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产后大出血救治中的护理配合

2013-06-23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期
关键词:出血量阴道产后

荆 琳

(河南省郑州市中心医院门诊部,河南 郑州 450000)

浅析产后大出血救治中的护理配合

荆 琳

(河南省郑州市中心医院门诊部,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 探讨产后大出血救治中的护理配合。方法 本次实验以我院 2010 年 1 月至 2011 年 1 月所收治的 40 例产后大出血患者为实验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出血原因,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配合,分析患者的护理配合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配合和急诊救治,患者的出血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死亡病例,不同原因对产后大出血患者的影响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对产后大出血患者救治过程中实施系统性的护理配合,有助于巩固救治的效果,及时止血,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产后大出血;救治;护理配合

产后大出血指的是胎儿分娩2h后阴道出血量在400mL以上,或是胎儿分娩24h内阴道的出血量在500mL以上。产后大出血是产科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在我国现阶段各类产妇死亡原因中位于首位。本次临床实验对产后大出血救治中的护理配合措施和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实验的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40例产后大出血患者为实验对象,产妇年龄在20~40岁,平均年龄为(30±7)岁,孕周在30~40周,平均孕周为(36±5)周。其中,经产妇14例,初产妇26例;剖宫产10例,阴道助产12例,自然分娩18例。产后大出血的临床诊断标准为:胎儿分娩24h后,阴道出血量>1500mL,则为大出血;出血量>500mL,则为产后出血。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血压降低、脉搏细速、面色苍白和头晕等休克症状,以及阴道大量出血。

1.2 方法

患者均以平卧位,也可以足高头低位,以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产后大出血患者接受宫外按摩,以加速子宫收缩,达到止血目的。同时,宫颈静脉滴注缩宫素或注射缩宫素,静脉滴注500mg止血芳酸或肌注麦角新碱;若产妇出血量较大,并由合并性休克症状,可静脉滴注高渗糖或低分子右旋糖酐行药物止血治疗;对于出血严重的产妇,可行子宫内填塞纱布止血。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卡方检验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对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如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急诊救治和护理配合,患者的出血症状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其中,39例产妇完全治愈,1例产妇由于胎儿巨大,分娩后出血量>3200mL,并发生DIC和羊水栓塞,需将子宫切除,无临床死亡病例。其余产妇出血量均在1550~3200mL。10例产妇为分娩2h后出血,30例产妇为分娩2h内出血。不同原因对于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产妇产后大出血原因,如表1所示。

表1 产妇产后大出血原因分析

3 讨 论

3.1 护理配合措施

第一,急救护理。若患者出现阴道出血合并休克症状,护理人员需嘱患者保暖、吸氧并保持平卧位,立即打开两条静脉通道,使用大号针头行静脉穿刺。如有需要可切开静脉,从而保证输血通道的通畅。立即抽血并检查患者血型,做好一切血交叉输血准备,严密监测患者子宫复旧、呼吸、血压和脉搏变化情况,做好记录和监护。

第二,吸氧和体位。患者以平卧位,如需要可去足高头低位,以保证血液回流,主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保暖措施,持续有效地吸氧,氧流量控制为4~6L/min,如有需要可行气管插管或带面罩。吸氧过程中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尿量、体温、指甲是否红润、面色和口唇情况等。一旦患者发生休克征兆,要及时告知医生并加以处理。

第三,病情观察。护理配合过程中加强患者的病情监测,包括尿量、呼吸、脉搏、血压、皮肤颜色和意识状态等,对产妇的阴道出血量进行准确检测和记录,了解患者子宫收缩情况,是否有压痛感,恶露气味、颜色和量。了解产妇会阴和腹部切口情况。定时向医生报告产妇病情,根据医嘱适量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提高睡眠质量和实践,并保持精神愉快[1]。

第四,心理护理。产妇发生产后大出血症状后,通常会出现恐惧、惊慌等情绪,因为出血量过大而造成精神高度紧张,部分产妇可能会快速进入昏迷休克状态,此时,护理人员应抓住治疗时机,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使用通俗易懂且简洁的语言行患者解释临床治疗措施和疾病有关知识,尽量满足患者的各项需要,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焦虑心理,从而保证患者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并积极配合治疗[2]。

第五,感染预防。产后大出血产妇可能会因贫血而机体抵抗能力降低,在各种侵入性操作的影响下,可能会发生感染症状,此时,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创造一个清洁的医疗环境,室内定期消毒,每天两次通风,每次30min左右。保持床单的干燥、平整和清洁,实施宫腔或阴道内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根据医嘱应用抗生素,加强恶露、血常规和体温监测[3]。

3.2 总结

产后大出血是造成产妇分娩后死亡的一项主要原因,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一切有可能对子宫缩复功能和正常收缩造成影响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产妇产后发生大出血;副胎盘和胎盘残留、胎盘滞留等胎盘因素也有可能通过对子宫正常收缩造成影响而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由于助产手术操作不当、分娩过快和胎儿过大导致的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和会阴撕裂也会造成阴道出血;患者自身的凝血机制障碍等问题也会造成产后大出血问题的发生。护理人员应充分掌握产后大出血患者的基本特征,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对患者的出血量和出血原因进行全面评估,加强围产期的检查和护理,积极配合医师完成救治工作,冷静沉着应对突发事件,从而最大程度低降低产妇的临床病死率和产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

[1]胡静.产后大出血伴休克急性抢救中的护理配合[J].中国医药导报,2009,4(18):87-88.

[2]李晓丽.产后大出血临床救治中的护理配合[J].中国实用医药, 2012,7(4):233-234.

[3]姚莉.产后大出血救治中的护理配合[J].中外医疗,2012,31(2): 162-163.

R473.71

:B

:1671-8194(2013)03-0316-02

猜你喜欢

出血量阴道产后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矫正阴道松弛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