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言的海洋情结

2013-05-02撰文丁玉柱

海洋世界 2013年5期
关键词:莫言沙滩海洋

撰文 丁玉柱

莫言的海洋情结

撰文 丁玉柱

作为中国首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作家莫言的作品被评论者冠之以弥漫飞扬着“高密东北乡”的“土”,或是溢于笔墨的所谓“魔幻主义”的“洋”。但事实上,在莫言早期的小说创作中,应该说更多散发的是带有浓郁海洋气息的“海”,那个时期的莫言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一种十分鲜明的海洋文学特色。

1976年,在经过一段非常曲折的历程和艰苦的努力之后,莫言终于实现了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的梦想。参军入伍,不仅改变了莫言这个农家子弟的生活命运,而且为莫言实现文学梦打开了艺术之门。短暂的新兵集训后,莫言被分配到当时山东龙口市附近的一个技术保密单位开始了军旅生活。平日除了站岗之外,莫言还种地、喂猪、种菜,业余时间则看书写作。莫言驻扎的营地地处渤海岸边,潮涨潮落,鸥帆点点,夏季闷热潮湿,冬天海风凛冽,偶尔也会品尝点鱼虾海鲜。长达4年的军营生活对此前从未感受过大海的莫言来说,不仅给他的生活和心理带来了别样的感受,也为他最初的小说创作积累了一定的创作素材,这集中体现在莫言以一个复员军人梁全对妻子讲述“我”最初当兵的黑沙滩农场及农场场长、疯女人、渔婆婆为主要人物的《黑沙滩》中。

从艺术创作的发生学角度来说,任何一部艺术作品的构思、创作、修改与完成都是和作者的生活历程、思想情感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艺术氛围以及作者的美学追求紧密关联、密不可分的。莫言上述早期海洋题材小说作品的构思、创作与完成也是符合这一艺术规律的。

中篇小说《黑沙滩》发表在《解放军文艺》1984年第7期上。作品中的黑沙滩在莫言笔下有着气象万千、绚丽多彩的自然美:“黑沙滩的沙滩其实是一种成熟的麦粒般的颜色,在每天的不同时刻,它还会使人发生视觉上的变化。在清晨丽日下,它呈现出一种温暖的玫瑰红;正午的阳光下,它发出耀眼的银光;傍晚的夕阳又使它蒙上一层紫罗兰般的色泽。总之,它不是黑色的,即使是在漆黑的夜晚,它也闪烁着隐隐约约的银灰色光芒。”可是,尽管黑沙滩美得像一幅油画一样,但在饥饿的年代,在军民争粮的矛盾环境下,黑沙滩带给故事主角梁全的依然是荒凉偏僻、凋敝贫穷、幽昧茫然的心理感受: “我”要去的黑沙滩在要塞区战士的心目中,是个可怕的地方。当时战士们打赌都说:“要是……就让我到黑沙滩去。”正因如此,老兵刘甲台私下里甚至唱起了关于黑沙滩的打油诗:“黑沙滩云满天,黑沙滩的大兵好心酸,黑沙滩的孩子没裤子穿,黑沙滩的姑娘往兵营里钻,黑沙滩啊黑沙滩!”当然,莫言也集中笔墨描绘了黑沙滩风雨来袭的自然景象:“当天傍晚时分,海上有大团毛茸茸的灰云飘来。西边的天际上,落日像猩红的血。海风潮湿,空气里充满咸腥味。天要变了。”“这时候,从遥远的海中,有隆隆的滚雷响起。风向忽然不可捉摸,一会儿一变。从西北方向的海平面上升腾起一大团一大团花花绿绿的云来。”“风在起舞,浪在跳跃,鸥鸟在鸣叫。乌沉沉的天上亮起了一道血红色的闪电,适才还是隐隐约约的滚雷声已经听得很清楚了。”这些描写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海边生活的真实感受。

《黑沙滩》的创作,显示了莫言早期文学创作的艺术才华,为当代海洋题材小说创作绘就一抹灿烂的亮色。

猜你喜欢

莫言沙滩海洋
过去的年
爱如莫言
沙滩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沙滩
沙滩风情
沙滩女郎
莫言:虚伪的文学
莫言的职场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