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器晚成的门罗

2013-05-30何映宇

新民周刊 2013年40期
关键词:小说集大器晚成门罗

何映宇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花落加拿大。

加拿大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殊荣的作家。照片上的艾莉丝·门罗(Alice Munro)满头银发,1931年出生的她今年已经82岁高龄,今年4月,第二任丈夫杰拉尔德·弗雷姆林撒手人寰,与她天人永隔,不想在人生的晚年却收获了一尊大奖,也算是悲欣交集了吧。

此时,距离她获得第一个文学奖已经过去了整整45年。1968年,时年37岁的她发表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舞》一炮而红,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从此在加拿大文坛上崭露头角。

大器晚成?好像老天爷总是在考验这位小说家,门罗自述,她从20岁就开始写作了,那时候她已经和她的大学同窗詹姆斯·门罗相恋结婚,并有了孩子。婚后的生活异常琐碎,压榨着她的写作时间,她也不得不抱怨:“那是女人的生活,似乎是很无定型的,她们在家里写作,但空余出来的时间似乎又有很多非正式的社交活动。”那时候,她将苦闷埋在肚子里,从来也不向他人敞开心扉。是的,时间很少,要在孩子午睡时写上一点也是挺困难的事,从下午1点到3点,孩子睡了,她开始忙活,争分夺秒写出她要写的,有时却不尽如人意。但是她克服了,她说:“如果你想要挤出时间来,总会有时间的。”

在她写第二本书《女孩与女人的生活》的时候,她的创作力非常旺盛。她要照顾四个孩子(后来有一个孩子夭折了),她和丈夫还开了一家门罗书店,她每周得去书店帮忙两天,她曾经试过一直写到凌晨1点,然后第二天一早六6起床,她毫无疑问是靠勤奋而成就斐然的小说家。

这家书店至今都还在,以后估计会因诺贝尔奖而名声大噪、客源滚滚的吧,可是在当时,这里既是她糊口的工具,也总要占据她写作的宝贵时间,她说:“那是一项绝望的竞赛。”

诺贝尔文学奖官方网站的授奖词,最醒目的一句就是:“这是一位短篇小说的大师。”诺贝尔文学奖错过了短篇小说圣手契诃夫和博尔赫斯,终于没有错过艾莉丝·门罗!确实,门罗出道以来,靠短篇小说独步文坛,因而被美国作家辛西娅·奥齐克称为“当代契诃夫”。她的《我青年时期的朋友》、《你以为你是谁?》、《爱的进程》等十多部作品纷纷斩获英联邦作家奖、欧·亨利奖、全美书评人协会奖等重要奖项,特别是2009年摘得布克国际奖,让她跻身世界最重要的作家行列。

可是要说她在中国的知名度和受关注度,实在是少得可怜,说是冷门也一点不过分。她在国内只有一本简体中文版小说集,即北京新经典文化公司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共同出版的《逃离》。从这部小说集你就可以以一斑窥全豹,8个短篇组成的小说集,8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女性,都生活在加拿大小鎮上。她写的是日常生活细节、目光所及的风景:枫树、野菊花、落雨的下午、地毯上的线条……似乎平静的生活非常惬意,可是主人公不约而同都选择了逃离:在《机缘》、《匆匆》、《沉寂》里,女主人公朱丽叶逃离女校,抛下教职,和一个偶然结识的渔夫私奔了。她的女儿骤然离家,弃她而去,在另一个地方过着富足的生活。如果仔细分析的话,逻辑上显然有点突兀,心理上也很阴暗偏执,不免让人猜测,在门罗的内心深处,她是不是对在加拿大小镇上生活已经厌烦透顶了呢?

她的很多小说都有自传成分,但是她自己并不承认这一点。想想她那完全计划好的生活,你会不会敬而远之?那是一个完全为文学而生的人,也注定将为文学而死,崇高,却似乎总少了点人生的快感。

总之,那是一项绝望的竞赛!

评价门罗

我挺喜欢瑞典那帮老评委的,他们还真不糊涂。前年给特朗斯特罗姆诺奖告诉人们:成就高低与作品多少不一定有关;今年给门罗又告诉我们:作品不一定愈长愈好。——《收获》执行主编程永新

总算有一年的开奖,完全没有读不懂的焦虑。门罗的大多数小说,情节性都很强。有时会过了头,给人用力过猛的感觉。比如《逃离》里的《播弄》,那是整本书里我最不喜欢的一篇。而《逃离》里我比较喜欢的篇目是《激情》和《法力》。太喜欢《激情》了,一小段什么也没有发生的激情故事。——张悦然

她的书应该在四平八稳的情况下细细读,慢慢想,才能读懂她在写人生绝境中的慈悲。即使是领受这样的慈悲,也需要自己内心强大。如果正在脆弱中,就会沮丧。——陈丹燕

猜你喜欢

小说集大器晚成门罗
大器晚成
评晓苏最新小说集《老婆上树》
塑造藏族文化的现代主体性人格——评梅卓小说集《麝香之爱》
大器晚成
彼岸与此岸:门罗《好女人的爱》中的加拿大相对主义伦理观
艾丽丝·门罗小说《忘情》中的图书馆意象
大器晚成
大器晚成
关注民生的深层次报告——浅析吕翼小说集《风过杨树村》
门罗,一个家庭主妇的完美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