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日本手机移动互联网管理

2013-07-25王梓安

中国记者 2013年3期
关键词:交友日本内容

□ 文/王梓安

在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世界各国的互联网用户数量不仅均呈现增长态势,而且利用手机上网更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赶超态势。但同时不可忽视的是诸如网络技术犯罪、违法信息传播、青少年保护及有害信息认定等棘手难题。日本对互联网信息传播采取严格管制,特别是对手机网络出台相关法律并设专门机构进行管理。

日本手机移动互联网现状

据日本总务省2012年发布的《2011年通信利用动向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末,日本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9610万人。另据日本电气通信事业者协会的调查显示,截至2012年10月末,手机契约用户数为1.27亿,全部为第3代手机(3G),其中可以利用互联网服务的契约手机数量为1.04亿。

手机网络用户的快速增长给内容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据日本民间团体手机移动内容产业论坛发布的报告显示,2011年包括音乐、游戏、电子图书、视频等在内的日本手机内容产业市场规模为7345亿日元(约合515亿人民币)。其中智能手机内容市场规模的增速惊人,较2010年增长555%达到806亿日元(约合57亿人民币)。

随着网络用户的低龄化以及上网手段的多样化发展,交友网站和论坛网站聚集了大量人气。日本著名手机游戏公司网站Gree、Mobage town,还有著名社交类网站Mixi、乐天公司的Profile网站以及尼可视频网站手机版等,都拥有大量青少年会员。但另一方面,日本警察厅的报告指出,手机网络上的交友和论坛网站的迅速增长也带来了诸如未成年人淫秽色情内容泛滥、未成年人大量卷入网络犯罪等社会问题。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2008年网络犯罪案件为4334件,比2007年增加了10%。

日本政府对违法不良信息应对举措

早在2003年,日本政府就专门针对异性交友及异性介绍类网站发生的犯罪制定并通过了《异性交友网站规制法》。此法明确了异性交友和异性介绍类网站的定义,旨在通过过滤限制未成年人通过手机使用异性交友类网站,保护他们的权益。此外日本网络协会下属的网络热线联络协会,专门根据日本《刑法》及《儿童淫秽色情禁止法》等相关法律,对被互联网用户举报的网站进行处理。根据该协会的统计,2011年全年共接受举报176254件。日本电气通信服务协会下属的非法信息对应联络会,主要针对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制定相应的责任规制大纲。从日本警察厅的统计数据来看,因此类异性交友类网站引发的拘留案件数量由2006年的1915件下降到2010年的1025件,同时未成年人受害者数量也从2006年的1153人下降到2010年的254人。但同时,普通交友和论坛类网站发生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却呈现增长态势,成为深刻的社会问题。对于此类网站的规制,由于难以全面对互联网用户信息进行把握,对有害信息的认定难以界定,日本政府、通信运营商及民间机构一直处于摸索中前进的状态。

在手机网络盛行之前,日本总务省已经把治理互联网有害信息作为推进通信政策的一项工作来实施。为保护未成年人不受有害信息侵害,对用电脑上网的用户实施了网站链接限制服务。随着手机上网在日本的快速普及,为实现手机上网也能与电脑拥有同样的过滤功能,日本政府与国内三大通信公司合作开展研发工作。

在日本,通信公司不会单独销售裸机或手机卡,用户购买手机需要提供身份证、驾驶证或外国人登陆证等有效证件实名注册并与通信公司签约。因此,各通信公司于2004年开始免费向未满18岁的手机用户提供两种网站过滤服务方式,white list 方式和black list方式。前者由通信公司自己选定可以浏览的网站,用户不能浏览其他任何网站。后者则通过对各类网站的内容和域名进行详细分类并加以浏览限制。比如分类中的异性介绍或交友类网站、赌博类网站、论坛类及社交类网站、政党类网站等均可被禁止浏览。由于普通交友类或论坛类网站用户众多且出现了很多犯罪问题,加入通信公司提供的过滤服务后,这些网站一律不能浏览,未成年人不能看到网页也不能发帖子留言等。在该项过滤服务实施初期,政府并没有规定加入该项服务属于用户义务,因此在手机用户中的普及率和认知率都非常低。日本总务省从2006年底到2007年三次向三大通信公司提出书面要求,要求通信公司强化网站过滤服务的宣传,对于未满18岁的手机用户在签约时要把利用过滤服务作为一项原则性工作来实施,对于提出不利用该项服务的未成年人要取得父母或监护人的同意。但从2007年底日本内阁府发布的《关于确保网络安全的舆论调查》数据来看,日本国民对于手机过滤服务的认知仍不足六成。

2008年6月,日本国会通过了旨在进一步促进互联网信息管理的《青少年网络规制法》,在这部法律中,手机公司向未满18岁青少年提供手机网络过滤服务被明确为一种义务。由此带来的变化是手机过滤服务由原来的一种供用户自由选择的服务变成了手机的一项功能。未成年人在购买手机时,其监护人只要不主动提出不需要手机过滤服务,原则上都自动加入该项服务。同时,该法案的附带决议还规定政府不直接干预手机过滤内容的审查,对于审查基准的设定交由民间机构完成。但对于推进手机过滤服务的民间机构该法案还特别说明需要在国家登记备案。

日本手机内容审查运营监管机构

由于日本通信运营商推进的手机过滤服务禁止浏览社交网站、博客或者论坛留言类网站,再加上通过法律强制执行等措施,引发了运营此类网站的一些网络企业的强烈反对。特别是大部分手机游戏网站开发企业,其游戏论坛不能正常链接从商业性上来说无疑是一重大打击。因此,在保护儿童及未成年人的利益和安全同时又需要满足企业扩大收益的背景之下,专门负责日本手机内容审查基准制定和具体内容审查的机构于2008年4月诞生。这个名为“手机内容审查运营监管机构”的民间机构,设有理事会和三个工作委员会(审查基准制定委员会、内容审查监视委员会及咨询委员会),所有成员由非政府的民间人士担任,各委员会在决策上保持独立性。该机构的主要工作是根据审查标准对申请希望解除手机浏览限制的网站进行书面和实地审查,在通过审查后,即使手机加入了内容过滤服务也可以正常浏览和使用。由于不从国家获得运营资金,该机构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加盟该机构的会员单位的会费和手机网站审查费用。

从手机内容审查基准来看,主要在三个方面对手机网站资质进行了要求。

第一是网站巡视体制。网络企业要根据网站规模培训相当数量的网站巡视员,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有行业经验一年以上的网络巡视主任人员。

▲ 2012年9月20日,在日本东京的一家苹果公司商店外,人们排队等待iPhone5手机上市。(新华/法新)

第二是对用户投稿和留言等的保存和监视。对于网站用户投稿要保存3个月以上。同时对于用户的帖子或网站内一切公开内容,要长时间通过目视和样本抽出进行审查确认,对违规投稿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第三是对网络用户的管理。要求网站必须在页面设置举报按钮,对于网络用户的咨询或者举报要有专门的窗口进行应对。网站要严格确认用户年龄,完善强制退会和禁言措施。一家手机网站通过审查后的时限为一年,一年到期后还需要进行复审。

截至2012年9月,通过该机构审查认定的手机网站企业共33家,这33家囊括了日本最具竞争力的大型网络企业。这些企业除了雇佣大批网络巡视员对网站进行严格监控外,还向手机内容审查运营监管机构支付高额审查费用和赞助会员费。日本警察厅定期公布的网络犯罪数据显示,经审查认定的企业运营的手机论坛或游戏类网站上引发的未成年犯罪仍占五成以上。正因为如此,该审查机构在成立一年内来自各方的批判之声也不绝于耳。对手机网站内容的监管上,在该机构的审查监视委员会下设监视室,由专业人员对经过审查的网站进行24小时监控或抽样分析。如果发现网站内容存在违法或者有害信息,立即通知该网站进行整改,严重的取消网站的手机浏览资质。同时审查机构还在通过审查的手机网站上设置了直通审查机构的举报按钮。根据该机构发布的审查报告的数据来看,从2008年7月审查开始到2012年9月,共审查提出申请的手机网站97家。33家合格网站的巡视员总数为1561名,2012年上半年删除用户投稿数量为135万件,注意及警告41880件,强制退会和停止使用共计7934件。2012年上半年通过网站用户举报按钮向机构直接举报的数量为2485件。

日本手机内容审查运营监管机构除了在内容审查监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外,近年来还深入到中小学校针对青少年互联网用户开展手机网络安全培训和讨论,开发了相应的教材,对初涉网络不具备成熟判断力的未成年人网民进行启发式网络教育。日本在应对手机网络违法不良信息的尝试仍在进行和不断改善,效果目前也还不能马上得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但网络违法不良信息的判断和处理是一个持久的世界性问题,并且它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的爆发式增长促使手机网民数量急速攀升,对于手机移动互联网的治理也刻不容缓,但治理的方法还需要不断摸索和多样化。日本对于手机互联网的监管和力度仍值得持续关注。

猜你喜欢

交友日本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日本元旦是新年
闲谈“交友”
《黄金时代》日本版
交友如择居
交友之道
主要内容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