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溪市水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3-07-04杨云光马东锦王有生肖文俊王新华毛丽华

中国果业信息 2013年6期
关键词:玉溪市玉溪柑桔

文/杨云光 马东锦 王有生 肖文俊 王新华 毛丽华

【导读】位于滇中的玉溪市自然条件好,适宜多果树生产,水果是该市继粮、烟、菜之后的又一大农业主导产业,年产量近50 万t,总产值达13 亿元多。促进玉溪市水果产业高效发展,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水果栽培管理水平和生产经营效益。

玉溪市地处滇中,位于云南高原南缘,自然条件较好, 有多种气候类型, 适宜多种果树生长,果树栽培历史悠久。 多年来,玉溪市把水果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推动玉溪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重要产业来抓, 加大水果品种改良和新品种引进力度, 名特优稀水果生产基地规模不断扩大, 水果产业已成为玉溪市继粮、烟、菜之后的又一大农业主导产业。2012年,全市水果种植面积达27 007.2 hm2,总产量486 462.4 t,总产值13.2 亿元。

一、 产业现状

据玉溪市经作站统计,2012年全市新建露地果园面积1 976 hm2,年底全市水果种植面积达27 007.2 hm2, 其 中, 露 地 水 果 面 积25 668.3 hm2,设施水果面积1 338.9 hm2,已投产果园面积22 450 hm2;2012年全市水果产量486 462.4 t, 比2011年增加18.33 万t, 增幅为41.44%,其中,露地水果447 146.4 t,设施水果39 316 t;水果总产值13.2 亿元,比2011年增加4 亿元, 增幅43.5%; 全市水果平均单价2.71元/kg,比2011年上扬0.09 元/kg;每667 m2平均产量1 240 kg,平均产值3 365 元。 2012年全市水果销售量469 392 t, 销售额131 068.07 万元;出口水果105 881 t,出口额19 248 万美元,与2011年相比分别增加了376.4%和464.6%,其中, 水果出口额占全市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8.4%,水果已成为玉溪市第一大出口农产品。

玉溪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和丰富的土地资源,种植的水果糖分高、风味浓、色泽鲜艳、品质较好,成熟期和上市早,价格高。 如华宁柑桔,2004年华宁县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第二批全国南亚热带柑桔名优基地县, 生产的柑桔早熟优势明显, 推广种植的兴津温州蜜柑曾在全国第一届农业博览会上获唯一金奖, 在第二届全国农业博览会上获一金三银;椪柑、脐橙、冰糖橙等品种也曾获“部优”“省优”水果称号,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销往昆明、新疆、哈尔滨等国内10 多个大中城市及省区,并出口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国际市场。

近年来,玉溪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农业发展、特色为先”的理念,围绕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和一定市场竞争力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对水果生产基地及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逐步培植出了一批独具玉溪特色的品牌水果,成功打造“秋波兮”牌柑桔、“云冠”牌冰糖橙(即“褚橙”)、“高原王子”牌甜橙、“高大”牌柑桔、“诚义”牌荔枝、“阿贝楚”牌柿子、“三和”牌香蕉、“金龙凤”牌杧果和火龙果、“神园”牌葡萄以及“澂江”牌蓝莓等水果品牌,玉溪水果在全国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 2010年,新平县诚义荔枝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和元江县三和香蕉标准化生产示范园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第一批热带作物标准化生产示范园;2011年,元江县盛邦植业有限公司杧果生产基地又被认定为全国第二批热带作物标准化生产示范园;2012年12月,元江县丰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火龙果生产基地被认定为全国第三批热带作物标准化生产示范园;2012年5月,“华宁柿子”“华宁柑桔” 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成为玉溪市第一批具有地理标志保护认证标志的两个水果产品。截至2012年底,全市有8 家企业共10 个产品获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A 级绿色食品认证, 绿色水果认定面积累计达4 365.6 hm2;3 家企业的3 个产品获无公害食品认证,面积达91.3 hm2。

经过“九五”“十五” 水果生产基地建设和“十一五”特色水果基地建设,在各级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下, 玉溪市水果生产基础设施得到夯实, 产业发展日新月异, 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初步形成了以华宁、新平、元江和通海为主的柑桔生产基地,以红塔区、江川、通海、澄江、峨山、易门和华宁为主的优质梨、桃等温带水果生产基地,以红塔区为主的鲜食葡萄生产基地,以华宁县和红塔区为主的柿子基地, 以元江和新平为主的香蕉、杧果、荔枝及火龙果等热带水果生产基地。

玉溪市水果种类较多, 生产规模较大的有柑桔、桃、杧果、梨、柿和香蕉等水果,2012年上述六大水果种植面积占全市水果面积的77%,产量占82%,产值占71.5%(见表1)。其中,柑桔主要分布在华宁、新平、元江、通海和峨山等县海拔1 500 m 以下地区;杧果主要分布在元江和新平等县海拔400~1 200 m 区域;香蕉主要分布在新平和元江等县海拔800 m 以下区域; 柿主要分布在华宁县和红塔区等海拔1 100 ~2 000 m 区域; 梨和桃主要分布在各县区海拔1 600 ~2 000 m 区域。

在规模不断扩大、特色日渐显现的同时,玉溪市狠抓果品质量,大力推广果树高接换种、果实套袋、配方施肥、绿色防控、节水灌溉、矮化密植栽培和近地面微喷等先进适用技术, 出台了优质杧果、优质荔枝、优质柑桔生产综合标准,制作了优质水果生产技术培训专题片。 将具有一定生产基础和资源优势的县(区)作为优质水果产业重点发展地区, 对相关人员进行水果产业知识培训, 着力培育优质水果产业发展带头人。2012年,玉溪市经作站共开展各种形式的水果技术培训10 期,培训人员818 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 620 份。 全市重点扶持生产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经营管理水平高的龙头企业,鼓励企业自主进行产品开发、品牌开发和市场开发,并按政策对固定资产投资、销售收入提升、出口创汇及晋升省级以上的龙头企业进行奖补。 至2012年底,玉溪市共有省级水果龙头企业2 家,市级水果龙头企业7 家。

二、 主要问题

一是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 玉溪市山地、盆地交错分布,气候类型多样,适宜种植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水果;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光照充足,不仅果实内在品质好,而且同一品种成熟期比省外其他产区早15~30 天,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2~3 个百分点, 市场优势明显。 据调查,玉溪市现有适宜发展林果的土地近61 万hm2,截至2012年底,全市水果种植面积仅2.7 万hm2,资源优势还未得到充分发挥。

表1 2012年玉溪市主要水果生产情况

二是基础设施薄弱。 玉溪市果园多为山地果园,立地条件差,土层浅薄,有机质含量低,交通、 水利设施滞后, 在云南冬春干旱气候条件下,果树萌芽、抽梢及花前、花后几个重要物候期的需水得不到保障, 严重制约水果产量的提高和品质提升。

三是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市、县财政相对困难,投入乏力,对水果产业发展的公益性投入乏力。

四是生产技术相对落后。 玉溪市水果生产技术储备不够,技术力量不足,科技培训滞后,技术措施到位率低,果农栽培管理粗放,水果产量和质量均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 发展对策

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加大水果品种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变。 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六大基地”、打造“四张名片”的要求,发展高原特色水果产业,走“建大龙头、带大基地、树大品牌、占大市场”的发展思路,不断提升水果产业化经营水平。 加大“扶优、扶强、扶大”力度,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水果龙头企业,加大水果标准化生产推广力度,加快水果市场体系建设,培植一批名优水果品牌,提高玉溪市高原特色水果产业效益。

一是加强水果新品种新技术引进, 保持水果产业持续发展。 在以高产、优质为育种目标的基础上,重点加强耐贮运、抗性强的水果新品种引进和选育, 加强对我国特有优良水果品种的收集与鉴定等工作, 引进国内外优良水果新品种进行试验,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品质优良、深受果农欢迎、适销对路的新品种,为玉溪市水果品种升级换代、品种改良提供储备。 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水果生产技术、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 结合玉溪市水果生产实际加以组装配套,强化技术的可操作性和简便性,提高全市水果生产管理水平,保持水果产业发展后劲。

二是实行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促进水果产业全面升级。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无污染的“绿色水果”在市场上非常走俏。 目前玉溪市水果生产仍以千家万户各自为政,生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果品质量也很难保证。 为此, 必须实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大力推广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科学管理、果实套袋、绿色防控等实用技术,提高玉溪果品的质量档次, 进而促进玉溪水果产业全面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是加强采后处理及包装研究,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加大水果采后保鲜贮藏技术和包装设计技术的研究,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 引进国外先进的水果采后贮藏保鲜技术, 解决水果在长途运销中的保鲜问题,扩大玉溪水果市场范围;探索、推广轨道运输等机械化设施与设备, 解决山地果园采果运果难等问题;加强采后商品化处理,针对不同市场开发不同规格、不同档次的果品外包装,提高玉溪水果的商品性能和商品价值。

四是提高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 实现水果产业整体利益最大化。 培育龙头企业、水果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和营销大户,提高全市水果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 支持和引导水果种植户联合成一个或多个利益共同体, 建立水果标准化产业开发园区,共享技术和市场资源,提高产品档次,降低经营成本,扩大销售网络,促进水果产业化发展,实现产业整体利益最大化。

五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水果生产条件。 结合农业、财政、林业、水利、扶贫开发等项目,整合项目资金,整合技术资源,集中力量,发挥资金和技术的最大效益, 加大水果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水平,增强水果产业发展后劲, 促进玉溪水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猜你喜欢

玉溪市玉溪柑桔
云南省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七彩云南·非遗购物节”主会场活动在玉溪市精彩开幕
玉溪 滇中的清流如玉
玉溪市总工会:开展下乡扶贫义诊活动
玉溪市总工会:联合开展主题宣讲活动
献给玉溪师院的歌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柑桔树青苔病的发生与防治
柑桔园冬季管理技术
柑桔砂皮病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