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院围手术期预防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分析

2013-06-23陆宏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期
关键词:抗菌素合理性预防性

陆宏霞

(浏阳市人民医院,湖南 长沙 410300)

某院围手术期预防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分析

陆宏霞

(浏阳市人民医院,湖南 长沙 410300)

目的 分析我院围手术期预防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 从本院外科抽取 240 例手术病例,统计围手术期应用的抗菌药物品种、用药时间、疗程以及联合应用等情况。结果 预防性应用抗菌素中头孢菌素类(含头孢霉素)使用例次最高为 203,占比为 52.19%。Ⅰ类切口仅术后给药率为 42.02%,Ⅱ类切口仅术后给药率为 25.96%,Ⅲ类切口术前均给药;Ⅰ类切口术后给药 >7d 的占比为 2.52%,Ⅱ类切口术后给药 >7d 的占比为 15.38%,Ⅲ类切口术后给药 >7d 的占比则高达 76.47%。单纯用药 156 例,占比为 65%;联合用药 84 例,占比为 35%;在单纯用药中单纯应用 1 种抗菌素的病例显著高于先后应用 2 种及以上抗菌素的病例,P<0.01;在联合用药中 2 联用药率显著高于 3 联及以上用药率,P<0.01;结论 我院围手术期预防中所使用的抗菌药物在品种、用药时间及联合应用等方面基本合理,但仍存在着一些个别问题,待于进一步改进。

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用药;合理性分析

目前各类抗菌药物不断发展与完善,药效日益提高,因此临床应用率也在不断提高[1]。由于各类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使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率也在逐步攀升,导致细菌耐药率逐渐上升[2]。为分析本院围手术期预防中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本院于2010年手术病例中随机抽取了240例病例进行了深入分析,现将详细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1年每月外科手术病例中各随机抽取20例,共抽取240例病例作为本次研究资料,其中男58例,女182例;年龄为18~87岁,平均(53.21±21.26)岁;住院时间为3~35d,平均(9.96± 6.37)d。根据手术切口分类分为[3]:I类(清洁型)切口119例,Ⅱ类(清洁-污染型)切口104例,Ⅲ类(污染型)切口17例。本次入选全部病例均于围手术期使用过抗菌药物。排除术后切口未见感染病例。

1.2 方法

1.2.1 分析项目

统计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围手术期既术前、术中、术后的给药时间,抗菌药物更换情况,给药方法与剂量以及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情况。

1.2.2 合理性评估标准

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相关文献中之标准作为合理性评估标准[4]。

1.2.3 统计学方法

各分析项目均由专人录入至Excel软件,由软件进行数据计算及分类汇总;单用与联用药物进行对比分析,对比采取卡方检验,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 果

2.1 应用抗菌药物类别

240例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素共涉及6个大类、22个品种,总使用389例次,其中头孢菌素类(含头孢霉素)使用例次最高为203,占比为52.19%。具体数据见表1。

2.2 给药时间与疗程

Ⅰ类切口仅术后给药率为42.02%,Ⅱ类切口仅术后给药率为25.96%,Ⅲ类切口术前均给药;Ⅰ类切口术后给药>7d的占比为2.52%,Ⅱ类切口术后给药>7d的占比为15.38%,Ⅲ类切口术后给药>7d的占比则高达76.47%。具体数据见表2。

表1 应用抗菌素分类汇总表

表2 不同类型手术切口的围手术期给药时间分别占比表n(%)

2.3 给药方法

本次研究中全部患者均采取了静脉给药,其中7例患者于住院期间转为口服给药。

2.4 联合用药情况

单纯用药156例,占比为65%;联合用药84例,占比为35%;在单纯用药中单纯应用1种抗菌素的病例显著高于先后应用2种及以上抗菌素的病例,P<0.01;在联合用药中2联用药率显著高于3联及以上用药率,P<0.01;均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性。具体数据见表3。

表3 联合用药情况统计分析表n(%)

3 讨 论

围手术期中预防性的应用抗菌药物主要是预防手术切口发生感染,通常Ⅰ类手术切口术野无污染不需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5]。但Ⅰ类手术如手术范围大、或涉及重要脏器、或为异物植入性手术、或患者属于高危高龄人群的也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6]。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考虑不同的抗菌药物在机体各部位的分布情况,例如泌尿系的手术预防应采取氟喹诺酮类抗菌素药物,而肝胆系的手术则应选用头孢哌酮类药物,对于可能有厌氧菌感染的患者应加用硝基咪唑类抗菌素药物,无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者应尽量避免选用阿奇霉素。本次研究中发现本院的联合用药主要以硝基咪唑类与β-内酰胺类联合用药为主,多适用于厌氧菌感染的妇道科手术、下消化道手术以及经口咽部头颈部手术当中。如患者无法耐受硝基咪唑类的药物应尽量采取单纯应用克林霉素或其他的抗菌素,避免克林霉素与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应用,主要是由于克林霉素与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作用接近,可能与β-内酰胺类药物发生拮抗反应。给药时间的选择,Ⅰ类手术应于术前的0.5~2h以内给药,或于麻醉开始后即给药,如手术时间大于3h,或失血量>1500mL可于术中再次给予第2剂。抗菌药物的有效时间应完全包括手术的全过程及术后4h,总预防用药时间不应超过24h,个别病例可视病情延长至48h。手术时间短于2h的Ⅰ类手术于术前给药一次即可。

本次研究中我院围手术期预防中所使用的抗菌药物在品种、用药时间及联合应用等方面基本合理。在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中主要存在有用药时间较长及用药品种档次偏高两项问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完善。

[1]袭荣刚,石焱,弓小雪,等.234例围手术期患者应用抗菌药物调查与分析[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9,26(S1):12-15.

[2]曹倩,毛飞.112例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J].中国药业,2009,18(20):59-60.

[3]李廷芳.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J].海峡药学, 2010,22(9):179-181.

[4]李萍.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合理性分析[J].海峡药学,2010,22(12):220-222.

[5]李海燕,梁燕芳,吴秀英,等.某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性应用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1):15-17.

[6]杜丽华,王姝.我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调查[J].中国药事,2009,23(12):1244-1246.

R978.1

:B

:1671-8194(2013)03-0210-02

猜你喜欢

抗菌素合理性预防性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碰撞合理性问题的“另类”解决方法
抗菌素不是万能药,滥用后果很严重
奇遇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抗菌类药物的热值测定
饲用抗菌素在畜禽饲料中的使用
抗菌素的临床使用情况及预防用药探讨
关于用逐差法计算纸带加速度合理性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