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2013-06-23贾克娟刘慧光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期
关键词:半胱氨酸血症血浆

贾克娟 刘慧光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医院神经内科,内蒙古 通辽 028400)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贾克娟 刘慧光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医院神经内科,内蒙古 通辽 028400)

目的 探讨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HHcy)的相关性。方法 2010 年 10 月至 2012 年 10 月期间,我院诊治的 50 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外选取 5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分别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与女性患者相比,男性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升高,并且男性高于女性。

脑梗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相关性;性别

脑梗死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同型半胱氨酸作为一种含硫氨基酸,主要通过蛋氨酸脱甲基代谢生成[1]。有报道称,其发生、发展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有关[2]。本研究中,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我院诊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另外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进行分析和比较,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我院诊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外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50例脑梗死患者经颅脑CT、MRI检查,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54.0~74.0岁;5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55.0~75.0岁。在年龄、性别,以及吸烟饮酒等方面,两组患者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及判定标准

患者入院后,次日清晨空腹,抽取大约3mL静脉血至抗凝管内,离心分离血浆,通过AbbottlMX自动免疫分析仪及相应试剂盒,进行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检测,如果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5umol/L,则判定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cy水平显著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女性患者相比,男性患者的Hcy水平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各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均数±标准差)

3 讨 论

脑梗死作为目前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脑血管疾病的深入研究,已经成功确认了脑梗死的某些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以及吸烟、酗酒等。而脑梗死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通过激活炎性反应,造成血管壁损伤;抑制高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并且增加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吞噬,加速粥样斑块形成;通过氧化应激,导致脂质过氧化;抑制血管扩张剂NO的生成等,导致机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3]。动脉粥样硬化作为脑梗死的主要致病因素,而高血压、吸烟、糖尿病,以及高脂血症则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所以,通过有效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抗血小板治疗,以及血管扩张等对症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脑梗死。有研究报道,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相关性[4]。所以,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以及脑梗死的预测和防治成为当前临床研究的热点课题。

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充分说明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升高,可以作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用于脑梗死的预测和防治。与女性患者相比,男性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证实男性脑梗死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这可能是与女性雌激素水平相对较高,男性肌肉容量相对较大有关。

大量研究证实,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以降低脑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所以,对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以及具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危因素人群,应进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对于高危人群给予叶酸、维生素B等预防性治疗,这对于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对于疗效较差的早期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尤其男性年轻患者,应考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可能,应及早检测,并给予相应治疗。对于医疗条件相对较差的某些基层地区,可能无法进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检测,也可以给予叶酸、维生素B,进行预防性治疗。

本研究中,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与女性患者相比,男性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总而言之,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升高,并且男性高于女性。

[1]刘杰.脑梗死患者与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关系[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12):35-35.

[2]武云.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再发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15(3):262-263.

[3]刘一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2,17(10):447-448.

[4]王晓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8):29-30.

R743.3

:B

:1671-8194(2013)03-0236-02

猜你喜欢

半胱氨酸血症血浆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水平关系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Ⅱ型冷球蛋白血症肾脏损害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