学恩施临床学院)康复科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30~73岁,平均41.5岁,病程最长者6年,最短者5个月;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26~70岁,平均37岁,病程最长者8年,最短者3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之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2]:①有头痛、头晕、耳鸣等症状,体位改变时加重,颈部旋转和后伸出现一过性眩晕、恶心、呕吐,甚至突然晕倒;②椎间孔压迫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颈椎椎体压痛,排列不整齐;③颈椎X线摄片示:有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有时可见椎骨移位及颈曲异常;④脑血流图或经颅多普勒彩超检查(TCD)示椎动脉供血不足。凡符合以上①、②、④或①、③、④项标准者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1)电针治疗:根据X线片结果选取相应病变节段的颈夹脊穴,风池穴、后溪穴。患者取坐位,针刺部位消毒。取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常规针刺,平补平泻,得气后,接通G-6805电针仪,留针30min。针刺治疗每周治疗5次,休息2 d,2周为一疗程。(2)穴位注射:取针后10 min,用规格为5 ml的一次性注射器配7号针头,抽取天麻素注射液(400mg,4ml),局部消毒后进行穴位注射,选取风池(风池穴近延髓,故应严格掌握针刺角度和深度)、颈夹脊穴,每穴约1.5~2 ml。穴位注射治疗每周治疗5次,休息2d,2周为一疗程。

1.3.2 电针对照组 选穴及针灸方法同治疗组。

1.4 疗效评定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治愈:原有病症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好转:原有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痊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一般资料用标准差±均数(±s)表示,采用χ2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为9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率为54.3%,对照组痊愈率为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据症当属祖国医学“眩晕”、“痹证”范畴。其病机为本虚标实之证,其实为“风阳上扰,扰动清窍,气滞血瘀”,其虚为“脉络虚空,脑髓不充,脑窍失养”。颈夹脊为经外奇穴,针刺可疏通气血,通络止痛,又可调督脉、太阳经经气,升阳补充髓海;针刺风池穴可祛风活络、舒筋活血、疏调气机。后溪为太阳经穴位,也是八脉交会穴之一,与督脉相通,刺之可调畅太阳、督脉两经经气。针灸能刺激局部穴位感受器,反射性地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缓解椎动脉痉挛,改善椎动脉的血液供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颈肌痉挛[3]。同时穴位注射可以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量和血流速度,针刺和穴位注射的联合应用,既保证了针刺刺激的强度,又保证了有效刺激的时间,故较单纯针刺有更好的疗效[4]。天麻素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流动力学,营养神经细胞作用[5],能迅速改善眩晕症状。

电针加穴位注射风池及夹脊穴一方面能疏通经络,畅通督脉及太阳经气,同时通过天麻素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于人体,体现针药结合的特点,加强了临床疗效,作为一种经济,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运用。

[1]张长江.颈椎病中医防治[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86:42-50.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8.

[3]周建伟,胡玲香,等.针刺推拿综合方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05,25(4):227-231.

[4]曾少平,彭建民.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17(8):56.

[5]孙中吉,王辉.天麻素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4):1012.

猜你喜欢

夹脊椎动脉电针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颈夹脊”源流考略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