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育苗基质对机插早稻产量的影响

2013-07-30王旭辉杨祥田丁璇陈君陈伟戴夏萍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床土插秧机泥土

王旭辉,杨祥田,丁璇,陈君,陈伟,戴夏萍

(1.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台州318000;2.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生态研究所,浙江临海317000;3.台州市椒江区种子管理站,浙江台州318000)

近年来,水稻机插技术得到大力推广,彻底改变了粮农“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方式,使种粮农户从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迅速被广大农民所接受。各地关于机插秧育苗床土有不少研究[1],本地农民普遍采用山黄泥土作为育苗床土,不仅培育的秧苗素质差,而且又存在对环境的破坏性和不可持续性。为彻底解决育秧床土和机插壮秧问题,作者开展基质育苗的研究。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于2012年在椒江区章安街道惠民农业服务合作社进行,前作为冬闲,土壤肥力中等且均匀。

育秧基质有山黄泥土、锦海基质(杭州锦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锦基质(杭州锦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淮农基质(淮安淮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4种。

供试水稻品种为早籼稻中早39。采用标准机插秧盘育秧,秧盘规格长58 cm,宽28 cm,高2.8 cm。插秧机为井关PZ60高速插秧机。

1.2 处理设计

试验以锦海基质、中锦基质、淮农基质、山黄泥土4种育苗基质为4个处理,以山黄泥土为对照(CK)。大田采用机插,进行同块田大区对比,每大区面积7.2 m×20 m。

于3月29日播种,播种方式采用播种机流水线操作,每盘播种量为湿谷150 g,大棚育秧。4月24日机插,插秧机纵向取苗量设“6档”,插秧密度为30 cm×18 cm,插后若有缺丛,进行补株。田间管理与一般大田相同。7月23日收获。

1.3 考查项目

各处理定2个点,每点10丛,调查基本苗、最高苗、有效穗。收获前在各区按平均丛穗数随机取5丛,带回室内考查穗粒性状。每区分3点实割测产,每点面积4~5 m2。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和经济性状

表1表明在相同密度的情况下,锦海基质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为7.438 t·hm-2,高产原因主要在有效穗和总粒数相对较高。中锦基质由于需要以基质加黄泥土1∶3的比例混渗,可能存在搅拌不匀等问题,但数据表明也能增产。淮农基质产量相对较低些,主要原因是苗期发生过立枯病。总体来讲,采用基质育苗比黄泥土育苗产量高。

表1 不同基质处理对早稻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2.2 长势

表2表明,在落田苗数基本一致的前提下,中锦基质和锦海基质处理的水稻的最高苗明显高于淮农基质和黄泥土。但成穗率黄泥土为85.4%,比基质育苗81.3%,高出4.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可能是大田统一管理限制了基质苗的生长。

表2 不同基质处理的水稻生长情况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水稻采用基质育苗比黄泥土更具高产潜力,采用锦海基质的水稻产量最高,为7.438 t·hm-2。其主要原因是能增加秧苗的分蘖能力,增大穗形,增加实粒数。但由于基质育苗在当地刚起步,所以相关配套栽培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黄根元,李方勇,张求军,等.育苗床土对超级稻机插秧素质及产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2(1):19-21.

猜你喜欢

床土插秧机泥土
水稻插秧机发展综述
水稻不同床土调制剂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简述日喀则番茄1号常规品种的采种技术
泥土
插秧机的使用与维修
水稻秧盘育秧流水线供土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双季晚稻机插育秧床土培肥效应研究
翻开一块泥土
超智能插秧机
泥土中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