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极情缘深 花开温州城
——记陈家沟太极拳名师陈卫生

2013-06-28文/王

少林与太极 2013年6期
关键词:陈式陈家沟习练

文/王 娟

太极情缘深 花开温州城
——记陈家沟太极拳名师陈卫生

文/王 娟

在晨曦朝阳中,暮色夕阳里,温州的世纪广场上,总能看到一个神清气爽、儒雅温和的中年男子身着练功服,带领学员们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习练太极拳的身影。只见他拳姿舒展、移步生风,如行云流水,大气又不失中和,招招式式中尽显太极神韵,学员们紧随其后悉心揣摩习练。这已经成为温州,这个节奏飞快的城市中最靓丽的风景。

他,就是来自太极拳发源地河南温县陈家沟的太极名师陈卫生,一位师出名门、尽得真传、勇挑重担、广播太极的文武骁将。他用刚柔相济、快慢相间的太极拳姿,让温州的脚步变得动中有静,更加和谐。

十年面壁苦修习 尽得真传拳踪远

陈卫生1974年出生于陈家沟。那时的太极圣地偏远闭塞,太极拳成了陈家沟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单调生活里唯一的亮色。即便在田间地头小憩时,人们也爱耍上几趟拳;晚上丢下饭碗,人们就在自家庭院里开始一天的必修课:大人们或静心练拳,或教孩子们习拳,时时有风吹来谁家练拳的震脚声。

陈卫生就是在这样的太极殿堂里耳濡目染,渐渐喜欢上了祖传的拳术。六七岁的年纪,正是小孩子贪玩的时候,陈卫生却很少去疯玩,他最爱看家里人练拳,常一边认真看一边跟着比划。看到他这么喜欢打拳,自家的叔叔伯伯们也就教他几招。就这样,6岁时的陈卫生已经能像模像样地打一套老架一路了,每每演练都能博得长辈的点头赞许。

10岁时,陈卫生进入陈家沟太极拳学校,开始了真正的习拳生涯,有幸跟随族爷——陈式太极拳第11代嫡宗传人、太极拳大师陈小星系统学习太极拳。

从此,除了干农活,陈卫生的生活里就剩下了练拳,白天黑夜,风雨无阻。汗水和泪水交织成面壁苦修的生活。正规系统的习练难免枯燥无味,甚至有些苦不堪言,但这些似乎并没有夺去陈卫生对太极拳的痴爱。从套路到器械,如老架一路、二路,刀枪棍棒,他都一一悉心学练。老师教拳理拳法,他也如饥似渴地学习,期待着将太极精粹尽揽怀中。在学校,他是最能吃苦的孩子,别人练5遍,他就练10遍。练推手时,即使浑身摔得青紫,他也咬着牙关,起来再摔。老师说的每一句话,他都如圣旨般谨记慎思。

为了晚辈能早日拳技精湛,陈小星因人施教,对学生要求极为严格。看着18岁的陈卫生拳技渐精,他暗自喜在心上。春日的一天,他特地叫来陈卫生,告诫他说:先祖都是日练30遍才成大器,你也要吃得苦中苦,从今天起每天练拳至少30遍,从春天一直练到秋天,我啥时候说好了,我再给你好好捏架。陈卫生点点头。自此,陈卫生每天练完老架练新架,练完一路练二路,从睁开眼练到夜半,一天至少要练三四十遍。他的勤奋刻苦,让陈小星欣慰万分。秋日的一天,陈小星走过去对陈卫生说:“晚上你到我家里来,我给你捏捏架。”

时隔20年后,陈卫生依然记得那个秋夜,他和老师来到老家村外宽敞僻静的打麦场,头上是一弯清月,昆虫的叫声此起彼伏。老师一招一式、一丝不苟地给他较正拳架,陈卫生的汗水不时滴落在脚下的泥土中。第二天清晨,陈卫生睁开眼时,突然惊恐地发现自己怎么也抬不起腿了,他艰难地坐起来,捶着腿,仿佛仍然毫无感觉。陈卫生慌忙再捶,跳下床活动几下,这才感觉到刀割般的钻心疼痛。

此后,他又得到时常回乡的陈小旺大师的亲授指导,拳械渐精。

十余年苦行僧般的“面壁生涯”,磨砺出陈卫生坚韧不拨、锲而不舍的品质,也开始让他在拳界崭露头角。1994年,陈卫生参加第三届国际太极拳年会,便力证实力,一举夺得56公斤级推手冠军。

雏鹰羽翼已丰满。1995年,陈卫生参加了河南省传统武术选拔赛,再夺推手冠军,同年被评为焦作地区太极拳优秀拳师、国家太极拳高级教练,还获得“河南焦作百名精英”荣誉称号。从此,陈卫生频频参加各类国际国内赛事,拳术、器械、推手屡屡蟾宫折桂,阅历更增。

至真至诚行江湖 太极花开温州城

少年心事当拿云。和陈家沟很多太极拳人一样,学成以后的陈卫生踌躇满志,开始放眼外面的世界。练拳之余,他频频参赛交流,外出授拳。

1996年,他赴兰州授拳,即以松活圆润的拳架,低调谦逊的拳品得到当地各界人士的认可。随后,陈卫生在兰州市成立了陈式太极拳研究会,同年又被兰州市灯泡厂聘为终年教练。

此后的几年间,陈卫生的脚步更加匆忙,传拳足迹遍布国内各地,所到之处即在当地刮起太极健身风。1997年,陈卫生被河南省丰丘县第一职业高中聘为学校太极拳总教练;1999年他被河南义马市矿务局常村煤矿工会聘为太极拳教练;2001年,他被天水市武协武术馆聘为太极拳辅导员,历时三年,学生多达600余名。

授拳之余,陈卫生还带领学员参加各类太极拳赛事,扩展学员视野。2000年,他带领义马市学员参加河南省传统武术套路比赛,在拳、剑、刀各项比赛中,分别夺得第一、二、三名的好成绩。

寒来暑往,多年的外出授拳经历和各地学员对太极拳的追崇让陈卫生坚定了建立太极拳馆、从事太极文化传播的信念。2003年,陈卫生国内各地巡回教拳后,最终把目光落在了温州这座山水江海交融的滨海城市。他相信,一座充满生机活力,始终努力走在时代前列的城市,有了太极拳的注入,一定会更添活力与激情。

在温州人生地不熟,如何打开局面?仔细观察后,陈卫生决定立脚在武术氛围极浓的苍南周边县区。每天一大早,他都会来到公园悄然练拳,大气舒展、韵味无穷的拳姿很快引起当地人的关注。渐渐地,他的身旁就有人开始静静观看,甚至有人上来询问陈式太极拳的拳理拳法,陈卫生都悉心相授,从渊源到发展,从健身功效到修身养生。于是很快就有人决定跟他学练太极拳。功夫不负有心人,跟随陈卫生习练的人越来越多,仅苍南一地的学员就超过600人。

看到陈式太极拳在温州蓬勃发展的态势,陈卫生从陈家沟带来自己的晚辈到温州发展,他一边悉心培养技术,一边手把手教他们授拳之道,使这批人很快成为在温州传播普及太极拳的中坚力量。

2007年,陈卫生受邀到温州市区教学。授拳之余,他几乎走遍了温州的各个公园及广场,最终选定了世纪广场作为自己的授拳之所。这里林阴密布、流水潺潺、鸟语花香,可谓喧嚣闹市中的一方静土和习拳的世外桃园。从此,陈卫生扎营于此,创办了温州首家太极拳馆。

温州人以智行天下、善行天下、商行天下而闻名,陈卫生则以拳技、拳品、德行闻达。学员贫富不一,年龄不一,身体状况也不一。对此,陈卫生却是一视同仁,有问必答,因人制宜,教学相长。生活中面带微笑的他,教起拳来同样耐心细致、谦逊温和,颇得学员敬重。在他身边工作的教练也得其浸染,对学员耐心细致,诲人不倦。

一位年纪偏大的学员因为没有读过书,记忆力也差,加之身体肥胖和患有“三高”,第一天到拳馆时就颇让陈卫生和其他教练头疼。这个学员30厘米高的凳子都坐不下去,常常一个动作教了十几次,他却扭头又忘了。第二天他过来,陈卫生又耐心从头教起,从此后每天都会给他“开小灶”。看着陈卫生不厌其烦的态度,老人心不安了,陈卫生却笑着劝他不要急,慢慢来。如今,经过两年多的练习,这位学员的老架一路越练越好,架式舒展大方,身法中正自然,还经常在队伍前带着新学员练习呢。更让老人惊喜的是,原来的“三高”现在居然消失了,身轻体健的他,连“雀地龙”、“跌岔”等动作都能做得十分到位。

有些温州的年轻人对陈式太极拳存有质疑,认为那是老人的健身操,即便偶尔学学太极拳,也因为没有名师指导而不得要领,拳技一直没有提高和突破。为此,陈卫生走到哪里,便把太极拳宣传普及到哪里,并且热心帮助一些年轻习练者较正拳架。一些年轻拳友得到陈卫生的指导后,便惊喜地说:陈老师,我现在才明白什么叫太极拳的“松”与“柔”,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太极拳是这样练的。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太极拳,陈卫生热心组织参加各类公益武术表演,不遗余力地宣传太极拳。从2009年开始,他年年率领学员参加温州市政府主办的元旦万人健身跑活动。2010年11月,应温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邀请,拳馆在“舞动青春、全民健身”活动上进行公益演出,陈卫生精彩的压轴太极拳械表演让围观的千名观众眼前一亮。在拳馆,陈卫生还特设了太极公益免费养生班,教学之余竭尽所能宣传太极拳。他的侠义豁达、朴实敦厚,很快赢得了拳友的敬重。汶川地震时,在陈卫生的组织带领下,拳馆第一时间筹得善款送往灾区。

大气,是一种胸怀,是多年习练太极拳后积淀而成的境界与修为。冲着陈卫生精湛的功夫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很多人慕名前来学拳,很多周边县市的学员每天不惜开车一个小时前来馆里学拳。陈卫生终于在这片拳师济济的土地上开辟了自己的一片天。

更让人欣慰的是,孤身飘泊的陈卫生在传播太极拳的同时,也在温州收获了一份美好的爱情。因爱慕陈卫生的敦厚善良,学员谢蓓蕾和陈卫生结成太极伉俪,共同致力于太极拳的传播。

诚至深处便成痴 广播太极担重任

拳海无涯,技无止境。多年来,不管生活再紧张再累,陈卫生每天都会习拳数遍,教拳时总是倾囊相授,从不吝啬所学。陈卫生常笑着说:“我受恩于祖传的拳术,受恩于老师,就要回报于社会,这是每个陈家沟太极子孙的重任与义务。”

十余年的播种,加之不遗余力地公益推广,使温州人对陈式太极拳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使很多中青年加入到习练太极拳的行列,很多家长暑期也把孩子带过来一起练习,使得每年暑假的青少年武术太极拳培训班都异常火爆。孩子们在这里苦练武术基本功,感悟博大精深的太极文化,使拳馆成了孩子们暑期文武兼修的最佳场所。单位普及太极拳、全家演练太极,成了温州遍地的风景。

数年来,在陈卫生等人的努力下,陈式太极拳为温州人送去了健康福祉,拳馆也遍洒种子,培养出一大批太极拳优秀人才,学员多次在各类比赛中摘金夺银。2009年,在第六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中,拳馆选手获得7金1银。2010年,在第七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中,拳馆学员又是满载而归,勇夺金牌26枚,银牌7枚,铜牌3枚,集体项目陈式太极拳第一名。2011年,在第八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中,拳馆收获41枚金牌、5枚银牌、4枚铜牌,太极拳、剑、老架二路三项集体项目均获第一名。2011年第六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上,又取得9金、13银、6铜、集体项目第2名的好成绩,其中主教练谢蓓蕾在传统太极拳和传统短器械比赛中,分别以8.93分和8.78的高分荣获两项第一名;教练陈谦、陈雪意分别荣获太极刀、大刀、太极拳第一名。

鉴于他在传播太极拳上作出的骄人业绩,2008年,陈卫生被中国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级别评定委员会评为太极名师;2009年,他被授予国际太极拳文化传播大使称号。

来去匆匆,风雨兼程。今天的陈卫生更加忙碌,拳馆也成为广纳国内外拳友学拳交流的中心,陈卫生的拳踪也更加深远,但无论多苦多累,在传播太极拳的事业中,陈卫生从不敢稍有懈怠。

猜你喜欢

陈式陈家沟习练
老年人习练太极拳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中年女性间歇习练太极拳的强度、能量消耗与间歇恢复探究分析
陈家沟陈式太极拳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互动模式的构建
陈家沟:孕育『太极梦』的地方
陈家沟村落文化对陈式太极拳的影响研究
一代宗师陈发科铜像将在陈家沟落成
21世纪以来陈式太极拳技术体系演进特征
习练六字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焦作市陈式太极拳发展模式实证研究
谈选练健身气功功法或动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