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力行不行还得看证明仙居乡镇干部至少身怀一技

2013-07-10张肖斌吴国清

浙江共产党员 2013年4期
关键词:仙居乡镇干部农技

文/张肖斌 吴国清

能力行不行还得看证明仙居乡镇干部至少身怀一技

文/张肖斌 吴国清

干部学好实用本领服务农民。

去年以来,仙居县包括田市镇副镇长杨秀伟在内的200多名乡镇、街道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分批参与轮训和技能评定,通过专题培训、实践锻炼、群众测评、量化考核等方式,要求熟练掌握两门以上服务工作技能,并参加等级评定、发给技能证书。

“无能”干部无路可退

在一些人眼里,80后乡镇干部杨秀伟是一名典型的“三门”干部。虽然到县委县政府工作以前,他曾当过5年小学教师,不过这并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基层工作经验。“几乎就是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基层历练太少这一点,杨秀伟自己也承认。

“我们这里有个后胡村,是仙居的蜜梨基地,这里的梨树种了十几年,品质已经大不如前了,记得当时村民很着急,见着我到村里去就向我打听解决办法,可是我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有什么办法可以改良,只能支支吾吾说些套话。”说起这一段尴尬经历,杨秀伟有点不好意思。此后,他有时间就学学。

去年9月,杨秀伟转任田市镇常务副镇长,分管农业。没过两个月,《仙居县基层干部技能等级评定制度》又下发各个乡镇:凡是未通过服务工作技能认证的,个人年度考核判定为“不称职”或“不合格”,取消所有评先评优资格。一年内停止提拔使用,并不得参与任何相关工作。

这让杨秀伟有些发怵,凭借自己这两年积累的粗浅经验,能否过得了关,又能考出多少水平?幸好,他发现在“考”之前还有一个“训”的过程。“我们并不是像以前一样泛泛而学,而是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由干部们自行选择专题,再进行培训考试,争取让每一位领导干部都有收获和进步。”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李波介绍。

根据制度设计,每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可以在农技推广、服务发展、村镇建设、社会管理、党的建设这5个专题中选择一个专题,再结合群众工作这一基础课程,通过专家授课、小组讨论、大班交流、现场教学等形式开展分类分批培训,然后在通过综合测试和实地考察后发给一定级别的技能证书。

杨秀伟选择了“农技推广”这一培训专题。

多论评定“证”明有识

为期7天的专题培训中,杨秀伟与60多名“同学”一起经历了多场集中辅导、专家讲座和专题研讨。“几乎白天晚上都在学习,发给我们的材料就有近10厘米厚。”杨秀伟向笔者比划了一下。

一番“恶补”之后,这些同学迎来一场笔试。笔者从一份名为“干部轮训‘农技推广’专题研讨班综合测试题”的试卷上看到,测试的题目涵盖选择题、是非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常见题型,内容上既有“从有利于大棚蔬菜生长角度而言,大棚朝向应以什么方向为好”等专业题目,也包括“仙居有机农业面积5万亩左右,其中面积最大的产品是什么”等颇具地方特色的题目。再结合小组发言成绩和调研文章质量,这一轮考核下来,杨秀伟的分数是95分。但只按40%计入等级评定总分。

之后,他们又回到各自岗位开展一系列实践锻炼,包括结对帮扶一个村、联系农技专家帮扶一批低收入农户增收等具体环节。数月之后,由农技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县级部门领导组成的评审组,通过实地走访、现场答辩进行了一次评审,按50%计入等级评定总分。再结合群众满意度测评,按10%计入等级评定总分。

杨秀伟的综合成绩最后被评定为93分——优秀,最终领到了一个证明其农技推广技能测评优秀的大红本本。

经历了这场全方位考核后的杨秀伟,自感收获良多:“其他不说,现在碰到一些项目的实际操作,认识就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他提到今年上半年,田市镇引进台州悠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一个项目,准备在镇里垟岙村发展特色农业,占地1000亩。当时的初步设想是,建立一个四季都有特色水果采摘的农业园,包括蓝莓、桑葚、猕猴桃等等。

就在公司准备开种之时,杨秀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得先对土壤进行测土配方,靠山靠水的土壤成分有区别,冒然种植肯定会影响水果的质量和产量。”结果,土壤经台州市农科院测定,果然大不一样。于是,公司对土地重新进行划片,更加科学地进行分类种植。公司负责人张云凤不禁对眼前这个年轻干部刮目相看。

自从开展干部技能评定后,乡镇里只会“耍嘴皮”,不会“务实事”的干部少了;而深入基层、给群众“亮”一手的干部多了。

仙居县委学习办干部陈佚凡通过了“群众工作”技能评定,拿到证书非常兴奋。

猜你喜欢

仙居乡镇干部农技
仙居杨梅卖迪拜 每颗售价60元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乡镇干部如何摆脱“身份迷茫”?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杜光庭《題仙居觀》所咏地理位置考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乡镇干部
请您抽空盖个章!
创建农技推广新模式助推产业扶贫见成效①
杨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