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介苗接种后的各类反应及其应对措施

2013-07-24王友群

海南医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卡介苗结核病部位

王友群

(海南省农垦卫生防疫站计划免疫科,海南海口570226)

·经验交流·

卡介苗接种后的各类反应及其应对措施

王友群

(海南省农垦卫生防疫站计划免疫科,海南海口570226)

目的探讨卡介苗接种后各类反应的有效应对措施,指导海南垦区的免疫规划工作。方法针对卡介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总结分析和归纳所采取的各种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卡介苗接种后出现正常反应不需特殊处理。发生腋下淋巴结肿大或接种部位脓疡、破溃等情况时要采取热敷、抽脓等方法进行对症治疗。发生超量接种、皮下或肌肉注射等误种事件时要及时在误种部位使用雷米封注射液做环型封闭,同时加服足6个月的雷米封片剂。经以上方法处理后的8名超量受种者经回访证实其效果良好。结论应加强接种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工作责任心的培养,正确掌握卡介苗规范的接种方法。

卡介苗;接种反应;应对措施;效果

《儿童免疫规划程序》规定,足月生产、健康的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应接种卡介苗[1],预防结核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种接种反应时有发生。为了能使我省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高水平,同时又不增加受种儿童的痛苦,影响卡介苗的预防接种工作,现对卡介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各类型反应采取的各种有效的应对措施及效果进行总结归纳如下:

1 卡介苗接种后各类型反应的应对措施

1.1 正常反应的应对措施卡介苗接种后4周左右,在接种处中央会出现一个直径3~5 mm大小的硬块,随后开始软化、形成小脓包,最后形成溃疡。再过四周左右溃疡面就会结痂。这是正常过程。这类反应无需作特别处理可自愈,只需要保持局部卫生,防止继发感染即可。发现淋巴结轻微肿大,可不必处理,1~2个月后可自然消退,如稍>1 cm可热敷,但必须注意温度,以免烫伤。

1.2 强烈反应的应对措施卡介苗接种后,如果脓疱和溃疡直径≥1 cm,愈合时间≥12周,称为卡介苗加重反应或强烈反应。强烈反应的发生与卡介苗疫苗活力、注射剂量、注射技术、接种部位、继发感染及个体因素有关。强烈反应局部表现为水疱、脓疱、深部脓疡、肉芽组织增生。早期淋巴结肿大直径≤1 cm者可做热敷促进肿块吸收、消退,3~4次/d。淋巴结肿大明显且有脓液者不能切开排脓,应进针至淋巴结内抽取脓液,防止破溃,1次/周,2~3次可痊愈。当脓肿已破溃时,常规清创并将脓液全部清除,敷以利福平粉,并用无菌敷料包扎,换药2次/周;如有瘘管形成或脓肿较深时,可放置利福平药捻引流,2~3 d后逐渐拔除,换药2~3 d。合并细菌感染者,应给予抗感染治疗。

1.3 异常反应的应对措施异常反应是指卡介苗接种局部有菌或无菌性化脓、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紫癜、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等。发病原因与机体免疫功能缺陷、年龄等多因素有关。免疫缺陷的儿童一旦接种了像卡介苗这样的减毒活疫苗,后果往往非常严重,甚至会死亡。异常反应主要集中在1月以内幼儿,全身播散性卡介苗病患者大多有免疫缺损综合征。发生异常反应时应采取抗过敏方法进行处理。

1.4 误种的应对措施包括超量接种、误种皮下或肌肉等情况。误种部位做环状封闭,同时口服抗结核药物。雷米封20 mg/(kg·d)在误种部位完成10次封闭。其中,第1~3针次是每天一次,第4~10针次之间隔天一次。口服药物首选异烟肼,剂量为10 mg/(kg·d),服足6个月。经以上方法处理8名受种者,均未发现有任何异常现象与症状出现。

2 讨论

2.1 应严把健康体检关卡异常反应的发生与儿童机体免疫功能缺陷密切相关。严把健康体检这道关卡对于预防因接种卡介苗而引发异常反应的发生至关重要。因此,在接种卡介苗之前应认真地查看或详细了解受种者有无肛周脓肿、哮喘、荨麻疹、花粉症病史、药物或食物过敏史等。对于有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应禁止接种。

2.2 健康新生儿应及时接种卡介苗健康新生儿是指足月生产、体重在2.5 kg以上、无免疫功能缺陷的新生儿。建议健康新生儿应及时接种卡介苗,有以下理由:一是目前我省结核病防治的形势非常严峻。2010年流调结果显示,活动性肺结核病患病率和涂阳患病率分别为539/10万和167/10万,位居全国前列。长期以来由于部分患者不规范治疗,形成耐药和耐多药得不到彻底根治,造成疫情传播。二是卡介苗接种在预防结核病方面,特别是那些严重类型,如粟粒性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具有相当明显的作用。由于群体卡介苗接种对预防结核病的流行病学效果有限,结核免疫不存在从胎盘传递给胎儿的被动免疫,健康新生儿及时接种卡介苗的行为更加显得重要,不能因接种卡介苗疫苗的风险较大而忽视了这项工作。

2.3 卡介苗保存和接种操作技术要规范一方面,要根据卡介苗的特性注意合理保存(保持在2℃~8℃,不可冻结),另一方面要正确使用。譬如卡介苗使用之前必须充分摇匀,在左上臂三角肌外下缘皮内注射0.1 ml后可见一6~8 mm大小带汗毛孔的圆凸丘疱。这是卡介苗规范接种后得出的结果。为减少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加强对接种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和工作责任心培养,以提高接种人员的业务素质。卡介苗接种人员都要正确地掌握适应证、禁忌证,规范的接种操作技术、部位、剂量等内容,否则会影响到卡介苗的接种质量及效果,甚至会发生异常反应。

[1]迮文远.计划免疫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6.

R186+.2

B

1003—6350(2013)03—0417—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3.03.0183

2012-06-06)

标准医学名词表(待续) (本表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为据)

王友群。E-mail:wangyouqun1318@126.com

读者·作者·编者

猜你喜欢

卡介苗结核病部位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卡介苗接种后发生感染的可能原因研究现况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为何要对新生儿接种卡介苗?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卡介苗感染人B细胞诱导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