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样识字的趣味与精彩

2013-05-10王林莉

陕西教育·教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儿歌生字识字

■文/王林莉

《新课标》中,在第一学段(即1~2年级)对学生提出的识字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于刚进入小学一年级学习的学生来说,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对识字内容感兴趣。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求,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唯有这样才能提升课堂40分钟的效率。因此,我在识字备课时便充分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入手,以确保课堂识字的效率。

一、掌握汉字结构,让识字更形象

汉字有多种结构,其中很多汉字是由一个独体字加上不同偏旁的结合体。根据汉字一字开花的方式编写相应的小谜语,引导学生从偏旁入手去认识汉字,这样容易发掘儿童的好奇心,激起儿童识字的浓厚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分析汉字的结构或笔画特点,然后根据这些特点编写出浅显易猜的字谜,引领学生轻松愉快地识字,这也是孩子们最愿意接受的学习方式。

通过拟人化的想象,让一个个汉字变成独特的“人物形象”,然后再将所要教的字组合起来,进行“情境化”教学,创设情境变抽象的汉字为生动形象的图画,增强识字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有助于学生对汉字的识记。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创造性地将汉字进行适当联系,让学生先从感官上认识汉字,了解所学汉字之间的内在联系,强化学生对这些汉字的理解。而汉字表意的特点给识字教学提供了广泛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依据汉字的形体特点,引导学生在想象中识字,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汉字结构的好习惯。

二、故事儿歌引领,让识字更有趣

故事、儿歌是儿童最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将汉字置于特定的、生动有趣的语境中,赋予每一个汉字鲜活的生命力,并充分利用这些汉字的形或意的固有联系,串编成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在课堂中讲给孩子们听,不仅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更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识字教学中来。

同时,儿歌读来琅琅上口,容易识记,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将汉字编入儿歌中更能促进学生对汉字的理解。让孩子以一种说唱的方式去学习汉字,是直接而高效。再加老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在识字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学生定能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快乐,从而取得更好的识字效果。

三、探寻汉字演变过程,让识字更有内涵

中国汉字文化源远流长,汉字是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瑰宝,每一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它是集形体、声音、词义三者于一体的。课堂中要善于挖掘这些字的历史渊源,利用多媒体演示汉字的演变过程,对文本中的汉字进行追根溯源,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祖国智慧的博大精深。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汉字的情怀,而这也正是为了进一步追求更高效的识字。

文字也是有温度的,作为音形义统一体的汉字有着其他文字所不具备的表情达意的功能,所以在汉字教学过程中,我也时常采用其表情达意的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此,树立一种“识字过程亦是情感培养和体验的过程”的意识,通过对文字内化情感的潜移默化教学,让学生知晓汉字的魅力,体会识字的重要性。

四、游戏激发兴趣,让识字更简单

在游戏中激发孩子的思维是他们获得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兼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游戏教学能较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课堂中的宽松氛围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利于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识字,是切实提高识字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使他们学起来更积极、更轻松,从而更爱上语文课,对巩固所学汉字很有益处。

在教授生字课结束后,我通常会布置与本课堂生字相关的辅助作业,例如这些生字还出现在哪些地方?它们有哪些好伙伴?因为美国教育家克科斯涅克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将识字教学延伸到学生课外的生活中,尊重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的方法,要引导他们去比较、去发现,使他们逐渐学会用自己的、合适的方法去识字,逐步培养他们独立识字的能力和主动识字的意愿,让他们知道知识来源于生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就能随时随地认识更多的汉字。

猜你喜欢

儿歌生字识字
读儿歌识生字
生字辨识大闯关
识字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识字儿歌
睡觉儿歌
识字谜语
生字变身
儿歌绝唱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