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识读实训教学改革

2013-05-10胡月莲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施工图实训职业

胡月莲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系,浙江 温州 325035)

“建筑设备”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平台课程,包括建筑给排水工程、通风空调工程、建筑电气工程、建筑弱电工程的基本理论及其图纸识读。其中,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识读是高职“建筑设备”课程中“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实训环节。施工图识读能力已成为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必备的核心能力,必须加以重点培养[1]。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施工图识读能力,笔者按照行业分析、工作分析、典型任务分析、学习领域课程、教学设计、单元设计的开发程序[2],并参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即课程体系设计的系统化、课程设计方法的系统化和载体选择的系统化三个层次的含义[3],创新性地提出基于工学结合的“三性”(开放性、实践性、职业性)教学理念[4],将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识读实训教学改革充分体现在开放式学习环境、创新型实践过程、职业化工作体验三个方面,使学生的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识读能力得到加强,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识读实训教学的设计理念与思路

1.设计理念

(1)校内校外有机结合,营造开放式学习环境。在教学改革中,将校内实训工场、专业工作室与校外企业真实工作场所有机结合,共创生产实训环境;以项目为导向,使学生在开放的实训环境中从理论到实践、从教室到现场,参与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识读实践活动。开放的实训环境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岗位能力。

(2)融入行业企业要素,实施创新型实践过程。根据建筑行业的发展与其对人才的技能需求,将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认知、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识读、建筑给排水与土建施工的配合融入课程体系中,引入建筑给排水设计和施工规范、职业技能鉴定(建筑五大员)标准,以适应行业、企业之需求;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共同开发实训教材,有效地开展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识读技能训练。

(3)创造真实企业氛围,尝试职业化工作体验。在模拟或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开展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识读训练,进行真题真做,开展职业角色体验,熟悉职业氛围,增强学生职业能力。

2.能力和知识目标要求

为提高实训效果,增强学生的识读能力,应有相应的能力和知识目标要求。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识读能力和知识目标要求见表1。通过实现各种能力和知识目标要求,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建筑给水工程各系统设备的认知和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的能力,以及掌握土建与建筑给排水施工安装配合能力。

表1 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识读能力和知识目标要求

3.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多元化,凸显多种能力的培养。考核内容为知识水平测试+能力水平测试。知识水平测试遵循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进行考核,主要考核专业课程基本知识;能力水平测试考核学生建筑设备识图能力和安装与土建施工配合能力。另外,学生的课堂表现、建筑给排水识图报告的撰写、学习成果的展示、学习场所的卫生整洁等都可以成为考核点。考核方式中,分值占比为:实训考核小组互评占20%,知识水平测试占50%,能力水平测试占30%。小组互评成绩,可以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达到帮助学习困难者、辅助指导者的效果,以及发挥学生在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识读中的作用。

二、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识读实训教学改革的实践

1.确定方案

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经济适用房一期建筑给排水施工项目是2007年设计现在正在施工的工程,此工地离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较近。以该项目为载体,教师能因地制宜地进行现场教学,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也较方便。学生每4人为一组分别领取该项目1~11幢楼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纸,填写建筑给水、消防给水、建筑排水识图报告,并在课外选取图中节点进行管道连接操作。

2.设计教学项目框架

从建筑给排水施工图项目目标出发,构建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识读教学项目训练框架。该教学项目训练框架涉及知识点较多,包括一个规范、二种方法、三大技能、四大部分,如图1所示。

3.组织实施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习策略[5]。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可以采取“先学后教”的教学顺序[6],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进行学习。整个实训教学过程采用情境教学法,包括导入任务、学生认识任务、学生针对任务制定计划方案、学生完成和实施任务、师生共同评价任务、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六个环节。

(1)导入任务。以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经济适用房一期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的识图内容为载体导入教学任务,介绍给排水工程各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建筑给排水系统管材、附件、附件类型及其特点。

图1 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识读教学项目训练框架

(2)学生认识任务。教师采用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两种方法让学生学会识读建筑给水工程施工图内容、建筑消防给水工程施工图内容、建筑排水工程施工图内容。为让学生了解真实的施工环境,进行施工现场教学是必不可缺少的。教师将课堂教学中不易理解、工艺复杂、需要边演示边练习的环节安排在施工现场或实训室内进行。如讲解本工程中给排水管材、附件,管路敷设方式和施工要求时,需要先带领学生到施工现场进行参观,了解建筑给排水工程常用器具、管件、设备。

(3)学生针对任务制定计划方案。学生有了总体相关概念之后,再制定任务计划方案。教师通过展示技能活动,引发学生思考,分别确定给水、消防、排水工程施工图识读步骤。

(4)学生完成和实施任务。按照计划方案确定的识读步骤,识读图纸目录及标题栏、施工图的设计、施工说明,给水平面布置图、给水系统图、给水大样图,排水平面布置图、排水系统图、排水大样图,让学生扮演安装施工员进行识图和安装工程质量验收。

(5)师生共同评价任务。教师辅导学生完成相应的给水、消防、排水工程施工图识读报告,一旦学生熟练后教师便逐渐退出辅导学习过程。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施工图识读报告作最终总结评价,总结经验和不足。

(6)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小组交换项目,巩固专业知识。这一认知学徒式的学习过程逐步为学生建立了可供独立学习的基础,也为学生进一步自主探究学习奠定了基础。在以后五大员的考试内容中,教师选取建筑给排水工程项目,给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料,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改革成效

在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识读实训教学改革中,以应用为目的,以完成工作任务必需和够用为尺度构建职业理论知识;强化应用,强调专业针对性和实用性,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与迁移提供一个较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平台。实践证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识读能力得到加强,为以后走上就业岗位奠定了职业能力基础。传统教学与基于“三性”设计教学的教学效果比较见表2。此外,教师与企业的联系形成了双方沟通的桥梁,搭建了专业与企业深度合作平台。

表2 传统教学与基于“三性”设计教学的教学效果比较%

[1]罗建华.以施工图为载体的“桥梁施工”课程教学改革[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86-88.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2-24.

[3]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66-70.

[4]王旭升,眭碧霞.“职业情境,项目主导”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22-24.

[5]洪杰,尹桂波.高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J].职业时空,2011(6):40-41.

[6]余文森.论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J].中国教育学刊,2008(11):40-46.

猜你喜欢

施工图实训职业
大题小做,施工图是一个建筑项目的缩影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探讨输变电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与控制
探讨输变电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与控制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职业写作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我爱的职业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