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2010-2011年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2013-07-31罗鑫肖路刘姝华刘利君

海南医学 2013年5期
关键词:前三位漏报死因

罗鑫,肖路,刘姝华,刘利君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重庆401320)

·疾病监控·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2010-2011年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罗鑫,肖路,刘姝华,刘利君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重庆401320)

目的摸清我院死亡患者死因构成及变化,掌握死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监测及防控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方法回归性分析2010-2011年死亡报告的资料,并通过自查门诊日志和住院病历统计并比较迟报率、漏报率及编码错误率等。利用Excel 2003、SPSS17.0软件汇总及分析数据,不同层次间的比较经统计学检验。结果2010-2011年全院共报告死亡病例648例。死亡报告居前三位的死因分别是恶性肿瘤、心脏病、损伤与中毒,构成比分别为25.15%、25.00%、17.28%。死亡报告漏报率、迟报率分别为2.78%、1.23%,未发现有编码错误的死亡病例。结论各年龄组的死因构成不同,但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加强干预预防;另外通过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医务人员报告意识的增强,死亡报告质量可以得到提升。

重庆;死因;报告质量

死亡是主要的生命事件之一。死亡统计资料是反应社会卫生状况和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基础资料,也是制定卫生工作计划、评价卫生服务效果的重要依据[1]。描述和分析各种居民死亡原因及其变动规律,能反映社会、经济、文化、卫生服务对于居民健康的影响,对科学制定疾病控制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意义重大。为摸清我院死亡患者死因构成及变化,掌握死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现将2010-2011年死因监测结果汇总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死亡报告卡为我院归档的死亡报告卡片;死亡病例资料来自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全部数据。

1.2 分析方法通过门诊日志和住院病历,及时发现死亡病例并督促医生填报死亡报告卡;对未及时报告或漏报的病例登记、汇总。所有的死亡报告卡要与网络直报数据进行核对予以判断。利用Excel 2003、SPSS17.0软件汇总及分析数据、结果采用率、构成比等指标进行描述,不同层次间的比较经统计学检验。

1.3 评价指标以填报死亡报告卡的正确性和时间性为主,包括卡片的及时率、正确率及漏报率等。

2 结果

2.1 死亡报告情况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全院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报告死亡病例648例,其中男性437例,女性211例。死亡病例平均年龄为64.69岁,男性和女性死亡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2,P=0.157),见表1。

表1 死亡病例基本信息(例)

表1 死亡病例基本信息(例)

项目性别结果结果男女648 0年龄(岁)男女职业437 211 64.69±18.04 63.65±19.06 66.75±15.70项目民族汉族其他文化程度小学中学大学及以上文盲及半文盲不详户籍本县区本市其他县区本市其他地市外省207 230 35 52 124家务农民无业或待业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其他251 164 60 63 110 531 91 17 9

2.2 死因构成2010-2011年死亡报告居前三位的死因分别是恶性肿瘤、心脏病、损伤与中毒,构成比分别为25.15%、25.00%、17.28%。不明原因死亡的疾病有5例,占0.77%。男性前三位的死因是恶性肿瘤、心脏病、损伤与中毒,而女性居前三位的死因为心脏病、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病。男性和女性的死亡原因除损伤与中毒、其他死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从死因分年龄组构成来看,以35~59岁、60~79岁和80岁以上组人群最多。其中,35~59岁组死因前三位分别是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心脏病;60~79岁组死因前三位分别是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80岁以上组死因前三位分别是心脏病、呼吸系病、恶性肿瘤,见表3。

表22010 -2011年死亡报告的死因顺位及构成

表32010 -2011年死亡报告的死因分年龄组构成[例(%)]

2.3 死亡报告质量2010-2011年死亡报告漏报率、迟报率分别为2.78%、1.23%,未发现有编码错误的死亡病例。经督促医生补报卡片后,报告率为100%。2010年漏报率、迟报率为3.29%、0.33%;2011年漏报率、迟报率为2.33%、2.03%;各年份间的漏报率、迟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2010 -2011年各月份死亡报告质量[例(%)]

3 讨论

我国死因登记报告系统到目前为止大约有5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四个主要的报告系统,分别是《卫生部死因登记系统》、《全国疾病监测系统》、《全国妇幼卫生监测系统》,目前使用的是《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2]。2010-2011年,通过死因直报系统报告死亡病例648例。其中,男性437例,女性211例,男性死亡平均年龄为63.69岁,女性为66.75岁,但男性和女性死亡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职业分布来看,死亡病例多为家务,占38.73%。这主要是因为死亡病例多为高龄人群,而死亡直报系统中职业无“离退”这一职业,因此一般选择“家务”来表示。

2010-2011年死亡报告居前三位的死因分别是恶性肿瘤、心脏病、损伤与中毒,构成比为25.15%、25.00%、17.28%,与2006年全国监测情况基本一致[3]。男性前三位的死因是心脏病、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而女性为心脏病、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病。这说明,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尤以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为首。由此可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应该成为今后公共卫生工作的重点。目前仍然流行的观点是,个体发生疾病的危险性更多地取决于其自由选择的不健康行为和固有的遗传易感性[4],所以特别要加强居民健康相关行为的教育。另外,传染病在死因中构成比大幅下降,仅占到2.16%。但是,艾滋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正成为传染病导致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今后公共卫生工作针对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同样应该常抓不懈。从男性和女性死因对比情况来看,损伤与中毒在男性死因中的构成明显高于女性。由于损伤与中毒主要包括交通事故、职业损伤,所以男性在这方面受到的危害更大。建议要加强对工厂、建筑工地等场所劳动者安全意识、自救知识的教育,杜绝事故发生。

人们一般认为慢性病主要是老年人的问题。但死因年龄分组显示,因恶性肿瘤、心脏病及脑血管病死亡的,有27%发生在35~59岁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对劳动人口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积极预防特别是抓好社区水平的一级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5~10岁和15~34岁组的主要死因是损伤与中毒,约占到65%以上。可见,伤害已经成为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由于伤害都是以能量的异常转移为特征,因此加强伤害的四项“E”干预十分重要,即工程干预、经济干预、强制干预和教育干预[5]。

死亡报告的迟、漏报率是衡量医院死亡报告质量的重要指标。2010-2011年,我院死亡迟、漏报率分别为1.23%、2.78%,达到国家慢病示范区的要求。这与医院逐步建立起来的死亡自查、死亡迟(漏)报、奖惩制度等是分不开的。随着制度执行力度的加大,必然会引起临床一线工作人员的重视,从而提高死亡报告率。同时,加强相关医务人员对死因知识的了解,是解决死亡网络直报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关键所在。我院每年都要组织全院职工、新职工、实习生学习死亡报告规范,帮助临床一线工作人员掌握死亡报告知识。从评价报告质量指标来看,无ICD编码错误。但我们也注意到,临床医生对死亡报告卡中核心格式的填写方法仍然没有完全掌握,所填死因不能在ICD-10中编码,需要死亡报告管理人员再次核对病历、填写死因。这些都提示我们还要加大死亡报告的培训力度,从源头上减少卡片错填。

[1]方积乾,孙振球.卫生统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5.

[2]杨功焕.中国人群死亡及其危险因素流行水平、趋势和分布[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1-29.

[3]胡以松,周脉耕,王黎君,等.2006年中国医疗机构死因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08,23(12):788-791.

[4]詹思延.流行病学进展(第12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1-8.

[5]李立明,叶冬青.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31.

Analysis on the cause of death in People's Hospital of Chongqing Ba'nan from 2010 to 2011

LUO Xin,XIAO Lu,

LIU Shu-hua,LIU Li-jun.Department of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People's Hospital of Chongqing Ba'nan,Chongqing 401320,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structure and change of the cause of patients'death in our hospital,and to grasp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ath report,so as to promote the monitoring and prevention work more scientific and standardized.MethodsThe death reports in 2010-2011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The rate of delayed report,rate of missing report,and rate of coding error were collected and compared by self-examining outpatient service log and hospitalization medical records.Excel 2003 and SPSS 17.0 were used for processing data,and the different levels were compared by statistical method.ResultSix hundred and forty-eight death cases were reported in 2010-2011.Malignant tumor,heart disease,injury and poisoning were major cause of death,accounting for 25.15%, 25.00%and 17.28%,respectively.The rate of delayed report and rate of missing report were 2.78%,1.23%,respectively,with no coding error.ConclusionPatients of different age group have varied constitution in the cause of death.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of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which have become the main disease to harm residents'health.By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various institutions,as well as enhancing the reporting consciousness,the quality of death reporting in the hospital would improve.

Chongqing;Cause of death;Quality of report

R339.3+9

A

1003—6350(2013)05—0752—03

10.3969/j.issn.1003-6350.2013.05.0322

2012-10-15)

罗鑫。E-mail:281627314@qq.com

猜你喜欢

前三位漏报死因
2021年我国盐酸进口量增加
《闹科场传奇》述介——兼及张懋畿死因
道光帝皇长子奕纬死因辨析
诗词背后等4则
亲!唠叨的背后是想念
各类气体报警器防误报漏报管理系统的应用
我国死因认定程序的反思与重构
某肿瘤医院2010-2014年恶性肿瘤患者死因分析
传染病漏报原因分析及对策
日本厂商在美漏报事故千余起被指管理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