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春走基层”何以“出新出彩”——《人民铁道》报系列报道分析

2013-07-25李春冀

中国记者 2013年3期
关键词:京广手记铁道

□ 文/李春冀

对比式报道营造节日氛围

以往由于铁路运力有限,历年的春运都给很多旅客留下买票难、乘车难的印象,甚至在2008年春运期间,因雨雪冰冻灾害,造成铁路、公路运输受限,发生300万旅客滞留广州不能及时回家过年的极端现象。

今年春运,因为有了京广高铁的全线开通运营,京广铁路和京广高铁两条“巨龙”并驾齐驱,运送着数以亿计的旅客平安回家。如何报道好京广高铁开通后的第一次春运?高铁是否缓解了春运期间运力紧张的情况?《人民铁道》报结合“新春走基层”活动,精心策划了以“春运纵贯线”为主题的采访活动,组织记者深入新开通的京广高铁和百年老京广铁路,体验一线铁路职工和旅客的甘苦,通过普通铁路和高铁的对比式报道反映真实情况,为高铁运行营造和谐的舆论氛围。

活动分两部分,节前由4名记者于1月31日至2月2日客流高峰时分别登上两趟高铁列车和两趟老京广列车体验式采访,在2月6日推出了二三版连版的“春运纵贯线”特别报道——《高铁普速春运竞秀大京广》。

节后由6名记者于2月14日分别走进郑州、武汉、长沙三地的普铁、高铁共6个新老车站体验式采访,在2月19日推出了二三版连版的“春运纵贯线”特别报道——《春运故事中那一张张温暖的笑脸》。

两期特别报道里,用24篇文章、42张图片,分别对普速客车、高铁列车以及普速车站、高铁车站的旅客、列车工作人员、站务工作人员的旅行生活、工作情况进行了报道。以大量的新闻事实进行比照、互证,从而使新闻事实有了更强的说服力,以其特有的风格和魅力感染读者,营造了铁路一心一意为旅客服务、旅客带着愉快心情乘车往返、爱意满京广的团结和谐、热烈喜庆的节日氛围。

体验式报道更具吸引力、感染力

在“新春走基层”第一次采访中,记者分别从花城广州和首都北京出发,分别乘坐普速客车和高铁列车,往返采访,体验京广铁路和京广高铁的春运盛况。第二次采访中,记者分别到客流量较大的三个热点地区的6个车站,深入现场,跟班作业,全程跟踪。他们不是作为通常意义上的旁观者和记录者,而是真正作为新闻第一现场中的一员,参与新闻事件的发生和发展,零距离地感知、接触和体验报道对象,深入报道对象的情感世界,贴近其内心深处。

记者在写作新闻作品时,也从最接近读者的角度切入,既体现新闻的贴近性,又使其增添了吸引力和感染力,极具真情实感。无论是《爱相伴情暖旅客归途》《新时速奔向快乐老家》,还是《老朋友相约温馨返乡》《“和谐号”开往祖国“心脏”》;无论是《一路鲜花烂漫》《一脸热忱诚挚》,还是《一曲情深意浓》《一片笑语欢声》,都语言鲜活生动,体现了贴近性。

2月12日,《人民铁道》报在头版头条《坚守,为了亿万旅客的团聚》的大标题下,发表文章《老哥仨守着一个道口》《一家人忙在一个车站》。文章以近乎素描的手法,用感人的细节再现了北京工务段京承线李天路道口值守员除夕忙碌的身影,报道了多年除夕不能与家人团聚而作出无私奉献的一家三口忙碌在一个车站的感人事迹。

几次都参与采访的摄影记者于得庆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离现场越近,你的素材才会越好,你的作品才会越精彩”。

手记以真实情感打动人、感染人

在两期的《新春走基层“春运纵贯线”特别报道》中,共发表记者手记两篇,列车长手记4篇,客运值班员手记两篇,运转值班员手记、客运领班手记、上水工手记、安检组学员手记各一篇。这12篇手记,均以朴实的语言描述了不同岗位人员的所思所想,流露出他们的真实感情。

如郑州站上水工张伟的手记中写道:“夏天,股道上气温接近50摄氏度,我们夹在两节车厢之间上水,就像待在桑拿房里一样。冬天,股道内结满了冰,我们身上也结满了冰,可内衣却汗湿了,特难受。有时厕所排污,还会溅我们一身。另外,两列车相向而来时,中间只有1.9米的距离,非常危险,这就要求我们时刻绷紧安全弦,一点不能马虎……艰苦的工作总得有人干。这些年来,车间一直倡导‘快乐工作,快乐生活’。我常常想,很多时候,快乐就是一种心态,有了良好的心态,就能正确对待所从事的工作。”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高谈阔论,以平实的语言、真实的情感,打动了读者,感染着读者。

版面编排简洁大气独具特色

在采访前,《人民铁道》报对“新春走基层”到哪里“走”、谁去“走”、如何“走”、写什么、如何写都进行了深入策划和研讨。记者发回稿件后,编辑部又进行了深入加工和处理,并立即腾出版面刊登此类稿件。编辑部主导思想很明确:对“新春走基层”的优质稿件不惜版面加重处理。

为了让“新春走基层”报道出新出彩,《人民铁道》报在版式设计上也进行了探索。打开两期《新春走基层“春运纵贯线”特别报道》版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以红绸缎组成的大大的“福”字。两期均以连版形式,以大红“福”字和大字标题领衔,统领各篇稿件,配以大量精彩照片,辅以楷体的手记,使整个版面豁然开朗、简洁大气、清新美观。每期的版面上,以篆刻形式展现的三个小红“福”字与红绸组成的大“福”字相呼应,体现出浓浓的年味。而所采访的各个站名、各趟列车车次以红色为题,配以虚红线引导箭头与铁路传统标识及色彩相吻合,展现了具有铁路特色的版面风格。

自2011年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人民铁道》报在一版先后开辟“走基层访班组抒真情”“走基层访边远听民声”“走基层访旅客看春运”等为主题的“走基层”栏目10个,发表作品545篇。

猜你喜欢

京广手记铁道
十年坚守 见证京广高铁变化
铁道小卫士
我的航天员手记
编辑手记(四则)
《铁道通信信号》订阅单
阅卷手记——一次函数
《铁道通信信号》订阅单
《铁道通信信号》订阅单
“雾闪”情况下牵引大电流冲击对京广高铁影响的案例分析
郑州市京广路拓宽改造工程监理实施中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