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缘灭女尸悬案

2013-07-12宗廷沼

检察风云 2013年18期
关键词:悬案舞伴小敏

文/宗廷沼

缘灭女尸悬案

文/宗廷沼

1989年3月9日,上海市东一条小河浜内浮现一具高度腐烂的无名年轻女尸,警方多方苦苦寻找命案线索,一无所获,该案成了死因性质不明的悬案。两年后,社区女民警突然接到一个神秘电话,悬案终于有了转机……

小河浜浮现三无女尸

“3.8” 节后第二天上午,市东一条比较冷僻的小河浜边聚集了不少人,一位面露惊慌之色的晨练市民说,他经常到小河边跑步,刚才发现河面上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仔细一瞧,像是一个人浮在水面。人们闻声细看,果然是一个人!于是赶紧向当地警察报告。

民警接报后迅速赶到现场,用竹竿将黑色浮物勾到岸边,发现是一具年轻女尸。人命关天,不敢怠慢。法医、拍照等技术人员亦相继赶来,捞起女尸,拍照勘验,尸检发现,死者约25岁至30岁,身高1.63米,穿黑色羊毛衫,黑色灯芯绒宽松裤,因在水中浸泡多日,尸体高度肿胀腐烂,面貌严重变形。无姓名、地址,全身无明显外伤,身上无任何证件,典型的三无尸体。因尸体严重腐烂,已难以辨别是溺水而死,还是死后被抛入河浜。民警们分析了种种可能性,死者死亡时间是冬天,不可能游泳戏水溺亡;会否遇事想不开投河自尽?也不像,成年人投河自杀大多选择黄浦江,而不会喜欢脏兮兮的小河浜。莫非是遇害后被人抛入河浜?那凶手是谁?何故杀人抛尸?第一现场又在何处?种种疑问,难以解释。

警方在全区发出认尸启事,多方寻找线索,但一无所获,无奈将此案作为死因性质不明的悬案挂了起来。

冬至鬼节,神秘电话揭秘

悬案转眼挂了两年多,一直是民警心中解不开的结。

1991年初,公安分局开始搞“控制犯罪系统工程”,也就是深入群众进行排摸教育,把这项工程作为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的一项重要内容。3月初,分局召开“排教工作经验交流会”,分局刘局长要求在全区范围大规模开展排摸教育工作。悬案所在地派出所民警也积极投入了这项民心工程。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年底,几乎已被人淡忘的女尸悬案突然有了令人意外的发现。

1991年12月22日,冬至日,是一年中继清明节、农历七月半之后的第三个“鬼节”。这天傍晚派出所女民警小王下班后正要回家,突然接到社区居民小敏姑娘打来的电话,请小王下班后去她家一次。电话里口气很神秘,也有点紧张。凭着民警特有的敏感与警觉,小王觉得小敏姑娘似乎有要事相告。于是她顾不上去学校领孩子,回家烧晚饭,即刻应约前往。为了便于交谈和保密,她将见面地点选在一条比较僻静的小马路边上。

冬至是一年中日照最短的一天,下班后天色已暗,寒风刺骨,行人稀少,空气中飘着一些居民焚烧纸钱祭祖的味道。小王30多岁,当民警10年多了,下地段串门、交朋友,热心帮居民办事,对这一段很熟,和居民的感情很深。她和小敏姑娘情同姐妹,经常上门关心父母残疾的小敏一家人,尽力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困难,一旦发现小敏姐妹流露出不好的苗头,小王就会像大姐姐一样善意地提醒她们。小敏找的男朋友阿兴,父母看不中,请小王做父母的思想工作,小王不厌其烦,一次次上门沟通,赢得了小敏全家的信任,成为小敏姑娘的知心姐姐。

小王到了约定地点,在寒风中等了好一会,小敏才匆匆赶到。她包着头巾,似乎怕人发现。一见面,小王抚摸着小敏的双手,关心地说你的手好冷,脸色也不好,又遇到啥麻烦了?见小敏吞吞吐吐,小王说别急,告诉姐帮你分忧。小敏憋了一会终于说,王姐,你还记得两年前小河浜里的女尸案吗?小王心头猛然一震,旋即冷静地问,记得,你听到啥了吗?小敏朝四周看看,悄声说有点消息,是阿兴掐死了那个女的……

真像寒冬雷鸣,震得小王警官心怦怦直跳。她看看小敏,一脸惊慌之色,不像戏言。问你说谁——阿兴?小敏点头,对,是他一次酒醉后告诉我的。他酒后兴奋常常胡说八道,开始我没当真,提醒他人命关天,可别乱说惹祸。他听了较真地说,是真的,我是在百老汇舞厅门口搭识的舞女,蛮漂亮,有钞票,伊蛮吃我的,第二天就约我碰头,噢侬勿要多心,只不过碰头谈谈白相相,这种漂亮的女人是给富人享受的……

后来呢?小王警官半信半疑地问。

小敏说,阿兴讲与那女的话不投机,争了起来,他一时冲动,掐了那女的,想不到太不经掐,居然就掐死了!他吓坏了,当天夜里用黄鱼车将那女的运到小河边,扔进了河浜。他酒醒后我再问他那舞女的事,他说老酒吃多了,记不清说了啥,要我别问也千万别外传。我也吃不准真假,藏在肚皮里很不安心,如果是真的,我跟杀人犯谈恋爱,太可怕了!所以跟你说了,该怎么办呢?小敏又急又怕,几乎要哭了。

小王冷静地安慰说,你别怕,你告诉我是对的。现在真假还不清楚,你切不可再告诉别人。我们先到派出所做个笔录,请示领导下一步怎么办。

做好笔录,才觉得又冷又饿,小王端来了热气腾腾的方便面给小敏,叮嘱她回家后严守秘密,夜里有便衣警察巡逻保护安全,明天早上我们一起来检验真假。

送走了小敏,派出所将情况报告了分局和刑侦队,刑队立即来人共同分析了案情,研究了阿兴的情况,此人28岁,仍然单身,没有稳定职业,父亲从工厂下岗,与酒和麻将做伴,母亲离家出走,哥哥踏黄鱼车帮人运货为生,家境不好,缺少温暖,是“下只角”典型的贫民家庭。他虽无前科,却是民警的关心对象。他身材壮实帅气,颇有女人缘,是歌舞厅的常客。他酒后吐露百乐门搭识舞女不像虚构,但为了一句话夺人性命似乎不可信。是一句什么话让他动了杀机呢?他称那女子有钱,可无名女尸身上一无所有,财物哪里去了呢?他酒醒后拒答女友询问,还叫她千万别外传,莫非有不可告人的大事?种种迹象表明,酒后之言不是空穴来风!反复权衡,警方商定了一条虚实结合、打草惊蛇的妙计。

舞厅猎艳,她一句“垃圾” 引杀身之祸

12月23日早上,小王警官上门将小敏带往派出所,并严肃地告知其母亲,如果阿兴来找,就说你女儿被公安局“抓” 去了。吓得老人家一头雾水,她犯了啥法?

这是一种虚张声势、打草惊蛇的战术。警方分析如果阿兴真的杀过人,不知深浅的他必然惶恐不安,这样做对保护小敏的人身安全也有必要。

果然不出所料,心怀鬼胎的阿兴见女友突然被抓,极为惊慌,被“请”进公安机关后对抗了不到三小时,便在强大的攻势面前交代了犯罪事实——

那是1989年1月31日下午,为啥记这么清楚,因为是农历腊月廿四日,民间送灶王爷上天汇报的日子,家家户户准备过年了。阿兴家冷冷清清,闲得无聊。昨天他在百乐门搭识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子,两人轻歌曼舞,跳得情意绵绵心潮荡漾,分手时当日太晚,便约定第二天下午到住处邻近的八路车站碰头。碰头干什么?两人心照不宣。

萍水相逢,随口相约,阿兴也未太当真,但到时还是去了,下车一看,寒风中那舞伴正在车站翘首以盼哩!他心中一暖,感动地说,你真守信,让你等了。舞伴甜蜜一笑道,阿拉说话算数,从来不开大兴。一副上海小姐的爽快相。两人手牵手边走边谈,尽管寒风扑面,心里却春潮涌动,阿兴攥紧了舞伴柔软的小手,她善解人意地回应着,身体贴近了他。他说外面太冷了,找个背风暖和的地方,她很乖巧地点点头。这一带本就冷落,加上大范围拆迁,有不少人去房空的简屋,他俩选了一间角落里的房子走了进去。

屋内暖和多了,且无人到此,还有房主丢弃的旧床板,可躺可坐,是一个隐蔽安全方便的好地方。阿兴歉意地说,家里条件差不方便,别处不安全,委屈你了。说着急吼吼吻了上来。她大方地一笑,迎了上去,双方的舌头火龙一样绞在了一起……

社区民警小王不是侦破命案的专业警官,但在破案中立了大功,她凭什么让小敏姑娘在犯罪恋人与大义天理面前选择了后者呢?她的“案外功夫” 的诀窍是什么?

激情过后,天色已暗,两人仍有点意犹未尽,依依不舍。阿兴摸摸衣袋,摸出一张小额纸币丢给舞伴,不料舞伴脸色顿变,不屑一顾讥笑道:啥意思?吃白食?垃圾!阿兴一股无名怒火从心底蹿起,身为穷街贫民,从小就有一种畸形的自卑感,他怒目而视,你讲啥?啥人垃圾?舞伴吓了一跳,说刚才还甜言蜜语,眼睛一眨这么凶,没钞票白相啥女人,垃圾!舞伴话音未落,阿兴饿狼般伸手掐住她的脖子,愤恨地说,我是垃圾,你是啥?掐死你!他多年的积怨如火山爆发,烧向那可怜的弱女子。舞伴越挣扎,他越疯狂。邪火慢慢熄了,他手里的舞伴身子也软了,嘴角流血,诱人的胸脯不再起伏,下身湿淋淋一片……

鲜花般的生命一瞬间毁灭了,阿兴也吓醒了。他松开双手,摸摸那温软的身子,怎么摇也摇不醒了。他失魂落魄呆若木鸡,许久才回过神来,舞伴手上的金手链、金戒指、手表在昏暗中发出诱人的光,他轻轻取了下来,塞进衣袋,然后出门消失在夜色中。

然后呢?干了些什么?讯问的警官追问道。阿兴说,连夜处理尸体,否则很快会被人发现。

怎么处理?

扔进东北角小河浜了。

怎么扔的?用什么工具?

阿兴愣了愣说,用黄鱼车。

谁的黄鱼车?你一个人搬不动吧?何况你不会骑黄鱼车。讯问步步紧逼,阿兴卡了壳。

是啊,他怎么不卡壳呢!那天晚上他走投无路,不得已求哥哥阿根帮忙,哥哥开始不肯,经不住弟弟苦苦哀求,只好答应了他。后悔啊,连累了哥哥呀!阿兴哭着说,到了这一步,我也不瞒了……

警方根据交代,多方查实证据,连夜抓捕阿根,阿根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从阿兴家中缴获被害人的金手链、金戒指、手表。查明了被害人的姓名、住址,衣物、金器、手表经其父母辨认,确认系女儿之物。案件顺利审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探监诀别,有情人生死苦恋

1992年6月,阿根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市中级法院依法判处死刑,阿根因包庇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阿兴上诉后,上级法院仍在审理中。

警方虽然侦查结束,社区民警小王仍然一如既往关心小敏姑娘。痛失男友是她人生的重大挫折,在犯罪恋人与大义天理面前,她选择了大义天理,但内心的巨大双重痛苦是常人难以承受的。小王警官理解她、体贴她,大姐一样关心她,小敏在痛苦中煎熬着。

随着阿兴的死期临近,小敏想见他最后一面的念头日益强烈,两人毕竟苦恋了几年啊。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小王,小王感叹小敏是个明大义重情义的好姑娘,也吃惊不小,当时没有规定可以探望死刑犯人,何况小敏还不是家属,还有生离死别对犯人和探望人都是重大的感情冲击,他俩承受得了吗?但念在小敏的特殊情况,她还是向领导努力争取。领导慎重考虑后,同意小敏探望。

人间大概没有什么比生离死别更令人刻骨铭心了。在小王警官陪同下,小敏是拖着沉重的脚步,怀着难言的伤痛,一步一步挪向森严的监房,挪向沦为死囚的阿兴身边的……

阿兴做梦也想不到她会来探监。他心里明白,小敏是真心爱他的,自己去外面寻花问柳,鬼迷心窍将那个舞伴送进地狱,还有何脸面再见小敏!他也清楚自己栽在谁手里,除了胞兄和小敏,还有谁知道自己杀过人呢?难道酒后糊涂还向别人透露过?不论怎样,他真切体会到了天网恢恢、善恶有报了。难得她重情重义来探望,怪只怪自己错走一步,悔断肝肠也晚了啊!

这是人世间难得的仇人相见,没有分外眼红。小王警官没有料到,阿兴和小敏目光相接时,阿兴意外地平静,说我俩今生有缘好了一场,除了哥哥,没什么知心人了,丢下你孤单一人,好好保重,你对我好,下辈子报答吧!小敏哽咽着说,你毁灭别人,也毁了自己,我来看你,带来我的一张照片陪你,还有要告诉你,知道是谁把你送进监狱的吗?

陪同的小王大惊失色,心想她疯了,阿兴听了也会发疯的!赶紧示意别说!可是小敏还是说了,是我是我呀……我之所以要告诉你,是不想让你做糊涂鬼,来生再做糊涂事!恶事不能做,这是天理,做了迟早会有报应的。

阿兴叹息道,悔之已晚!我不怪你。你不明说,我心里也明白,只是不想说穿罢了,世间已无别的亲人,我要有个好的念想啊!狱中有你照片陪伴,今生不孤单了……

小敏泪如雨下,不能自制……

案外功夫非一日之功

多年来,笔者采写和编发过许多形形色色生离死别的案件,大多难以动情,而这一回不一样。出版社约请叶辛、赵长天、钱勤发等二十多位作家、记者到这家公安分局采访,我接受任务时碰上了这起案件。采访中我的心被震撼了,情节虽不十分曲折,但情感撼人心魄,社区民警小王不是侦破命案的专业警官,但在破案中立了大功,她凭什么让小敏姑娘在犯罪恋人与大义天理面前选择了后者呢?她的“案外功夫” 的诀窍是什么?

当谈起这一段战绩,小王很淡然,用下地段和居民唠家常的口气与我唠了起来:民警民警,来自人民,扎根民众,是民警的一项重要基本功。老民警言传身教告诉我们,和居民交朋友要真心,态度要虚心,办事要热心,这三颗心很有用。我和小敏一家在柴米油盐家常事中逐步建立了亲人般的感情,她有难事找我,我从不踢皮球,谈朋友父母不同意,我多次帮她沟通,关键时刻她才把人命关天的大事告诉我,她念旧情要探监见阿兴最后一面,我帮她努力争取,接下来她精神上还有痛苦,需要我关心……社区民警的事做不完,如果说这些“鸡毛蒜皮”是破案的“案外功夫”,那是要真心诚意苦练一生的,半心半意、一日之功是练不成的。

采访中派出所领导告诉我,有些民警多年来已习惯冲冲杀杀,对集中打击、拉网行动之类是熟悉的,但如何真正扎根群众把工作做细,不少人是纸上谈兵,像蜻蜓点水,浮在面上,科技发展了,人民公安群众路线的传家宝不能丢啊!

栏目主持人:郑宾 393758162@qq.com

猜你喜欢

悬案舞伴小敏
悬案?
找舞伴
一颗珍珠的自述
“太平洲”悬案
“声”“生”“升”找舞伴
药店认识
三个舞伴
悬案上的绝地反击
下 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