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喹硫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

2013-06-28徐秀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0期
关键词:催乳素喹硫平利培

徐秀杰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检验科,辽宁 沈阳 110168)

喹硫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

徐秀杰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检验科,辽宁 沈阳 110168)

目的 探讨喹硫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血清催乳素水平(PRL)的影响。方法 对10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用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8周,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疗效,以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同时检测两组的血清催乳素水平。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但两组间各项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喹硫平组不良反应较少,其锥体外系不良反应(EP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治疗8周后喹硫平组血清催乳素水平无明显改变,而利培酮组则明显升高,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 喹硫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与利培酮比较,喹硫平对女性患者血清催乳素影响较小,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更少。

喹硫平;利培酮;女性;精神分裂症;血清催乳素

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内分泌、代谢异常,不仅给患者带来诸多痛苦,而且是影响其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原因之一[1]。本研究探讨新型抗精神病药喹硫平和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催乳素水平(PRL)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表1 喹硫平组与利培酮组各阶段PANSS 量表评分情况比较()

表1 喹硫平组与利培酮组各阶段PANSS 量表评分情况比较()

注:两组治疗后各评定周与治疗前比较P<0.001,但两组间比较P>0.05

PANSS组别治疗前疗后2周疗后4周疗后8周减分率(%)评分减分率(%)评分减分率(%)评分T喹硫平组22.6±4.216.7±3.921.612.5±4.139.110.3±5.349.2利培酮组23.8±6.115.6±3.824.310.4±6.041.79.4±4.852.8 N喹硫平组91.9±12.677.6±11.721.750.7±12.534.242.6±7.849.4利培酮组90.1±11.773.9±12.923.648.9±13.336.140.5±10.251.2 P喹硫平组66.3±9.345.7±9.537.936.7±7.642.631.5±7.551.3利培酮组67.5±10.341.9±8.540.532.3±8.448.728.5±5.254.8喹硫平组21.7±6.820.5±5.99.617.7±6.323.415.4±6.837.1利培酮组22.1±7.519.0±6.410.214.2±6.526.311.1±4.539.6 G

表2 喹硫平组与利培酮组各阶段血清PRL(μIu/mL)变化情况比较()

表2 喹硫平组与利培酮组各阶段血清PRL(μIu/mL)变化情况比较()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喹硫平组235.68±24.35238.12±23.86251.23±25.13275.36±24.96利培酮组234.92±23.56992.75±31.231271.45±35.271865.89±38.26

为在我院住院的女性患者,均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PANSS总分≥60分。排除严重的躯体疾病、影响催乳素分泌的疾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入院前2周未服用任何抗精神病药。共100例,随机分为2组,喹硫平组50例,年龄16~58(28.5±9.6)岁,病程2个月~12年,平均(6.7±4.2)年;利培酮组50例,年龄18~56(29.6±8.3)岁,病程3个月~14年,平均(6.9±5.6)年。两组以上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喹硫平组用启维治疗,起始剂量50mg/d,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至600~1000mg/d;利培酮组用维思通治疗,起始剂量为0.5 mg/d,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至3~6mg/d。8周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不合用其他抗精神病药及影响PRL分泌的药物,但视病情需要,可服用苯二氮类药物或安坦治疗。

1.2.2 疗效、不良反应评定

以PANSS评价疗效,TESS评价药物不良反应,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末进行。以PANSS总分较治疗前减少≥20%者为进步,减少≥60%者为显著进步。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均查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等。血清PRL浓度测定分别于入组时及治疗后2、4、8周末测血清PRL浓度。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统计软件,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采用配对t检验,α=0.05。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喹硫平组显著进步7例,进步34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82%;利培酮组显著进步8例,进步35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6%,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于治疗后各周PANSS总分(T)、阳性症状(P)、阴性症状(N)、一般病理(G)分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治疗后PANSS 总分减分率:喹硫平组为49.4%,利培酮组为51.2%。两组间T、P、N、G治疗各周的评分及减分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血清PRL变化

治疗前后喹硫平组血清PRL水平变化不明显,而利培酮组治疗后2、4、8周末血清PRL水平明显升高,两组间各阶段血清PRL浓度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喹硫平组与利培酮组各阶段血清PRL(μIu/mL)变化情况比较见表2。

2.3 不良反应

喹硫平组较多见的不良反应为嗜睡,与利培酮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较少,程度较轻,与利培酮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喹硫平组少数患者出现肌张力增高,而利培酮组EPS发生率较高,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利培酮组闭经、泌乳、体质量增加的发生率较高,与喹硫平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8周两组复查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本正常。

3 讨 论

本结果显示,经8周治疗后两组患者PANSS总分、阳性、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因子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喹硫平组有效率为82%,PANSS总分减分率为49.4%;利培酮组有效率为86%,PANSS总分减分率为51.2%,说明喹硫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相当。喹硫平组血清PRL水平在治疗前后升高不明显,而利培酮组在治疗后2、4、8周末血清PRL水平明显升高,且闭经、泌乳、体质量增加等内分泌紊乱症状较突出,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喹硫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由于其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少,且较少引起血清催乳素增加[3,4],特别是对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以减少因PRL增加带来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1] 郭丽阳,亢万虎,李强,等.精神分裂症患者ghrelin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治疗前后患者体重和血脂变化的关系[J].西安交通大学医学杂志,2007,10(5):258-259.

[2] 曹秋云,江开达.奎硫平国外资料介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2,12(4):229-230.

[3] Kapur S,Seeman P.Does fast dissociation from the dopamine d(2) receptor explain the action of atypical antipsychotics? A new hypothesis[J].Am J Psychiatry,2001,158(3): 360-369.

[4] Volavka J,Czobor P,CooperTB,et al.Prolactin levelsin schizophrenia and schizoaffective disord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clozapine, olanzapine,risperidone,or haloperidol[J].J Clin Psychiatry,2004, 65(1): 57-61.

R749.3

B

1671-8194(2013)20-0162-02

猜你喜欢

催乳素喹硫平利培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CYP2D6*10基因多态性对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浓度的影响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喹硫平用于失眠治疗的研究进展
绝经后妇女血清催乳素水平与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用于晚发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喹硫平浓度的影响因素及浓度与药物不良反应间的关系
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
利培酮和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PRL和SOD的影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