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3-07-31张隆伟伍仁军成本喜郭仕平卞建锋

中国烟草科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烟农用工烟叶

张隆伟,伍仁军,成本喜,郭仕平,卞建锋,刘 扬

(四川省烟草公司,成都 610041)

烟草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我国烟叶生产主要依靠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组织模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结构不断调整,高效农作物逐步兴起,这种分散经营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农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制约我国烟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1-2]。为此,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烟叶生产要努力实现由传统烟草农业向现代烟草农业的转变,大力推进现代烟草农业。烟农专业合作社作为提高现代烟草农业专业组织化程度的重要举措,直接反映现代烟草农业的建设水平[3-5],是烟叶生产的新型组织形式,对推动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提高烟农收入具有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其发展受限因素也较多[6],各地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3,5-9]。随着四川省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不断推进,烟农专业合作社也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2009年以来,四川省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在推进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笔者对四川省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分析,找出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管理的措施和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1 四川省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和运行概况

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社是指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由烟叶生产专业化服务的提供者、使用者组成,能为烟叶生产提供多环节、专业化服务的合作社[7-9],是推进烟叶生产规模化种植、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手段,是行业有效掌控烟叶种植资源和烟叶生产基础设施资源,促进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烟草行业反哺烟农、造福烟区、扶持烟农,推动烟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四川作为全国重要的战略性优质烟叶基地,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加快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总体要求,大力推动烟叶生产方式转变,积极开展生产组织形式创新,加快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探索,逐步从传统的“散、小、弱、差”的松散种植模式向“种植在户、服务在社”的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组织模式转变,有力推动基地单元建设向模式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为提升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水平、原料保障上水平提供更加坚强支撑。

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四川省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至2011年,四川省已注册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社 55个,投入注册资金 800.77万元,拥有社员 20 074名,合作社下设专业化育苗服务队570支、专业化机耕服务队532支、专业化植保服务队431支、专业化烘烤服务队395支、专业化分级服务队361支(表1)。

表1 四川省烟农专业合作社服务与收益(2011年)Table 1 Service and income statement of tobacco planter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in Sichuan province (2011)

2011年55个专业合作社专业化育苗服务面积4.54万hm2,收益123.62万元;专业化机耕服务面积2.58万hm2,收益56.88万元;专业化植保服务面积3.44 万hm2,收益9.48万元;专业化烘烤和分级服务数量分别为35 950和27 715 t,分别收益12.52和7.22万元。全省55个烟农合作社主要以服务社员为宗旨,以降低烟农劳动强度为目标,通过合作社形式组织烟农,大幅提升烟叶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加快了职业烟农的培养,有利于烟叶种植规模的稳定和发展,推动了我省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

2 烟农专业合作社在四川省烟叶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烟农专业合作社是在以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的基础上,以农民自愿为前提,以专业化服务为手段,以“减工降本,提质增效”为发展目的,切实提高了全省烟叶生产的专业化、组织化程度。

2.1 有效解决了规模化种植的雇工难题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烟区劳动力大量外流,部分地方出现了劳动力紧张的问题。而合作社的建立,有效整合了劳动力资源,提高了劳动力利用水平和工作效率。此不仅缓解了本地烟叶生产用工紧张问题,有效保障了关键环节用工需求,而且在烟叶生产淡季对社会提供各项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专业队服务队员季节性强、季节性收入水平起伏较大的问题。

2.2 有效降低了烟农用工成本

调查结果表明(表2),通过烟叶生产专业化服务,烟叶生产用工成本得到降低。2011年全省 55个专业合作社内专业化育苗每用工8.55个/hm2,比传统用工减少1.2个,节约用工成本72元;专业化机耕用工4.35个/hm2,比传统减少42.14个,节约用工成本3919元;专业化植保用工2.25个/hm2,比传统减少26.4个,节约用工成本1584元;专业化烘烤用工11.6个/t,比传统减少76.4个,节约用工成本5040元;专业化分级用工19个/t,比传统用工减少27.6个,节约用工成本1660元。

2.3 有效提升了烟叶生产水平

烟农专业合作社在育苗、机耕、植保、烘烤等技术环节采取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作业流程、集中作业时间,实施专业化的技术服务,解决了分散种植烟叶农艺措施的不一致、烟叶长势的不整齐、烟叶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有效地落实了标准化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表2 2011年四川省烟农专业合作社专业化服务用工统计Table 2 Statistics of specialization service labor for tobacco planter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in Sichuan province in 2011

2.4 有效提高了专业化服务水平

合作社按照统一的作业流程、服务标准和服务价格(合作社与烟草部门共同制定),以社内为主、社外为辅,提供烟叶生产关键环节的有偿专业化服务。一是全面推行专业化育苗。依托育苗工场和中棚育苗基地,组建专业化育苗队,在烟站技术员的指导下开展专业化育苗服务,合作社内专业化、商品化率达到100%。二是大力开展专业化机耕服务,合作社内机械化率达到56.92%。三是统一组织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按照“统一组织、统一时间、统一药品、统一剂量、统一技术指导,分户防治,集中检查”的原则提供专业化服务,合作社内专业化植保率达到75.82%。四是积极探索专业化烘烤和分级服务。根据烟农意愿,依托烘烤工场和集群烤房大胆探索专业化烘烤服务,烟农负责采烟、编烟,专业队负责烘烤,同时,各合作社还积极探索专业化分级模式,提供专业化分级服务提高了烟叶分级、收购效率,提升了烟叶等级质量水平。

2.5 有效解决了行业资产管护问题

为切实提高合作社内烟叶生产的设施化和机械化水平,行业把育苗工场、烘烤工场、基本烟田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向烟农专业合作社倾斜,在合作社建设中,先后投入资金56 083万元,其中行业投入50 926万元,建设育苗大中棚31 165个,密集式烤房18 742间,购置农业机械11 214台,植保设备 5103台。通过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大力推进,行业把投入补贴建设的烟水工程、育苗工场、烘烤工场、农机具等基础设施移交给合作社统一管理、使用和维护,专业合作社通过提取公积金的形式对设施进行管护,有效解决了当前基础设施维护问题,确保烟叶生产基础设施长效使用,真正达到国家烟草专卖局纪检组长潘家华提出的烟叶基础设施要实现“广受益、长受益、普惠制”的要求。

3 当前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限制因素

烟农专业合作社作为发展现代烟草农业、转变烟叶发展方式、提高烟农综合经济效益的有效载体,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实践,目前取得了显著成效,极大地丰富了全省基地单元现代烟草发展内涵。但是我省烟农专业合作社仍处于发展阶段,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一些困难和问题。

3.1 合作社总体运行水平不高

据调查,四川省南阁惠民烟农合作社、泸州大寨合作社、宜宾龙腾合作社、攀枝花草场合作社等合作社运行良好,但大部分合作社运行水平整体不高,组织化程度普遍偏低,主要还是依靠行业扶持运行。合作社盈利主要集中在专业化育苗和机耕环节上,植保、烘烤和分级等环节专业化服务基本持平,部分合作社还出现亏损现象,达不到真实意义上的专业化市场化运作的要求。

目前四川省大多数烟农专业合作社规模较小,主要体现在烟农入社数量较少和专业化服务面积较小两方面上,规模效益还未完全呈现出来,经济实力还不够强,辐射带动能力较差。行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全省 55个烟农合作社内烟水工程、育苗设施、密集式烤房、农业机械等硬件设施的建设。

虽然硬件设施得到了夯实,设施综合利用也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是由于合作社运作水平不高,盈利有限,大型资产如育苗工场和烘烤工场没有足够资金对这些设施进行有效管护。

3.2 社员与合作社的紧密程度不够

在大农业领域,农民加入合作社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自身市场竞争条件、降低交易成本和市场风险,社员与合作社之间有着紧密的依靠关系。但就烟农专业合作社而言,在烟草专卖体制下,烟农不存在市场风险和销售压力,更多地体现在专业化服务上,往往会出现社员与合作社之间的紧密程度不够,难于运作等问题。

3.3 缺乏高素质领头人

合作社是一种具有法人的经济组织,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和财务管理制度,担任社长和财务管理的人必须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群众威信和奉献精神。目前烟区农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留守农村有文化、有威信和懂经营管理的人员不多,加上合作社在奖励、激励机制、人才引进等方面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在合作社运行管理方面严重缺乏高素质的技术和管理领头人。

4 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与建议

4.1 提高对发展烟农专业合作社重要性的认识

近年来四川省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践证明,发展烟农专业合作社,有利于提高烟农的组织化程度,降低烟农劳动成本,促进烟农增收;有利于提高烟叶生产规模化种植、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促进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培养新型烟农,造福烟区、推动烟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级各部门需充分认识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强化扶持,正确引导,促进其规范快速健康发展。

4.2 加大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

烟农专业合作社是烟叶生产专业化服务的重要载体,推进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是烟农的需要,是行业的需要,也是当地政府的需要。各级烟草部门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包括协调土地流转、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基础设施管护、专业化服务补贴及合作社成员技术培训等政策保障措施,扎实推进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

4.3 推进烟农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管理

一是要加强宣传培训。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采取有效形式,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力度,为发展烟农专业合作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各级烟草部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训业务骨干,建立一支懂理论、会干事、有责任心的专业辅导员队伍。要加强对合作社管理人员经营管理、财务会计、市场营销等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办社能力。二是要紧紧围绕烟草产业,大力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鼓励和引导有能力的组织和个人,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三是规范运行机制。依法规范烟农专业合作社章程、治理结构、民主管理、股金设置、盈余分配、财务管理等运行制度,逐步提高合作社的管理水平,逐步规范合作社的服务内容,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1]李新峰,刘成新,梅兴霞,等.在新的农业经济结构形势下烤烟生产发展思路的探讨[J].中国烟草科学,2003(3):30-31.

[2]贺广生,吕永华,李茂军,等.烟叶产业化经营模式的比较分析与发展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10(6):146-149.

[3]毕红霞,许家来,薛兴利,等.山东烟区烟草农机专业合作社现状分析[J].中国烟草学报,2012,18(1):80-84.

[4]赵传良.现代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灰色聚类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3):766-768.

[5]程宝玉,张国华,程兰,等.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实践与思考[J].河南农业科学,2008(9):10-12.

[6]宋朝鹏,冀新威,许自成,等.影响烤烟合作社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J].中国烟草学报,2009,15(5):62-66.

[7]毕红霞,孙迎春,薛兴利,等.论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J].农业科技管理,2011(6):67-72.

[8]林祖斌.烟农合作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新型烟农组织发展的思路[J].海峡科学,2009(12):81-82.

[9]李永亮,刘莉莉.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一条生产组织现代化之路[J].新农村,2011(7):100-101.

猜你喜欢

烟农用工烟叶
农民工在劳动用工中常见法律问题解答
影响巫溪县烟农队伍稳定的因素分析
“信息超市”精准破解用工“两头难”
松桂镇烟农结构变化与对策分析
不同成熟度烟叶烘烤过程中大分子物质代谢动态研究
关于新形势下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2019年全国烟农增收现场会聚焦“自主品牌、共建渠道和产业融合”
“用工难”困扰西部地区:费力气招人 干一个月走人
湘西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特征及聚类分析
福建烟农种植规模效率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