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病床服务模式在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应用效果观察及分析

2013-06-23吴福彬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期
关键词:病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吴福彬

(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海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西 北海 536000)

家庭病床服务模式在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应用效果观察及分析

吴福彬

(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海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西 北海 536000)

目的 观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家庭病床的应用效果,为社区卫生管理提供新方法,新思路。方法 对 2010 年 1 月 1 日至 2011年 12 月 30 日在广西北海市海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家庭病床 300 名患者的运行数据为基础,统计患者基本情况、疾病种类、医疗费用支出、接受治疗情况、及其转归情况;分析其在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重要作用。结果 家床患者的主要疾病是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占 85%,2011 年度与 2010 年度相比新建家床数增加 35%,2 年中好转和稳定的患者平均是 98%,充分说明家床收治的慢性疾病患者的效果是好的。结论 家庭病床的需求日益增大,家庭病床服务不仅方便、经济、有效,而且对帮助解决看病难,住院难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现实意义。

家庭病床;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慢性疾病

家庭病床是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最具特色形式之一,它面向社区,立足家庭,以个人为中心开展工作;是集老年医学、康复医学和心理卫生等学科为一体的一种社区医疗服务模式,方便社区患者获得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有效方法,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走入社区、走进家庭、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医疗服务需求的重要举措[1]。本文以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0日在北海市海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家庭病床300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患者基本情况、疾病种类、医疗费用支出、接受治疗情况、及其转归情况等数据,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以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0日海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家庭病床患者300名为统计对象。

1.2 内容

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出床诊断疾病种类、建立家庭病床天数、接受治疗情况,家床费用、转归等情况的统计。

1.3 统计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把患者的一般资料一一记录,建立合理的数据库。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疾病诊断的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及卫生部卫生服务总调查中对疾病的分类标准[2]。

2 结 果

2.1 患者的年龄、性别、费用类别分布情况

一般资料中对于患者的分析表明2年内共开设304张家庭病床,其中男195人(占64.1%),女106人(占35.9%)。家庭病床患者平均年龄(72.7±14.9)岁。费用使用类别上,家庭病床组医保的患者297人(97.7%),自费的患者7人(2.3%)。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享有医疗保险的患者占大多数。家庭病床平均每天的使用费用合计82.39元。

2.2 按家庭病床分类疾病构成的情况统计患者疾病情况如下

脑血管意外类81%、心血管意外类9%、肿瘤类6%、呼吸系统疾病类4%;超过94%的患者合并有至少2种以上的慢性病。

2.3 家庭病床患者按照出院费用的情况统计

治疗情况分为口服药物治疗(包括中药和西药),西医治疗(各类西医注射等侵入性治疗)和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见表1。在治疗过程中大部分的患者(83%)倾向于使用中医适宜技术服务(上门服务)。中医适宜技术服务包括以下几个项目:针灸、按摩、刮痧、穴位注射、穴位贴药、中药中频等共13项,2010年1~12月统计共1351项/人次,2011年1~12月统计共1785项/人次。见表1。

表1 家床患者治疗费用分类统计

2.4 转归

治疗好转出床,82%病情稳定继续家床治疗,只有17%病情变化需要转上送入院治疗,1%患者在床期间死亡。双向转诊88人次,上转2、3级医院共51人次,37次转回本中心住院。

3 讨 论

家庭病床作为医院床位的补充形式,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模式,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卫生需求,同时缓解了医院床位紧张的压力,解决了部分居民“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这种方便、有效、经济的医疗卫生模式已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专家分析:我国有2.5亿城市居民中,有8%的人对私人或家床医生有要求,中国将出现一个180亿元的新兴医疗市场[3]。家庭病床总的说来就是一项全方面的服务,除基本的检查治病以外,还有其他服务的功能,比如增设康复指导、家庭护理、临终关怀、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内容。老年人患者的特点更是慢性病多发,病程长,消耗卫生资源多[4]。随着家庭病床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以及服务功能逐步的完善,家庭病床会在社会中越来越凸显其可观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便是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这就是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关键,同时为社区居民做好健康的“守门人”。社区上开展家庭病床这项医疗服务能够实现双向转诊,从而保证双向转诊的有效实现。社区双向转诊中最常见问题是“上转容易下转难”,对于处在各级医院的的患者转回社区,社区家庭病床独有的服务优势是在医疗服务、治疗方式、康复地点以及医疗费用上的连续性,这几个方面更利于患者日后的康复,而且社区卫生服务和大型的医院各自发挥特有的优势,进而达到互补,不仅解决了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间接的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的良性发展,更使得在经济社会双方面的利益上医患双方获得共赢。由此可见,家庭病床这一利国利民的医疗服务形式无疑已成为社区居民必然选择, 也是政府予以肯定和支持的医疗形式[5]。

[1]DB31/T 487-2010,上海市家庭病床服务规范[S].上海市卫生局医疗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0.

[2]顾美凤,曹燕,徐悦.家庭输液安全问题探索[J].中国厂矿医学,2008,21(6):744.

[3]何峰,卢朝亚,宋玉清,等.家庭病床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的探讨[J].现代医院,2004,4(11):72-23.

[4]祝友元,施永兴.上海市社区家庭病床经济效益的动态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3,6(17):38-39.

[5]陈惠芳,储珏.上海市中医药家庭病床开展情况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06,9(23):1975-19761.

R19

:A

:1671-8194(2013)03-0372-02

猜你喜欢

病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股东大会知多少
多功能病床
纠纷调解知多少
基于单片机的病床呼叫系统设计研究
病床变轮椅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农村社区卫生机构试试“托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