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科护士在实行APN排班后的优劣势临床观察

2013-06-23张智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期
关键词:儿科护士研究组

张智红

(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广东 佛山 528200)

儿科护士在实行APN排班后的优劣势临床观察

张智红

(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广东 佛山 528200)

目的 对 APN 排班模式应用前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探讨 APN 排班的优劣性。方法 对照组研究对象选自 2010 年 1 月至 12月,研究组研究对象选自 2011 年 1 月至 12 月,对照组采用传统排班方法,研究组采用 APN 排班模式。结果 研究组护士和患儿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APN 排班可大大提高护理质量、增进护患关系、明晰护士职责、实现人性化管理,但应注意排班时人员的合理分配和工作责任的匹配。

儿科;护士排班;分组连续排班;优劣势研究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护理工作越来越突显出临床的重要性。护士的人力资源不足和护理职能范畴的不断扩大,对临床的人员管理和排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满足护理工作内容的全面实施,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考虑到护士的工作状态和休息情况,实现人性化管理[1]。分组连续(APN)排班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高效排班管理模式,我院自2011年起开始实施,效果满意。现对APN排班模式应用前后儿科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并探讨APN排班的优劣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为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儿科开展实施。对照组研究对象选自2010年1月至12月,此期间在岗护士15名,均为女性,包括1名护士长,3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 8名护士;年龄23~39岁,平均(26.6±4.2)岁。研究组研究对象选自2011年1月至12月,此期间在岗护士15名,均为女性,包括1名护士长,3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8名护士;年龄24~40岁,平均(27.2±3.2)岁。两组护士人数、年龄、职称等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排班方法,即正常的班和大、小夜班制;研究组采用APN排班模式,即将班次分为A班8:00~16:30、P班15:00~23:00和N班22:00~9:00,并配合护士的分层管理。

1.2.1 根据护士的年资情况,任命高年资护士为组长,负责全组的护理人员及相关工作监督指导与管理。根据不同护士的工作特点和操作水平等,老少搭配分组,均衡各组人员水平和能力。护理组长轮休时由高年资护士或护士长替任。

1.2.2 按APN模式排三班,每两班交接之间预留30min,以便于充分交流护理工作内容,还有预留30min~1h完善护理文书书写,并自查本班护理工作完成情况,避免错漏。A班分两组工作,每组分管15个患者,设2名护理组长,互相交叉质控护理工作;P班设1名护理组长,2名护士各管15个患者,共同完成护理工作;N班护士1名,由护师职称以上有经验人员担任N班组长,另设1名低年资护士担任备班,以备忙碌时协助N班完成护理工作。A班和N班护士在7:30~8:00之间共同进行晨间护理;P班与N班护士在22:00~22:30之间共同进行晚间护理,完成重点患者床边交接,减少工作疏漏。

1.2.3 各班护士就餐时间为30min,采用轮流就餐方式。如出现紧急救治,至少需有2名护士参与,未被安排休息的护士可由组长根据实际人手需要情况安排其事后调休。

1.2.4 排班基本完成后,明确各班次、各岗位的护理工作职责,采用组长负责制,逐级管理,团队工作模式采用“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明确各班次之间的交接班工作流程及管理制度。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进行护士满意度和患儿家长满意度调查。护士调研率为100%。对照组调研患儿家长共1230名,研究组调研患儿家长共1320名。满意度=满意/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护士满意度调查

见表1。

表1 两组护士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

如表1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护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

2.2 患儿家长满意度调查

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

如表2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 论

APN排班模式相比于传统模式大大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了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同时,APN排班模式充分结合了临床护理工作的特点,关注繁忙时间段,体谅护士辛苦等,因而也获得了较高的护士满意度。APN排班方法的优势在于:第一,采用分层管理,每小组由组长进行工作的统一协调与管理,使临床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解决,增进护患关系;组长责任制则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强,从主观角度充分理解患者及家属,并积极询问临床需求。第二,明确各岗位职责,使团队在工作过程中更加责权明晰,定点定岗,每一位护士都清晰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减少了工作过程中的扯皮,大大降低了护理风险。第三,重视重点护理时间,巧妙增加人手。由于晨间和睡前是巡房、用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最繁忙时间,因而在排班三班的相互交接时间都留有30min余地,该段时间两班护士同时进行临床护理,增加了人手,也有利于床边口头交接以外的信息传达,避免了交接后而产生的护理信息断层。第四,人性化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夜班护士可以由N班组长根据当夜患者情况来安排备班护士的休息,且一旦因为紧急情况备班护士未能获得休息,还可以进行调休,使排班更具有灵活性和人性化,提高护士的满意度。同时,护士以良好的心态和饱满的精神投入到临床工作中,也大大提升了护理质量。第五,责任护士对自己分管的患者临床症状和治疗情况了如指掌,能够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并迅速做出响应,从而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需求,提供优质服务,大大提高了服务满意度[2]。

当然,APN排班模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工作时间是连续性的8小时工作制,存在工作强度大、护士体力消耗大、容易疲倦等问题,如护士未能良好调整自我状态,可能对护理工作的质量造成影响。

总之,APN排班可大大提高护理质量、增进护患关系、明晰护士职责、实现人性化管理,但应注意排班时人员的合理分配和工作责任的匹配。

[1]李素娥,熊莲花,张静玉,等.实施APN排班模式的研讨[J].全科护理,2009,7(9):66-67.

[2]向美焕,陈乃招,黎艳芳.护士分层级使用与APN排班的探索[J].临床护理杂志,2009,8(3):69-71.

R473.72

:A

:1671-8194(2013)03-0375-02

猜你喜欢

儿科护士研究组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圆梦儿科大联合
倪鑫: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