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回顾与展望

2013-06-25刘晓宁吕红波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论文英语教学教学策略

刘晓宁,吕红波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莱芜 271100)

新世纪伊始,教育部出台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将高职英语教学从本科压缩型英语教学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开展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多方面的研究与改革。本着“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原则,全国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从借鉴、实践、探索、创新到再实践,逐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文章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回顾总结了过去近十年间我国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的发展状况,以期对今后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论文以“高职英语”和“教学模式”为检索条件,时间设定为2001年到2011年,使用Noteexpress文献管理工具对万方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了自动检索,共搜集符合条件文献394篇,其中核心文献22篇。具体统计如图1:

图1 2001-2011年我国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文献统计表

从2001到2011年间,我国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的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质量稳步提高。从图1可以看出,国内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明显分为三个阶段:2001-2004年是起步阶段,论文数量少,只有12篇,占论文总数的3%,没有核心论文;2005-2008年是跨越发展阶段,论文数量显著增加,共有112篇,占论文总数的28.4%,年均核心论文发表率达9.26%,其中,2007年核心论文占当年论文发表的13.89%;2009-2011年是稳步发展阶段,论文数量直线攀升,达到270篇,占论文总数的68.5%,年均核心论文发表率稳定在4.01%,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进入稳步发展阶段。这种分段发展与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规划趋势是相一致的,2000年开始国家将高职教育与专科教育区别开来,2006年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批准立项建设,2009年在全国推广示范性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经验。

一、研究主题现状述评

何克抗将教学模式定义为:“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通常是两种以上方法策略的组合运用”,其根本目的是解决教与学中的具体问题。可将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划分为三个大类,即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和策略、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和策略以及“学教并重”的教学模式与策略。论文将教学模式研究学科领域限定在高职英语,既包括专业英语,也包括公共外语。参照何克抗对教学模式的分类,结合论文具体内容,将394篇文献研究主题划分为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和策略、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学教并重”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及其他相关教学模式和策略四个方面(如附表1)。

从附表1可以看出,十年间我国高职英语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有58篇,占14.72%;以学为主的论文154篇,占39.09%;学教并重的论文有118篇,占29.95%,其他类相关研究64篇,占16.24%。如图1所示,“学教并重”的教学模式和策略研究增长势头最强,从2008年到2011年超过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和策略研究,成为今后高职英语教学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其余主题研究并未出现较为明显的发展趋势变化。

图2 2001-2011年我国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主题发展趋势

(一)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和策略研究

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和策略研究主要集中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和阅读教学两个领域,58篇论文中共有23篇(39.66%),主要论述了五环节教学模式和情景——陶冶、示范——模仿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的实施与应用。其中,江晶鑫分析了高职口语教学所承担的任务、面临的挑战以及学生的特点,根据赫尔巴特学派的“五段教学法”,提出了高职英语口语五步教学模式。米海敏则认为,专门用途英语(ESP)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要实现ESP的教学目标,就必须采用情景化的教学模式。同时,龚苏娟、何少庆强调语言知识的讲解、背景知识的介绍及语篇结构的分析,采用语篇教学模式来改革传统精读课。这些教学模式研究充分发挥教师课堂组织者的作用,是对情景——陶冶教学策略和示范——模仿教学策略的一种迁移应用。

(二)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和策略研究

以学为主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和策略研究是21世纪以来主要的教学研究方向,180篇论文分别从以学为主的理论基础研究和现有教学模式策略实践研究两个方面展开。

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研究者大都从整体设计入手,针对某一语言教学领域开展。钟丽君首次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我国大班制英语教学结合,莫运国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完善课程体系,实行“分层次、分模块、分课型”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建立了适合高职学生实际的个性化教学和学习体系。卢晓芳则综合运用情境式教学、课题式教学、合作式教学和能动式教学,实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现有教学模式策略实践主要是以任务型教学模式策略为核心,共有29篇论文。张雪红最早分析了该教学模式策略的主要内容、实施步骤及其基本特征;在高职教育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改革的大背景下,孙秀清把交际学习模式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杨柳枝则从教师、学生和语言教学环境三个层面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转变目标和途径,提出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实践必须以彻底改革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为基础,实行全方位转变。

(三)“学教并重”的教学模式策略研究

“学教并重”的教学模式策略研究是前两种研究相互影响、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图1已经表明,自2009年以来,该研究成为我国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策略研究的主流方向,特别是基于多媒体网络的协作学习与交互学习模式策略的研究,更加速了该研究向前发展,118篇论文中有55篇是关于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研究的,并渗透到高职英语口语、精读、写作、整体课程设计等领域。其中,杨金霞通过多媒体网络构建了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加强了实用性英语教学。付洪彩则将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系统,结合高职教育目标,提出“1+4+X”教学模式,即“基于任务型教学方法和合作学习为教学组织形式的课堂教学主线+以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为主导的四种形式的教学辅线+多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赵虹更引进戴耐德英语学习软件,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得出戴耐德英语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混元模式,由教师指导、口语活动和学生自主学习三部分组成的立体教学系统的研究结论。

除此之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基础+行业、课堂学习+课外任务教学模式”“主体+主导+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混元教学模式”等对“学教并重”的教学研究都做出了有意的探索。

(四)其他教学模式和策略研究

在这64篇文章中,有特色理论指导的教学模式研究,有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研究,还有单一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与论述。由附表2可以看出,分层次教学是其他类教学模式和策略研究的主体,有30篇之多。陈军认为,高职英语教学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水平,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原则,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制定科学的评估和管理体系,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实施。2007年以来,高职教育提倡工学结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在与高职英语结合的过程中,逐步出现了认知学习理论中信息加工的图式理论模型,以及与职业行业密切相关的ESP教学模式,这些都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改革思路。

二、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和策略实证研究薄弱

实证研究指通过定性或定量的研究方法研究教学中出现的问题。394篇论文中只有36篇为实证研究,其余90.9%的文章为非实证研究。这些文章一般都是作者借鉴某一现有的教学模式和策略,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或感受举例论证,缺乏科学性,随机性大,很难成为科学研究的第一手材料;而实证研究的文章研究方法单一,研究时间不延续,定量和定性方法结合运用得较少,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效度和信度。

(二)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概念混同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都是教学原则、教学规律的具体化,相互之间既有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但在高职英语的教学模式和策略研究中,许多研究者将三者混同为一个概念,于是,就出现了对单一教学策略的研究也被划归入教学模式系统研究,将某一种教学方法改变等同于教学策略研究的现象。

(三)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和策略创新理论研究少

394篇论文中,主要还是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任务驱动式教学策略、自我反馈式学习策略以及讨论、竞争写作策略等多种教学策略来研究教学。虽然也有研究者从语篇理论、教育生态学原理、图式理论入手来研究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但很少有文章能跳出这个理论框架,针对性地研究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和策略,研究高职英语整体、系统的过程设计模式。

(四)基于多媒体网络的教学模式和策略系统研究亟待发展

2004年,我国高职英语教学开始引入多媒体网络,但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仍然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针对我国高职学生特点的协作、探究学习软件开发少,394篇文章中只有赵虹对国外引进的戴耐德语言教学软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国内自主开发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几乎没有论述。

因此,未来高职英语的教学模式和策略研究需加大实证研究力度,综合运用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现有教学模式和策略进行科学统计分析,建立一手材料数据库;明晰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概念,加大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探索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开发适合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的协作学习软件。

附表1 2001-2011年我国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主题分布

附表2 2001-2011年间我国其他类教学模式和策略研究

[1]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1.

[2]江晶鑫.谈高职英语口语五步教学模式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1,(1):122-123.

[3]吾雅平.基于策略训练的高职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78-81.

[4]陈雅莉,刘颐琳.全语言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10):113.

[5]莫运国.构建以人为本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J].成人教育,2010,(10):77-78.

[6]钟丽君.高职英语大班教学模式探讨[J].琼州学院学报,2007,(6):94,95-96.

[7]吴玉光.论建构主义视阈中的高职英语网络写作教学模式[J].怀化学院学报,2011,(6):87-89.

[8]王贞霞.建构主义视野下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J].职教通讯,2011,(24):32-33.

[9]谭敬德.格拉塞斯菲尔德激进建构主义理论认识论特征及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J].现代教育技术,2011,(7):25-28.

[10]付洪彩.高职英语“1+4+X”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辽宁高职学报,2009,(1):19-20.

[11]尹会芝.高职英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人力资源管理,2011,(9):157-158.

[12]李晶宇.“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1,(15):153.

[13]郑蕾.“基础+行业、课堂学习+课外任务”式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尝试 [J].卫生职业教育,2011,(3):50-51.

[14]王占九.高职英语专业“主导+主体+三个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消费导刊,2010,(1):97,152.

[15]赵虹,李曙文.戴耐德混元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中的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1,(4):127-128.

[16]程娟.基于图式理论的高职英语听力教学模式[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2):78-79.

[17]朱昱媛.将ESP教学模式引入高职英语教学的初探[J].中国科技纵横,2009,(12):179,181.

[18]王婧文.以就业为导向,建立实用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Z1):898.

[19]龚苏娟,何少庆.高职英语语篇教学模式探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94-95.

[20]夏英姿.基于教育生态学原理的高职英语课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05-106.

[21]邢大红.多媒体教学模式下高职英语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J].丽水学院学报,2010,(5):110-113.

猜你喜欢

论文英语教学教学策略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