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酸睾丸酮配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在药流中的临床应用

2013-07-17吴雪娟顾映玉

中外医疗 2013年2期
关键词:司酮孕囊丙酸

吴雪娟 顾映玉

广东省潮州市中医医院,广东潮州 521000

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作为流产药物终止早孕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1]。但临床观察仍存在阴道出血量多、时间长、诱发感染、阴道大出血等并发症[2],给妇女带了痛苦和不便。为探讨丙酸睾丸酮配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在药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该院对2011年2月—2012年7月期间采用丙酸睾丸酮配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终止孕37~49 d内的早孕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自愿要求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240例,妊娠时间:37~49 d,平均41 d年龄:17~40岁,平均26.5岁,经妇科检查、尿妊娠试验、B超确诊宫内妊娠、孕囊<3.0 cm,无药物流产禁忌症,经产妇90例,经孕未产妇115例,初孕妇35例。

1.2 方法

米非司酮6片,25 mg/片,米索前列醇3片,200 μg/片。 对照组120例:于第1天上午8∶00开始口服米非司酮50 mg,每12 h/次,连服3次(共150 mg),第3天上午8∶00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服药前均空腹,服药后2 h后进食。试验组120例,于应用米非司酮的第1天,单次肌注丙酸睾丸酮150 mg,其余用药方法同对照组。

1.3 临床观察及随访方法

所有对象服药前均填写药物流产知情同意书,查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B超。第3天服用米索前列醇600 μg后留院观察6 h,重点观察孕囊排出时间及完整情况,阴道出血量,服药后副反应,血压,脉搏,体温等变化。第4天起常规口服活血化瘀和收缩子宫药物(五加生化胶囊、益母草液)1周;1周后复查B超了解宫腔内情况,并在流产后1周、15 d及月经复潮共随访3次,随诊期间突然出血多或反复阴道出血达4周者行刮宫术;所有刮出物送病理检查。

1.4 效果评定标准

①完全流产:末次用药后6 h内排出孕囊者,排出物检查见完整绒毛团,7~10 d后阴道出血自行终止,B超检查未见宫内残留物。②不完全流产:用药后24 h可见孕囊排出,但阴道出血过多或时间过长,B超检查见宫内有组织物或胎膜残留而行刮宫术者。③失败:用药后未见孕囊排出,阴道出血量少或无,B超检查见宫内孕囊存在或胚胎停育,而手术终止妊娠。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s)表示进行 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 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流产效果比较

试验组完全流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流产效果比较[n(%)]

2.2 孕囊排出时间比较

两组孕囊排出时间均以服用米索前列醇2~4 h比例最高,分别为46.7%,78.5%。试验组6 h和24h孕囊排出率为87.5%和93.3%,明显高于对照组61.7%和7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孕囊排出时间比较[n(%)]

2.3 阴道出血量比较

出血量<50 mL者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阴道出血量比较[n(%)]

两组病例出血量均由流产孕妇更换卫生巾时称重,按1 g=1 mL换算后填表所得。

2.4 阴道出血时间比较

两组比较结果试验组完全流产者出血时间在7 d内者高于对照组,说明加用丙酸睾丸酮能明显缩短阴道出血时间,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完全流产后阴道出血持续天数[n(%)]

2.5 不良反应

极少部分对象服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后有妊娠反应加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手足麻木、寒战等不良反应,但程度不重,无特殊用药,且在孕囊排出后减轻或消失。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用于药物流产在临床应用已近20年,国内外学者研究证实其安全、有效。米非司酮为孕酮的拮抗剂,可引起蜕膜血管水肿,出血变性坏死,加用米索前列醇后增强子宫收缩,软化宫颈,使宫颈扩张,促使妊娠物排出[3]。但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妊娠的蜕膜及绒毛组织排出迟缓,致使子宫内膜得不到有效修复,因此存在阴道出血量多,出血时间长,继发感染、贫血等并发症的增加。丙酸睾丸酮属于雄性甾体激素,有抗生育作用,早孕妇女肌注丙酸睾丸酮可降低蜕膜组织雌孕激素受体含量,导致蜕膜及绒毛组织退化变性,促使蜕膜及绒毛组织大片或完整排出[4]。丙酸睾丸酮具有抗雌激素作用,能增加子宫平滑肌及子宫血管张力,减轻盆腔充血而减少出血量,促使子宫内膜修复,缩短阴道出血时间[5]。该研究采用国产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在应用米非司酮的第1天,单次肌注丙酸睾丸酮150 mg,临床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完全流产率为95.8%和82.5%,6 h内孕囊排出率87.5%和61.7%,阴道出血量<50 mL者为73.3%和35%,阴道出血时间在2周内干净为96.7%和85%。经分析加用丙酸睾丸酮能有效提高完全流产率,减少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从而减少宫腔操作,降低感染率,不增加不良反应[6],给药途径方便,价格便宜,大大提高药物可接受性,减少病人痛苦。总之,丙酸睾丸酮配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用于药物流产是安全、有效地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1]文英姬.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122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23(12):149.

[2]隋明凤.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及宫腔刮出物的病理变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7):94.

[3]钟颖.米非司酮对绒毛组织中MTA3、ER及PR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4):104-106.

[4]王洪艳.丙酸睾丸酮配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4,25(4):83-85.

[5]白玉珍.丙酸睾丸酮减少药物流产后出血160例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0,169(1):42.

[6]普永芬.药物流产副反应的初步探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1,17(2):119.

猜你喜欢

司酮孕囊丙酸
植入型切口妊娠孕囊植入深度的MRI特点分析*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经阴道超声对不同种植部位的孕囊型疤痕处妊娠与清宫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血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妊娠合并宫颈妊娠2例
食品中丙酸钠、丙酸钙测定方法的改进
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治疗价值分析
K/γ-Al2O3催化丙酸甲酯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
2-18F-氟丙酸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