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核心竞争力推进示范性专业建设

2013-05-10梅鲁海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示范性竞争力实训

梅鲁海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电气电子工程学院,杭州 310053)

一个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通过人力资源开发、科研和服务及组织管理整合,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核心,并通过课程开发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达到各专业要素突显效用,使得专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1]。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示范性专业建设项目的顺利验收,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办学实力和成果得到国家初步肯定的标志;进入示范建设后续推进阶段,如何继续巩固示范建设成果,并进一步提高专业核心竞争力水平和扩展核心竞争力内涵,需要站在新的起点上,切实将发展落脚点落实到以内涵建设和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上来。本文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为例,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为其它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一、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核心竞争力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核心竞争力是在办学过程中逐步培育和积淀形成的,并孕育于学校的文化,融合于学校内质中。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核心竞争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校整体的核心竞争力,影响学校在人才教育、科研开发和社会服务等职能上的竞争力水平。因此,推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核心竞争力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途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个体文化、辐射和发展持续性、经济和社会效益三方面的特征,如图1所示。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人才、技术和机制三种要素。它们的有效整合和良性互动可以促进该专业核心竞争力的长效和循环提升,如图2所示。

图1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核心竞争力特征

图2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核心竞争力要素

在企业的对应岗位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有特定的层次要求,因而在专业教育上需要突出适应能力和岗位针对性的培养。调研发现,该专业毕业生在进入企业一年或更久后,较多人员由生产调试岗位转为质量检验、工艺管理、技术支持、维修服务和产品设计等岗位。因此,应对各种职位和岗位的能力进行内容和层次上的细化,确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具体目标,进而建立有利于提高专业拓展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体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必须增强市场观念和社会意识,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关注和跟踪市场动态;专业建设需要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形成广阔的生源面和就业面,依靠当地社会和经济组织的协助和支持,并接受有关社会职能组织的监督和检验。此外,应重视通识教育和能力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并切实落实职业发展导向的教育理念。依据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核心能力,针对企业和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归类和细分为多个专业模块,并强化专业的应用技能特征。在培养学生专业职业能力和行业通用能力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为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提供有特色的优秀人才,即专业核心竞争力也体现在这种职业发展导向的素质教育中,体现在就业市场上学生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并且一般很难被其他院校效仿[2]。

二、以核心竞争力推进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的实践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在示范建设后续推进阶段,应紧紧围绕提高核心竞争力,根据区域振兴规划、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的要求,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优化现有设备和实习基地等资源,积极协调发展与传承、内部与外部、当前与长远、整体与个人、竞争与合作等多种关系,推动该专业的长期和可持续发展。

1.创新和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基本点和出发点,定期开展企业人才的需求调研,并与行业专家、教育专家和企业专家共同分析和论证专业定位,加强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为学生建立立体化的教学平台,积极参加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主动与企业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和专业课程,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力争用国际上通用的高技能人才和职业资格标准引导教学。

2.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根本任务,在教师能力提升、结构优化、职业道德和人才选拔等方面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人才共用、校企互通的互助机制,引进一批企业能工巧匠担任专业兼职教师。按照校企共建和资源共享的原则,建成多个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包括小型智能电子产品开发实训室、电子设计自动化实训室、嵌入式系统实训室、电工电子综合应用实训室和电子产品生产车间等;按照真设备和真项目的建设要求,搭建与生产或工作现场一致的职业教育环境平台,真正使校内实训基地成为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训练中心。该专业与杭州三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骨干企业及浙江省众多中小电子企业密切合作,建立层次分明、目的明确和技能对口的校外实习基地群,并成功承接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示范性实训基地的建设项目,使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各项高技能培养过程都能在相应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中进行;建立产学合作工作站,专门负责校企合作的有关事项,积极探索“双主体”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新机制。学院一直努力打造“校中厂”和“厂中校”的校企深度融合平台,探讨培训和实训基地的新型运行机制,使校企合作进一步向纵深方向发展,并争取建设一些国家级和省级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技术培训基地和校企合作示范基地[3]。

3.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各项社会服务职能

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立足点和长期目标,利用示范性专业品牌效应,围绕国家产业发展要求,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提升对外交流与合作水平,吸收发达国家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经验,该专业以友好学校作为交流平台,通过师生互派、课程联建和联合培养等途径和措施,提高学院教育教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此外,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和改进社会服务体系,为教师创造更好的科研和开发环境,促进社会服务职能的最大发挥。

4.创新实践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培养专业核心竞争力这个中心任务,针对浙江省电子类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创新实践以职业发展为原则的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循环渐进与提升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效果明显,培养了大批具有较复杂电子电路的设计与操作能力及智能电子产品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在示范建设后续推进过程中,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团队通过积极探索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和工学交替等新型教学模式,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大力开展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训基地和教学方法等改革,形成了人人关心改革、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并荣获“浙江省省级教学团队”称号。

三、示范性专业建设的启示

1.课程内容范围的教学口径与市场及社会的需求口径的高契合度是培养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高职教育的内涵日益提升和范畴不断扩大,但高职院校许多专业仍存在以“学科本位”课程设置为主导的课程体系的弊端。整合课程需要对重点课程进行深度和大胆的改革,删除或调整不必要的专业课,减轻学生负担;教学内容上需要克服课程存在的程度偏深、内容太多、脱离实际和陈旧落后等弊端。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应紧跟时代技术发展趋势,加快更新教学内容,及时调整技术方向,提高专业教学的市场适应性[4]。

2.相对稳定的专兼职合理配置的专业师资队伍是培养核心竞争力的重点和关键

示范性专业部分骨干教师没有企业经验,专业教师学科型的知识结构导致许多教学内容并不完全符合企业实际和社会实际。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单一课程内容的传授,而不能根据个人阅历传授企业经验和职场规则。因此,应尽快建立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专兼职合理配置的专业教师队伍。

3.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和知行统一的教学方法是培养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示范性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新精神得到发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具有较强的安全、环保、成本、质量、沟通、团队和协作等职业意识。

4.理论突破、大胆变革和实践创新是培养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路线和途径

示范性专业核心竞争力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学模式的内涵改革和内容创新。示范性专业要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巩固与发展示范建设成果,紧密结合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以适应产业、优化结构、总量控制、突出特色、创建品牌为原则,突出专业内涵建设,开拓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开放性、灵活性和全面性,提高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示范性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活动不应只局限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更要着眼于培养职业合格人才,即培养一个掌握基本生存能力,并有职业晋升和拓展能力的职场英才[5]。

示范性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需要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不断深入研究职业和能力需求,并动态调整培养规格、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形成有专业特色的专业标准和培养方案。

[1]戚步云,姚钟华.凝练办学特色 提升核心竞争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0(18):49-50.

[2]梅鲁海.基于工学结合示范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2-24.

[3]王敏坚.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对院校基本办学条件提升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6):75-76,79.

[4]梅鲁海,王芳.紧扣企业主打职位 践行专业内涵建设[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34-36.

[5]周建松.基于国家示范引领的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关于推动高职教育从“百花绽放”到“千花盛开”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57-59.

猜你喜欢

示范性竞争力实训
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名单(摘录)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让“示范性”名副其实——创建省示范性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思考与实践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捕捉时代性、典型性、示范性——以纯净的心写纯净的人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日本竞争力
打造赵李桥品牌 建设示范性乡镇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