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发病率相关因素调查及护理干预

2013-08-05安淑霞郭绪荣张爱月陈彩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11期
关键词:糖耐量家族史体力

安淑霞 郭绪荣 张爱月 陈彩英

安淑霞:女,大专,主管护师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在全球均有上升趋势,尤其是我国糖尿病发病人数更是明显增加,并有年轻化趋势。糖尿病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亦有上升,造成患者须终生服药,医疗费用明显增加,甚至因病致贫。因此,对糖尿病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从而有针对性进行相关干预,制定对策,为降低其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赞皇县某三个乡中30~70 岁的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资料完整者有3990 人,其中男1742 人,女2248 人,男女性别比为1∶1.29。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调查前对参与调查、质控、资料录入人员进行普查前培训、考核。按照WHO 糖尿病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案和诊断标准,统一制定调查方法和标准,按统一表格调查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既往病史、经济收入、饮食(饮酒、喜素食、喜荤食、高脂、高盐、饮茶、膳食纤维、奶制品、豆制品)与运动情况、失眠、中风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等。实验室检查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

1.2.2 诊断方法 (1)糖尿病。按照WHO 1999年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 或做葡萄糖耐量试验2 h 血糖≥11.1 mmol/L。(2)糖耐量低减。餐后2 h 血糖≤11.1 mmol/L 或≥7.8 mmol/L。(3)超重和肥胖。肥胖程度以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为依据,正常:BMI 18.5~24.9,超重:BMI 25~29.9,肥胖:BMI≥30。腹型肥胖按WHO 标准,腰臀比= 腰围/臀围,女性≥0.85,男性≥0.90。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 软件包处理,对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入选α=0.05,剔除α=0.1)。计算各危险因素的优势比(OR)及回归系数,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筛选出主要的危险因素,并对多因素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 糖尿病发病情况 3990 人中诊断为糖尿病患者有400 人,发病率为10.03%,糖耐量低减者有560 人,发病率为14.04%。

2.2 糖尿病发病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1)

表1 糖尿病发病的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经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年龄>50 岁、BMI、奶制品、经济收入、工作体力强度、高盐饮食、腰臀比、生活压力感、糖尿病家族史、蔬菜都是与糖尿病发病的相关因素(P <0.05)。

2.3 糖尿病发病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2)

表2 糖尿病发病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经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年龄>50 岁、BMI、腰臀比和糖尿病家族史是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工作体力强度、绿色蔬菜是保护性因素(P <0.05)。

3 讨 论

近年来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均有上升趋势,已成为发达国家前三位的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成为医疗资源的重大消耗,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我国进十年来的糖尿病发病率明显上升。本研究中的糖尿病发病为10.03%,是全国3.21%的3 倍多[1],糖耐量低减的患病率为14.04%,说明糖尿病的发病情况令人堪忧。糖尿病是一种由多源性病因引起的疾病,是遗传因素、社会因素、生活方式及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分清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对于做好糖尿病的防治工作意义重大。

3.1 糖尿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本研究中经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年龄>50 岁、BMI、腰臀比和糖尿病家族史是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工作体力强度、绿色蔬菜是保护性因素。(1)年龄。老年人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有研究表明,我国2 型糖尿病年龄>50 岁的老年人,患病率约7%,不论男女,糖尿病的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年龄每增长10 岁糖尿病患者增加1 倍[2]。这可能与年纪大的人活动较少,从而可能影响胰岛素受体的数量、密度和亲和力有关。(2)肥胖。有研究显示,腰臀比>0.9 是2 型糖尿病危险因素,脂肪在上身和腹部的患者更容易罹患糖尿病,其发生糖尿病的危险高于正常人1.18 倍[3]。肥胖也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肥胖使外周组织细胞中胰岛素受体减少,亲合力降低,还往往伴有受体后缺陷,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加重了胰岛负担[4]。(3)糖尿病家族史。遗传因素已经是公认的因素之一,2 型糖尿病存在家族遗传性。(4)工作体力强度。本研究中工作体力强度大的患者,罹患糖尿病的风险较小。这与相关研究中轻体力劳动者糖尿病发病风险高于重体力劳动者基本一致[5]。(5)绿色蔬菜。绿色蔬菜中富含的膳食纤维较多,其能可逆地吸附葡萄糖,降低肠液中葡萄糖的有效浓度,增加肠液黏度,阻碍葡萄糖的扩散,来抑制餐后血糖的增加[6]。

3.2 糖尿病发病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需要终身治疗,因此,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发病率较高,虽然目前尚无针对遗传因素的有效措施,但可以通过行为生活方式的干预,控制危险因素,增加保护性因素,以期降低糖尿病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1)饮食干预。饮食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方法。通过设立糖尿病健康教育宣传栏,发放糖尿病防治手册、开展讲座等形式,鼓励人们合理膳食,进食复合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多的食品。合理搭配食物中蛋白质、脂肪含量,多吃新鲜蔬菜。鼓励戒除吸烟、饮酒不良嗜好,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按时作息,不要熬夜[7]。(2)运动方式干预。根据患者的工作性质和身体健康状况选择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太极拳、爬山等,运动时间尽可能在饭后1~2 h 进行,控制体重,防治肥胖[8]。(3)心理干预。对于一些老年人,鼓励其培养业余爱好,保持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4)加强慢性病的防治。本调查结果显示,糖耐量低减患病率已达较高水平为14.04%,为防止其发展为糖尿病,应尽早筛检出糖耐量低减高危患者,进行有效干预。

[1] 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M].第6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87.

[2] 汪德凤,陈光英.粤西某高校教职工2 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临床护理杂志,2010,9(1):9-11.

[3] 张晓方,胡小兰.煤矿矿区人群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6):3079-3080.

[4] 白锦兵,喻惠丹,余立平.2 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9):50-52.

[5] 郑乐群,葛胜洁.2 型糖尿病的发病危险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6):34-35.

[6] 张 静,肖 芳,马 艳.糖尿病发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 回归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6,19(4):46-49.

[7] 李光伟,张 平,王金平,等.中国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中生活方式干预对预防糖尿病的长期影响-20年随访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8,47(10):854-855.

[8] 杨金奎.早期干预改变糖尿病[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9,29(6):374-377.

猜你喜欢

糖耐量家族史体力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中医药治疗糖耐量异常的研究进展
汤显祖家族墓后的家族史
尿靛甙测定对糖耐量减退患者的应用价值
糖尿病教育对糖耐量异常人群临床意义
中心突出,边缘失语:温州家族史研究综述
益气养阴和祛瘀化浊法治疗糖耐量异常40例
人类的收留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