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季田水稻机插秧旱育旱管培育关键技术

2013-07-01曾庸元陶应超张义光

四川农业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死苗秧龄过磷酸钙

□曾庸元 曾 晖 陶应超 张义光 李 奎

水稻是简阳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4.0~40.0万亩,单产438.5~495kg,总产15.3~18.6万吨。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不足,栽插密度偏稀,基本苗偏少,导致有效穗不足,从而严重影响了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要使水稻单产再上新台阶,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势在必行。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成功的关键,是如何培育出生长整齐、均匀一致、根系发达、矮健粗壮、适宜插秧机栽插的壮秧。由于两季田秧龄偏长,需要探索机插秧旱育旱管培育技术。我市从2008年开始引进试验、示范,通过5年的实践,初步形成了两季田水稻机插秧旱育旱管培育技术体系。

一、机插秧旱育旱管育秧的主要优点

1.管理方便 旱育旱管育秧法是选择疏松、肥沃的蔬菜地或旱地预留行作苗床,育秧管理的工序均在旱地操作,老少皆宜,管理方便。

2.根系发达 旱育旱管育秧法培育的秧苗素质老健,根系发达,发根力强。据调查,同期旱地培育的机插秧比水田培育的机插秧单株粗短白根数多5.8根,移栽到本田后返青活棵快,分蘖能力强。

3.旱育旱管育秧法适宜分户育秧特别在水稻种植面积较集中,旱育秧、旱育抛秧技术管理水平较高的地区推广,从而实现“分户育秧,分户管理,集中栽插”的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新模式。

旱育旱管育秧法可增大秧龄弹性。

二、机插秧旱育旱管育秧存在的主要问题

1.育秧失败 有的农户为了筛土方便,选择纯沙土和老墙土或非耕作层土做营养土,导致营养土养分不足而导致育秧失败。

2.烂种死苗 营养土数量不够,底土太薄,底水不足,消毒不严、施肥不当,产生药害或肥害,出现烂种死苗。

3.出苗不齐 苗床宽度不够或未进行保边,秧盘悬空,厢面不平实,出苗不齐。

4.出苗不全 播种量过多或过少,播种不匀,盖种不严,导致出苗不齐、不全。

5.秧苗弱 肥水管理不当,培育出的秧苗质量不好。

6.黄化、僵苗、死苗时有发生 我市以紫色土为主,土壤普遍偏碱,秧苗往往因缺铁而黄化;部分群众苗床选择不合理,有机质含量低,常出现僵苗;加之部分农户用肥不当,揭膜不及时,炼苗方法不当,导致肥害死苗和高温烧种烧苗。

三、机插秧旱育旱管育秧技术对策

通过5年的不断总结、提炼、完善,机插秧旱育早管技术概括为:严把“八关”。

1.选准苗床、秋季培肥关 苗床地选择好坏将直接影响育秧的成败。因此,应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管理方便的旱地,最好是常年未施过草木灰的蔬菜地作苗床。突出抓好秋季培肥,即于头年秋季,尽量多施过磷酸钙、猪粪水和有机肥培肥土壤,或撒施100g/m2硫磺粉调酸。

2.精心作床、早备营养土关 每亩大田备足苗床7m2,规格:宽1.4m×长5m,埂高10~17cm。播种前30天选择晴好天气,于选择好的苗床耕作层内细过筛,每亩大田备足干盖种土约40kg(要求细土粒径不得超过筷子头大小),用农膜覆盖备用。另将取盖种土后的苗床以半锄深度反复细,清除残茬、砾石。每7m2苗床用敲细的过磷酸钙2.5kg、无渣清粪水2挑均匀泼施。待收汗后,取约0.4cm细土用农膜覆盖堆沤腐熟,播种前3~5天过筛用作装盘土。

3.品种对路、适期播种关 两季田插秧期一般在5月下旬,播种过早,秧龄过长影晌秧苗素质和机插质量;播种过晚,加之旱育旱管生育期要长7~10天,将影响结实和导致后期病虫害加重,不利于产量和品质提高。首先应选择生育期不超过150天的中早熟品种,于4月12~15日播种为宜。

4.饱灌底水、盘土紧贴关种子发芽、出苗必须具备氧气、温度和水分3个要素,旱地苗床的温度和氧气均显著优于水育秧田,而水分状况必须靠人为掌握调节。研究证明,种子发芽的最低土壤相对含水量为50%左右,最适含水量在80%以上。因此应强调播前1天浇透苗床,经充分渗透后,播前再浇水1次,使苗床出现两次饱和状态,从而充分满足发芽所需的水分。即将取过装盘土后的苗床,用铁钉耙等工具钩平,于播种前1天饱灌底水(先灌四周,再灌中央,以厢面积水为度,切忌直接冲击厢面),并于第二天用干土补平低洼处,再次补水后平铺软盘,每块秧板横排两行,依次平铺,紧密整齐,盘与盘的飞边必须重叠排放,并用滚筒或竹筒来回轻压盘底,使盘底与床面紧密贴合,每亩大田铺盘25~30个。苗床中禁用未腐熟的厩肥以及淤泥、尿素、碳铵等直接拌作底肥,以防肥害烧苗。

5.铺土补水、精量播种关 铺撒准备好的装盘土,土层厚度平盘为度,厚薄均匀平整,可用竹片轻刮以保证每盘床土均匀一致。结合播种前浇底水,用65%敌克松40~50g对水一挑,对床土进行喷浇消毒,要求播种时床土饱和含水率达85%~90%。播种密度越高,茎蘖数越少,茎基粗越小,分层现象严重,秧苗素质参次不齐,秧苗的整体质量降低。播种密度过低,虽然秧苗素质提高,但漏插率越高,栽插质量差,特别是两季田又要充分依靠足够基苗才能获高产。多年试验示范证明,千粒重29g左右的品种以60g/盘群体和个体能得到较好的协调,产量最高。播前将种子拆袋晒种1~2次,于播种前1天用清水浸种,并捞出病粒瘪谷,播前1小时滤干水分,以手捏成团,落地即散为度。每公斤种子用1袋(350g)旱育保姆均匀拌种,包好后即可播种,从而达到消毒、调酸、化调等目的。作到分厢定量,先播软盘四周,多次细播,达到播种均匀。

6.盖种消毒、严实保边关 播种后匀撒准备好盖种土,覆土厚度为0.5cm左右,以不见谷粒为宜。盖种后,以对好的敌克松水用喷雾器消毒盖种土并补水,若有谷粒露出再补盖。覆土后,沿秧板四周以泥严格保边,以利保水保温保苗齐。

7.强化田管、防止死苗关 一防缺水死苗:播种至一叶期以保温保湿为主,一般不揭膜。当膜的温度超过35℃时,打开两端通风降温,到下午气温下降时盖好膜。当苗床土表面发白,或秧苗早晚无露水、或午间秧苗出现叶片打卷时应及时浇少量的水,使床土保持湿润状态。二防病害死苗:三叶期前是发病高峰期,一是严格控水,只要不卷叶一般不补水;二是发现秧苗叶尖早晚无吐水现象,应及时用敌克松等进行防治。在苗床消毒的基础上,于秧苗一叶一心时,下午1m2亩床用70%“敌克松”5g对水1~2kg均匀喷雾或泼施,防治青枯、立枯死苗。三防高温烧苗: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期以通风炼苗,干燥促根为主。晴天气温高,将薄膜揭开两头,或薄膜上覆盖稻草降温。两叶全展时,将薄膜两头和两侧分段揭开,并固定在对拱架上,形成通风降温保湿的凉棚。或用遮阳网代替薄膜,避免高温烧苗。只要叶片不卷筒,就不必浇水。若秧床出现干裂早晚秧苗出现卷叶,叶尖没有吐水现象要及时喷施施清水。四防黄化僵苗:黄化是我市旱育秧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一是苗床选择不当,二是土壤偏碱而缺铁所致。一旦发现秧苗黄化但根系正常时,应及时按1m2用过磷酸钙50g浸出液加无渣清粪水(1挑对5挑)再加硫酸亚铁或铁锌肥10g再加尿素10g对水泼施,施后用清水洗苗。发现秧苗黄化且根系发育不良时按1m2只用过磷酸钙50g浸出液加无渣清粪水(1挑对5挑)少量多次使用。

8.科学施肥、培育壮秧关 二叶一心追施断奶肥,1m2追尿素5~10g、过磷酸钙50g、氯化钾10g,加少量无渣清粪水对水均匀泼施,泼施后必须用清水洗苗。若当时气温偏低,只用清粪水加过磷酸钙促苗。三叶期后以控苗、促根、促分蘖为中心。每隔1片叶按上述用量追施1次肥水,“少吃多餐”补肥,切忌肥料干施,以无渣清粪水为主,配合少量尿素对水泼施,促进分蘖。移栽前根据植保预报防治二化螟。

四、改进与建议

现有秧盘每张底板上的漏水透气孔的孔数偏稀,漏水透气孔与侧板之间的最近的距离偏大,这种育秧盘主要适合培育秧龄为15~22天的短秧龄。而我市水稻机插秧的秧龄长达40天左右,用这种秧盘育秧不同部位的秧苗会出现分层严重,且靠近侧板的秧苗生长较差。建议将育秧盘孔数增加,漏水透气孔与侧板间距减少。由于孔数增加,减小了相邻孔间的间距,减小了不同部位土壤中水分和空气含量的差异,因此随着秧龄的变大,不同部位秧苗会生长整齐,使得栽插时每穴秧苗均匀度较好。

猜你喜欢

死苗秧龄过磷酸钙
冬春小麦科学防治死苗
稀落谷长秧龄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栽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五河县夏玉米死苗原因及应对措施
浅析水稻旱育秧死苗原因及对策
施用氮磷钾肥对渝丘陵地区槐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施用氮磷钾肥对渝丘陵地区槐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旱育秧秧龄与产量关系试验
秧龄对机插早稻秧苗素质、分蘖能力及产量影响
怎样提高农家肥肥效
过磷酸钙与有机肥拌施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