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耕海牧洋:老郭的海洋梦

2013-05-02撰文何书安

海洋世界 2013年5期
关键词:金饭碗鲍鱼养殖场

撰文 吕 宁 何书安

耕海牧洋:老郭的海洋梦

撰文 吕 宁 何书安

郭炳坚,惠安县友兴水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福建港德水产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技术总监。在这个身份之前,他曾有一份令人艳羡的职业:公务员。

当年,大学毕业的郭炳坚顺利地进入税务部门就职,捧起了令外人羡慕的金饭碗。但后来郭炳坚却毫不留恋地选择了辞职下海,亲手打碎了这个很多人都难以割舍的金饭碗。“当时,家人和朋友都觉得非常可惜,也很担心,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有点对不起他们。”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很多年,郭炳坚说这句话的时候还是流露出几分内疚,但他从来都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因为热爱海洋,能够每天与海为伴,是听着涛声长大的郭炳坚的人生梦想!面朝大海,耕海牧洋,在老郭的眼里这同样是捧上了金饭碗!

把耕海牧洋当作金饭碗,底气来源于郭炳坚那筚路蓝缕的创业积累、生生不息的海洋情怀和坚韧不拔的钻研精神。老郭“下海”,并不像有些人那样为了经商而经商、什么赚钱干什么。他辞去公职之初,就盘算着要把自己的未来安放在辽阔的大海上,要在海上干出一番事业。但创业的艰辛可想而知。最初,郭炳坚觉得自己从校门到“衙门”,不熟悉当时市场经济大潮涌动竞争激烈的社会。为此,他卖过轮船用的电机,开过冷冻厂。别看这些事情表面都与海洋事业无关,但这其实是郭炳坚规划好的圆梦路线。他理想中的事业没有引路人,只能在卖电机和开冷冻厂的过程中,借机与渔民接触,借机学习涉海产业发展所需,也借机积累创业经验,摸索出路,等待时机。

郭炳坚大学学的是经济管理专业,但他从小就热爱海洋,尤其是对于海洋生物,他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一兴趣的带动下,郭炳坚也在与渔民的接触中慢慢找到了他努力的方向,他认准了一个行业:鲍鱼养殖。

鲍鱼养殖周期长,科技含量也比较高,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干得好的。可是,难度越大,干的人就越少,出彩的机会就越多。谁都能干的事情,肯定成就不了伟大的事业。为此,郭炳坚向自己发起了挑战,也向这片他所热爱的海洋和全新的事业发起了挑战。他不仅自己刻苦学习鲍鱼养殖技术,走访专家能手寻求指导,还专门到朋友的养殖场里做过义工,分文不取,只为在实践中验证自己悟出的理论。

按郭炳坚的话来说:“这背后付出的汗水,回头看来,都是甘露。因为我得到了我想要的技术,朝我的目标更进了一步。”逐步掌握了鲍鱼养殖技术的郭炳坚不久筹到一笔启动资金,与人合伙开办了一家鲍鱼养殖场。前期的创业经验加上过硬的技术,他很快就捞到了鲍鱼养殖的第一桶金。1998年,郭炳坚的养殖场规模几经扩大,年销售额已经在当地近200家鲍鱼养殖场里跻身前五名,顺风顺水,前途一片光明。而就在此时,郭炳坚却有了产业转移的想法。原来,尽管自家的养殖场效益还不错,但当时东山鲍鱼养殖环境已出现不好的苗头——养殖场海域污染较重,所养的九孔鲍鱼物种退化,鲍鱼成活率不高。郭炳坚敏锐地感觉到,要想让自己的鲍鱼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找到一块没有污染的海域。

郭炳坚跑遍了福建的海岸线,看了几片海域都不是很理想。正当他为选择新基地伤透脑筋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带他走进了惠安县的青山湾。青山湾没有工业污染,水质非常好,而且地形上可以实现“前面抽水,后面排水”,能很好地避免自身污染。郭炳坚一眼就喜欢上了这块“风水宝地”。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郭炳坚立刻决定在青山湾搞鲍鱼场,从头再来。

“一旦决定要干了,就一定要干成功,不允许失败!”郭炳坚克服种种难题,在当地村主任李纪忠的帮助下,两人合伙,默契配合,令鲍鱼场迅速发展起来。转移了“战场”的郭炳坚并没有独自享用青山湾的纯净海域,没多久,他叫来了原来东山的十几户养殖户一起入住青山湾。

郭炳坚已成为福建省沿海海水养殖事业的领军人物

叫来同行和自己共享资源,看似大愚,实为大智。“干事业不是投机,必须要海纳百川,目光长远。”郭炳坚坚信这一点,“叫来同行,可以形成一个产业群,形成规模,就能打出品牌,客户就会主动找上门来。”市场上的智慧令郭炳坚的生意愈加红火。但他没有因为鲍鱼养殖的大好形势而沾沾自喜,相反,他在进行一个更加深入的思考:怎么样才能实现永续发展,使自己拔得头筹成就事业?

技术是核心,创新是关键。郭炳坚带领一帮人经过上千次试验培育的子一代杂交皱纹盘鲍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2001年,东山的很多养殖场因为九孔鲍鱼大量死亡、入不敷出而退出鲍鱼养殖。就在这时,郭炳坚培育的皱纹盘鲍给养殖户们带来了希望。尽管他的皱纹盘鲍苗要比别人的苗贵,但却供不应求,就因为他的鲍鱼苗存活率高、抗病力强、成长长势快、养成的周期短。技术创新让郭炳坚尝到甜头,让他更加视科研为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他与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福建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科研机构的专家频频接触,签订合作项目,在研发鲍鱼的路上大步迈进,取得了“西氏鲍育种技术”、“刺参南移育苗及养殖示范技术”、“波纹巴非蛤人工育苗技术”等多项突破,苗种的抗病能力与生存能力大大优于同行。他本人也经常出入国内外各种鲍鱼技术研讨交流会等学习场合,钻研不止,先后在鲍鱼养殖等项目上获得了4项国家发明专利,成为了名符其实的“鲍鱼专家”。如今的郭炳坚也已成为福建沿海海水养殖事业的领军人物,身兼福建省海西创业专家团副团长、泉州市科技局鲍鱼苗种繁育行业技术开发中心主任、泉州市科技局专家顾问团讲师、集美大学特聘教师等多重身份,星光熠熠。对这一切,老郭却淡然以对:“撇开这些身份,我其实只是一个耕海牧洋的人,一个靠海吃饭的人。我陪伴鲍鱼的时间,比陪伴妻子和女儿的时间要多很多。愧对家人,但我在海洋上收获了人生的金饭碗,也带动一方百姓找到了金饭碗!”

鲍参混养是郭炳坚注重生态型养殖的典型做法——鲍鱼和刺参共处一室,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产量,还降低了海洋环境污染的风险,一举多得。如今的友兴水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承担着国家级星火计划重大项目“鲍产业关键技术优化与示范推广”和福建省星火计划等重大项目,前程似锦。说到未来,带着边框眼镜的郭炳坚尽显儒商气质,颇有几分诗情画意的味道:和鲍鱼为伍,与刺参为伴,听响螺发芽,看海马跳舞……

多么美丽的海洋梦!

猜你喜欢

金饭碗鲍鱼养殖场
人生的鲍鱼
鲍鱼红烧肉
绿水青山间捧出“金饭碗”——探访芦南村的乡村振兴故事
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粪污第三方治理意愿研究
——基于江西省调查
礼赞袁隆平院士
鲍鱼有什么营养价值
韩49处养殖场检出“毒蛋” 当局下令一律回收销毁
新西兰地震震出上万只超级大鲍鱼
白金金饭碗酒2016糖酒会火爆呈现
宁波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关停搬迁养殖场462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