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有色金属企业风险分析与控制

2013-05-25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赵光洲沈清

中国商论 2013年10期
关键词:有色金属矩阵因素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赵光洲 沈清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给人类带来福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使得有色金属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有增无减,如何很好地分析识别、管理规避这些庞杂的风险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对于风险分析的方法有流程图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情景分析法、蒙特卡洛模拟、统计和概率分析法、财务分析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单一风险分析时用这些方法可以取得很好的成效。然而多风险分析时如果还继续用这些方法的话,它的作用和效果就没那么良好了。我们知道企业面临的风险不仅数量繁多而且层次结构复杂,彼此之间相互影响。我们在进行风险分析时如果忽略风险因素彼此之间的影响关系,只重视单一的风险分析,就会使得分析的结果不准确甚至失真。所以在风险分析时对多个风险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就显得很必要也很重要了。在进行多个风险分析时,如果我们还沿用以上传统的风险分析方法的话,就会发现以上传统风险分析方法的缺陷开始慢慢的暴露出来,它们不能很好地体现出风险间的相互关系,只能对单个风险分析结果进行简单的叠加。所以本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将解释结构模型引入到有色金属企业风险分析中。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对有色金属企业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层次上的划分,通过构建风险因素的阶层结构图,可以直观地看到风险之间的层次,最终得到不同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然后按照风险因素的属性将其分成源头风险、过程风险和最终风险。有色金属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应该注意可控源头风险的管理,对于重点过程风险要加强控制,对于最终风险要随时留心观测。

1 建立意识模型

1.1 有色金属企业的风险因数

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来进行有色金属企业风险研究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构成风险系统的要素集合,本文将有色金属企业的风险划分为经济环境风险、政策环境风险、市场风险和其它风险五大块,每块风险又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而罗列出若干子风险。本文通过筛选后得出了以下18个子风险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如表1)。

1.2 建立意识模型

建立解释结构模型的第二步是确定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如表1 所示,然后在各因素之间建立有向关系并建立意识模型,这是建立邻接矩阵的基础。

表1 有色金属企业风险系统要素分析及影响关系

2 建立解释结构模型

2.1 建立邻接矩阵

有色金属企业的风险系统是一个由多个相互影响的风险因素组成的庞杂系统。要研究有色金属企业的风险系统,首先需要了解系统内各个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邻接矩阵是一个意识矩阵,它表示风险因素之间的联系关系,可以通过表1中各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得到[1]。邻接矩阵A可表示为:

上述公式中,aij表示Si与Sj之间的影响关系, i,j =1,2, 3, ··,n;n 表示所研究的风险因子个数。

由表1 可得有色金属企业风险因素的邻接矩阵A如下:

2.2 建立可达矩阵

可达矩阵M表示从一个要素到另一个要素是否存在连接的路径,它表示了各个风险因素之间存在的直接和间接的所有结构关系。可达矩阵M可以通过计算连接矩阵A得到。

通过MATLAB得到有色金属企业风险因素的可达矩阵M如下:

2.3 对可达矩阵进行分解

2.3.1 层级分解

层级分解就是将不同的风险因素进行分层,划分出不同的风险层次[2],层级分解后可以使人们更清晰地了解到系统中各个风险要素之间的层级关系,分清各个风险要素之间的重要性和相互影响关系。最顶层表示系统的最终目标,往下各层分别代表了上一层的原因。

通过可达矩阵M我们可以得到各因素的可达集合(R(Si):受Si影响的要素的集合)与先行集合(Q(Si):影响Si的要素的集合),以及可达集合与先行集合的交集T(Si)。

若要素Si满足R(Si)=T(Si),则该要素属于集合L1,然后从原来的可达矩阵中删除L1中的所有要素所对的行和列后会得到一个新的矩阵M1,然后对新的矩阵进行同样的操作得出L2,以此类推得到可达矩阵的Ln,最后将各要素分配到相应的级别上。

通过以上方法可得到可达矩阵的层级如下:

这九层风险因素集中反映了有色金属企业所面临的风险,风险因素之间的层次关系显示了各个风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最终形成的影响因素链具有一定逻辑关系,反映了各层风险层层递进的关系。

2.3.2 同一级别内不连通子集和强连通子集的划分

通过对各阶层的风险因素分析可知L3中的S14和S16是强连通矩阵。

2.4 阶层结构图

通过以上分析,由有色金属企业风险因子的可达矩阵和阶层化分结果可得有色金属企业风险的阶层结构图,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对有色金属企业的18个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可将其划分为9个层次,对风险因素进行层次划分有助于企业对这些庞杂的风险进行管理和识别。让企业管理者能够很好的知道各个风险的轻重缓急,使企业管理者对风险的管理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

图1 有色金属企业风险因素的阶层结构图

企业面临着各式各样的风险,每种风险所具备的属性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些风险分为以下三类:源头风险、过程风险、最终风险。由上述分析可知,S11(供给风险)是最终风险,也就是说一切风险的发生都将有可能导致供给风险的发生。其中S1(宏观经济风险)、S3(汇率风险)、S9(能源政策风险)、S7(环保政策风险)是源头风险,其余剩下的S2(货币政策风险)、S4(通货膨胀风险)、S5(贸易摩擦风险)、S6(兼并重组风险)、S8(关税风险)、S10(矿产资源税风险)、S12(需求减弱风险)、S13(原材料风险)、S14(价格风险)、S15(产品结构风险)、S16(工序缺失风险)、S17(技术风险)、S18(企业生产规模和所有制风险)都属于过程风险,他们由源头风险或者是其他的过程风险所引发。企业需要管理和控制好这些过程风险,如果管理控制不当的话,这些过程风险可能会接着引发更多的其它潜在风险。

3 有色金属企业风险管理

3.1 源头风险的控制和管理

3.1.1 S1(宏观经济风险)

有色金属是我国的基础原材料之一,其发展深受国民经济的影响。有色金属的消费需要依赖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来给予支撑,所以像有色金属行业这种对宏观经济敏感性很强的行业,其发展会因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经济周期的改变而发生巨大波动。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和经济周期性的波动使得有色金属企业所面临的系统性风险一再增强。目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充满了复杂性和多变性,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将遇到各式各样的波动因素,如金融环境的不稳、贸易摩擦的严峻性、货币政策的趋紧、通货膨胀严重和人民币的加息等。有色金属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都将受到这些因素的深刻影响,所以加强对宏观经济风险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风险防范措施:有色金属企业深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宏观经济环境将对有色金属企业的运行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有色金属企业需要加强对宏观经济风险的防范。由于宏观环境具有不可控性、突发性和不确定性,所以,有色金属企业在管理和应对宏观经济风险时,企业需要加强对宏观经济变化和波动的观察和跟踪。对各项业务的投资进行慎重的分析和评估后才决定企业服务和资金的投入方向。

3.1.2 S3(汇率风险)

中国实行浮动汇率制使得人民币升值屡创新高。虽然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中国企业收购国外矿山和进口国外原材料,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使得我国的有色金属产品的出口受到冲击和影响,抑制了有色金属的出口。汇率风险对企业在风险管理和套期保值能力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风险防范措施: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虽然使得有色金属企业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受到削弱,造成了国内市场的供应压力,可是,汇率变动这一风险是可以通过加强企业风险管理能力来控制的。所以,有色金属企业可以通过套期保值等各种手段来加强对汇率风险的管理和规避。

3.1.3 S9(能源政策风险)

能源政策对有色金属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有色金属企业的投资周期、投资成本甚至于投资回报率都深深地受到能源政策的影响。有色金属企业必须根据国家政策进行投资,在产业政策允许的条件下进行,有色金属企业投资的主要国家政策就是有色金属工业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目录。加强对这些政策的认真研究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因违背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风险防范措施:能源政策是有色金属企业面临的重要风险因素,所以,有色金属企业应该认真研读能源政策,掌握最新的能源政策及其动态,了解其要求和目的,以此来规避因违背和抵触产业政策而带来的政策风险。

3.1.4 S7(环保政策风险)

有色金属企业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不仅会耗费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而且还会带来各种不同程度的污染,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环保要求变得越来越严格,国家加强了环保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抑制高耗能和高污染产业对环境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污染破坏。这使得有色金属企业面临的环保压力越来越重,环保政策不但使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同时还使得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了挤压,使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受到了负面的影响。

风险防范措施:在环保政策风险面前,有色金属企业可以通过选用先进的工业技术和工业设备,加强对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实现企业的生产零排放。减少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以此来规避环保风险。

3.2 对关键过程风险的控制和管理

对过程风险的控制很重要,一旦控制不好这些关键过程风险,它们就有可能变成源头风险,又将引发一系列的其它风险。本文主要对以下关键过程风险进行管理。

3.2.1 S17(技术风险)

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工艺设备的先进化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可是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技术上的这些不足,给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带来了一定技术上的风险。随着下游行业对有色金属产品品质和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通过利用关键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来推动产业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和优化产品结构,已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核心。

风险防范措施:在规避和防范技术风险时,企业需要随时留心最先进的生产技术水平,密切关注行业内的技术指标。通过与行业内其他企业的横向比较和把这一时期的技术水平与上一时期的技术水平进行一个纵向比较,来掌握未来行业技术的发展趋势,然后紧跟技术水平发展的趋势来提升自己的技术,以此来规避技术风险。

3.2.2 S15(产品结构风险)

虽然我国有色金属产品种类众多,可是产品结构却极不合理,低附加值产品众多,高附加值产品极少。这种不合理的产品结构使得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产品结构矛盾加剧,使得有色金属企业在高端产品方面缺乏竞争力,低端产品方面的竞争异常激烈,这给有色金属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结构风险。

风险防范措施:有色金属企业的生产和销售都受到产品结构差异的影响,所以,有色金属企业首先需要对市场的需求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和认识,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确定产品的结构,使设计出来的产品符合市场的需求,从而减少由于产品结构不合理带来的风险。

3.2.3 S13(原材料风险)

矿产资源是有色金属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原材料,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整个社会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在飞速的增长,矿产资源这种不可再生资源的存量越来越少,这使得矿产资源价格上涨趋势势不可挡。我国有色金属企业在原材料控制方面能力薄弱,缺乏与上游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矿产资源价格的波动严重地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压力,使得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给企业带来了利润方面的风险。

风险防范措施:企业可以通过扩张自己的产业链,向上游原材料行业延伸,加强自己在原材料方面的控制能力。通过对技术的创新和研发来加强企业对那些品位低、难利用的矿产资源的利用能力,加强二次资源利用方面的投入。这样就可以拓宽原材料的来源,避免了因过分依赖某一资源而处于被动的状态。

3.3 最终风险管理与控制

S11(供给风险)的产生:有色金属行业产品结构的风险给我国的有色金属企业的供给方面带来了严重的风险,由于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产业结构矛盾严重,使得部分产品的供给不足,然而有的产品却产能过剩严重,供大于求,使得有色金属企业面临这严重的供给过剩风险;由于受到下游行业需求减弱的严重影响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以及人民币汇率上升的因素的影响,使得有色金属的需求减弱,更加凸显了供给过剩风险。

风险防范措施:由于有色金属行业存在着供需风险,所以企业在进行投资生产时,应加强对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分析。通过分析来决定生产何种产品、生产多少,以此来减少企业的供给过剩风险。

[1]韩金山,谭忠富,刘严.电力零售企业风险的解释结构模型研究[J].电网技术,2005,29(8).

[2]章文杰,解武杰.ISM模型在风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J].商业研究,2002(2).

[3]冀巨海,梁微.基于ISM模型的煤矸石电厂项目风险因素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1(12).

[4]谢传胜,侯文甜,徐欣,贾晓希.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火电企业风险分析与控[J].水电能源科学,2011(8).

[5]张萍.钢铁企业工程项目风险控制研究[J].商业现代化,2011(7).

[6]王周伟.风险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7]孙星.风险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有色金属矩阵因素
解石三大因素
有色金属“回暖” 中长期谨慎乐观
筑底企稳有色金属行业已过最难阶段
初等行变换与初等列变换并用求逆矩阵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矩阵
矩阵
矩阵
有色金属设计 欢迎刊登广告
《有色金属设计》2014年总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