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龄初产妇住院待产时的心理状态及其护理

2013-07-07王丽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8期
关键词:待产专业组初产妇

王丽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分娩室,浙江 杭州 310006)

高龄初产妇住院待产时的心理状态及其护理

王丽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分娩室,浙江 杭州 310006)

目的研究高龄初产妇待产时的心理状态,分析其原因;探讨采取专业护理对于高龄初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80名高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分析产前心理状态;将80名产妇分为普通组和专业组,各40名,分配随机。普通组采取常规护理,专业组在常规护理上加强多方面的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与适龄产妇相比,高龄初产妇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情况;采取专业护理的产妇心理状态较好且分娩更顺利。结论采取专业护理有利于消除高龄初产妇产前不良的心理因素,有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

待产;高龄初产妇;心理分析;常规护理;专业护理

资料显示高龄初产妇的数量越来越多,且在产妇中的比例最高可能已达4.09%[1],相比数十年前已有翻倍增长,主要原因是当代女性更加独立,事业心更强,因此很多女性选择延后生育。高龄初产妇在产前容易产生焦虑的心情,对分娩的未知感使得多数产妇怀有恐惧感,这样的心理状态会影响子宫收缩因此很可能使得产妇出现滞产的情况[2],加强对高龄初产妇的心理研究及护理探讨越来越重要,本文对80名高龄初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评估并分析了原因,此外探讨了采取专业护理对于产妇本身及分娩的影响,以下是详细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本院住院部高龄初产妇80名。随机分配到普通组和专业组,普通组年龄35~43岁(37.12±3.45),孕周37~42(38.4±2.4周);专业组年龄36~42岁(36.89±3.67),孕周37~42(38.6±2.3周)。两组在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比较。80名产妇均有正常的理解及交流能力,无重大疾病。

1.2 心理状态调查

对80名高龄初产妇进行心理调查,记录各产妇的心理状态[3]。

1.3 护理方法

普通组:采取常规产科护理。专业组:在普通组护理基础上,增加以下护理方式:①建立互信关系:大多数高龄初产妇在入院时对陌生环境不适应,部分产妇对于医师的专业技能以及医院的设备条件持有怀疑的态度。为了消除产妇戒备的心理,护理人员在产妇刚入院阶段就应与产妇建立一个互信的基础,让产妇知道医院以及医师护士都有足够的能力帮助她们顺利完成分娩,让产妇快速适应陌生环境,有利于产妇以放松的心态度过待产及分娩阶段。对于生活或者家庭有困难的产妇要加强沟通和交流,帮助产妇减小困扰,当下一切以迎接小生命为重。②分娩前知识宣教:在待产期间,护理护士要以专业姿态向产妇宣传分娩前产妇可能出现的现象,要让产妇知道出现的现象都是正常情况,无需紧张和多虑;此外要向产妇介绍分娩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如先发生腹痛,紧接着出现宫缩、阴道出血及羊水破裂的状况,这些也是顺利分娩会出现的正常现象。其次向产妇介绍如何协助医师和护士,双方一起协力合作,再事先受到专业知识宣教的前提下减小因产妇心理不稳定造成的不利因素。对于心理素质特别不好的高龄产妇,采取全程一对一的方式,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陪同,帮助产妇在心理上更加放松,在生活起居上有更好的照顾。③分娩之后的护理:分娩之后的产妇都处于十分疲劳的状态,此时更容易滋生焦虑以及烦躁的心理,产褥期产妇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产妇本身以及婴儿日后的健康成长,因此在产褥期要保持和产妇的交流沟通,告知产妇产褥期会出现的生理现象。护士要督促产妇多休息,告知产妇婴儿一切正常,受到了医院全面的照顾,让产妇放下顾虑,尽快恢复自己的身体。此外向护士介绍并帮助其养成正确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日后婴儿的抚养很有帮助。

1.4 统计学方法

对研究所得结果利用统计学专业软件SPSS 13.0进行结果录入与分析,分析结果进行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判断标准。

2 结 果

2.1 心理状态调查结果

表1所示是80名高龄初产妇产前的心理状态调查结果,产妇绝大多数展示出了焦虑及恐惧的心理,其中主要原因有表1所示几个方面,担心分娩的剧烈疼痛以及担心婴儿出生时的安全两项最为突出,应予以重点干预。

表1 高龄初产妇住院待产时的心理状态调查结果

2.2 不同护理方式对分娩的影响

由表2结果可以看出,采取专业护理的产妇分娩结果在方式和并发症上都优于只采取常规护理的普通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高龄初产妇相比于其他产妇本身承受着包括身体上的和精神上的压力。身体方面由于年年龄变大,多数产妇身体素质不及适龄产妇,怀胎十月对身体的消耗相比其他产妇要更大些;精神上的压力往往比身体压力更大,主要源于对分娩的担忧,比如担忧自身的年纪和身体能否承受分娩带来的剧痛等等。同时承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压力,让高龄初产妇们容易产生害怕、焦虑等心理特征。

表2 普通组和专业组分娩结果对比

从本文研究可以看出,加强高龄初产妇待产期间的护理工作对产妇很有好处,帮助产妇减少忧虑等消极心理状态有助于产妇更好的协助医师及护士完成分娩,专业组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并发症更少,自然分娩的例数更多。因此对于不同的产妇采取相应的专业护理有重要的意义,对于需要的产妇,应采取一对一的护理方式[4]。广大医务工作者应注重加强对高龄初产妇的心理及生理护理。

[1] 吴命坤,马香蕊,黄丽霞,等.高龄初产妇产前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J].华西医学,2012, 27(4):581-582.

[2] 张卫红.52例高龄初产妇围生期心理护理[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11):80-81.

[3] 卞尔玉,齐颍.心理干预护理在高龄初产妇的应用价值[J].中外健康文摘,2009,6(36):66-67.

[4] 韩月清.围产期心理干预对高龄初产妇分娩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0,21(18):155-156.

R473.71

B

1671-8194(2013)18-0366-02

猜你喜欢

待产专业组初产妇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效果
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待产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临床效果研究
中国药学会中药和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动物药专业组
2016IPA年度国际摄影奖最佳表现作品选登
自由体位待产及分娩对活跃期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持续全程胎心监护在待产孕妇中的应用分析
谁来消毒待产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