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3-08-09黄晓丽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效能量表冠心病

黄晓丽

公安县人民医院体检部(湖北公安434300)

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均呈逐年 上升趋势,且患病年龄逐渐年轻化[1-2]。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冠心病患者的负性情绪、饮食习惯等危险因素,国外研究表明[3-4]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服药依从性,显著降低冠心病的复发率和病死率。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发挥重要作用,国内也有关于护理干预改善患者自我效能,促进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的报道[5],但多数研究注重住院治疗,忽视了治疗的长期性和出院后的家庭护理和社区护理[6-7]。本研究通过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认知度、自我效能以及社会支持的影响,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旨在探索适合冠心病患者长期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8],病程在6个月以上,其中男性61例,女性39例,年龄45-71岁,中位年龄58.4岁,所有患者意识清楚,肝、肾、肺、脑等重要脏器功能无明显异常,患者听、读、写能力正常,均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排除心功能Ш级及以上患者,排除近3月内住院2次以上患者,排除曾行溶栓或介入治疗的患者。100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学历、经济收入、婚姻状况等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按照护理常规程序行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住院期间的常规健康宣教、护理指导、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入院后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1)由责任护士向患者发放科室统一制作的《冠心病防治知识手册》和健康需求问卷调查表,了解患者及家属对冠心病知识认知程度,并根据认知程度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冠心病的相关知识,努力使患者建立科学认知以配合冠心病的治疗和护理。(2)责任护士了解患者对冠心病负性生活习惯,讲解这些负性习惯的危害,促进患者健康生活习惯的逐渐养成。(3)每周邀请医院专家在科室举办冠心病知识讲座,利用幻灯片、动画、纪录片等多种形式,帮助患者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详细、耐心解答,以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4)在科室举办每周一次的病友交流会,让患者相互交流应对经验和传播良好信息,使患者相互鼓励、相互促进,增强患者应对信心和勇气。(5)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每月施行健康指导,出院后第1月,给予患者每周1次的手机短信宣教,内容包括提示患者药物、饮食、健康习惯及运动等方面的知识,增强患者出院后的认知度;第2-3个月主要进行2周一次的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家庭护理开展情况,针对患者家庭护理中存在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建议,督促患者定期复查。由经统一培训的专人在入院后发放一般情况问卷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简明健康测量量表。除一般情况问卷表,其他问卷量表在研究结束时再次发放问卷。问卷当场填写,当场回收。

1.3 测量工具 采用自行设计患者一般情况问卷表,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收入以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等一般情况;采用Loring等[9]研制的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该量表共包括6个条目,以1-10分进行评定,分值与自我效能成正相关。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采用肖水源等[10]设计量表,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共10个条目,以1-4分计分,分值越高,说明社会支持水平越高。采用中山医科大学方积乾教授[11]研制改进的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用于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共包含生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ing,PF)、生理职能(Role Physical,RP)、躯体疼痛(Bodily Pain,BP)、总体健康(General Health,GH)、精力(Vitality,VT)、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ing,SF)、情感职能(Role Emotional,RE)、精神健康 (Mental Health,MH)等8个维度共36个条目。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计量正态分布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组患者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干预组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2.2 生活质量因子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因子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各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干预组生活质量各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评分比较(±s)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干预前 干预后5.99±1.17 6.14±1.19 37.36±9.31 38.92±8.46干预组 6.08±1.28 7.61±1.00#▲ 37.26±10.17 45.06±7.03#▲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因子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因子评分比较(±s)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项目 对照组干预组干预前 干预后PF 73.05±7.20 75.31±6.00 73.47±6.60 79.17±6.50#▲干预前 干预后RP 37.82±23.50 42.28±23.21 40.09±23.50 57.82±23.45#▲GH 41.97±11.60 42.53±11.80 42.35±11.50 55.36±13.74#▲VT 27.90±18.70 34.95±15.20 24.66±22.50 66.58±16.53#▲SF 48.74±17.00 51.74±15.01 48.15±18.55 62.21±18.35#▲RE 41.71±25.13 51.94±27.33 36.15±27.67 80.33±23.00#▲MH 37.79±9.52 39.63±10.20 39.63±10.20 56.89±11.64#▲BP 52.46±19.77 57.26±17.47 56.17±21.13 72.38±17.15#▲

2.3 干预前后认知度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认知度比较无明显差异(χ2=1.158,P=0.535)。干预后非常了解比较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950,P=0.007)。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认知度比较(n=50,%)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冠心病患者急性期死亡率已经明显下降,冠心病已成为慢性终身性疾病,不仅给患者造成身体上的损害,同时由于多数患者对冠心病认知的缺乏,导致患者精神饱受摧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2],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改进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是临床工作者必须面对及解决的问题。

WHO将生活质量定义为不同文化、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其生存的目的、期望、标准及其关注的事情相关的生存状况的一种自我体验,又称为生存质量或生命质量,主要涵盖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社会健康状况和精神健康状况等四个方面[13]。有研究显示[14],冠心病患者由于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状况,同时影响患者心理健康,由于对疾病认知的不足,患者恐惧丧失家庭和社会支持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因此其生活质量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著名行为理论“知信行”模式认为[15],患者掌握的知识越深,其实行的倾向性越强,知识是行动的基础,是力量的源泉,知识获得是人类健康行为形成的基础,知识的缺乏使患者对疾病产生不确定感,影响患者对疾病的应对能力,并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本组采用《冠心病防治知识手册》、专家知识讲座、患者之间的经验交流会以及出院后的不同形式宣教,使患者对疾病认知度明显提高,认知的改善体现在患者行为的改变,本组干预后患者自我效能水平明显提高正是患者行为改变的最好例证。

本组在实施干预过程中,充分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其中,责任护士通过与家属进行深入沟通,使其掌握患者疾病状况,指导家属包容、鼓励、支持患者,排解患者负性情绪,使患者切身感受到自己在社会中受到尊重、理解和支持,重新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总之,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冠心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和社会支持水平,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适合在临床工作中广泛推广。

[1]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7-274.

[2]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07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

[3]Hayes DK,Greenlund KJ,Denny CH,et al.Racial/ethnic and socioeconomic disparities i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mong people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J].Prev Chronic Dis,2011,8(4):A78.

[4]Sukor N.Secondary hypertension:a condition not to be missed.Postgrad Med J,2011,87(1032):706-713.

[5]李春燕,姜芬,刘柏梅.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9,24(11):36-37.

[6]陈哲明,郑卫星,罗助荣,等.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四川医学,2010,31(9):1282-1283.

[7]钱亚菲.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河北医药,2010,32(12):1591-1593.

[8]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4.

[9]Loring K,Stewart A,Ritter P,et al.Outcome measures for health education and other health care intervention[M].Thousand Osks,CA:Sage,1996:41-44.

[10]肖水源,杨德森.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1(4):183-187.

[11]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

[12]严腊梅,陈建宁,孙炜.冠心病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价[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2):156-157.

[13]李忠.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1):1987-1988.

[14]杨丹芬,白娟,林芳.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吉林医学,2011,32(9):1802.

[15]陈英,陈丁,李壮苗.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1):1126-1142.

猜你喜欢

效能量表冠心病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