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稻—太子参高效高产栽培技术

2013-04-18陈达华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5期
关键词:水旱轮作太子参中稻

陈达华

(福建省福安市城阳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355000)

城阳镇位于福建省福安市东部,属丘陵山区,海拔高差达上千米,气候多样,作物种类多,毗邻柘荣“中国太子参之城”,种植太子参成为城阳镇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城阳镇太子参种植面积近万亩,农民家庭年收入五六千元,多的达二三十万元。为引导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种田效益,稳定种粮面积,城阳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于2008~2013年在城阳镇开展中稻—太子参水旱轮作模式推广,充分利用当地温光资源,提高复种指数,达到既稳粮又大幅度增加经济效益的效果。

1 中稻—太子参水旱轮作模式的优点

1.1 经济效益高

中稻—太子参一年两茬,是城阳镇农民增收的重要栽培模式,经济效益较好,每667 m2年产值超过万元。其中每667 m2中稻产量450 kg,产值1 350元,种子、肥料、农药 (不包括人工成本)约260元;太子参每667 m2产量85 kg,产值13600元 (以2012年收购价160元/kg计算),种子、肥料、农药等成本3 900元 (不包括人工成本),合计总产值14 950元,成本4 160元,净收入10 790元。

1.2 克服种参用地矛盾,减少病虫害

种植太子参一般要新开垦土地,制约了太子参生产发展,水旱轮作有利于解决用地紧缺的问题,可以有效缓解农民对用地的需求。水旱轮作还可以改变病虫害越冬环境和生存条件,最大限度杀灭病虫源,可减轻水稻纹枯病、太子参病毒病的危害。

2 中稻高产栽培技术

2.1 适时播种 培育壮秧

播种期宜安排在5月中旬,由于中高海拔地区气温偏低,生育期延长,采取湿润育秧,施足基肥,大田每667 m2用种量0.75 kg,播种前1~2 d喷农药施苗肥,带药带肥下田,培育带2~3个蘖、根系发达、群体生长一致的壮秧。

2.2 大田管理

要做到测土配方施肥。基肥每667m2用复合肥(16-16-16)30 kg。薄施送嫁肥,采取插前施基肥 (每667 m2用尿素5 kg、过磷酸钙25 kg),插后7 d施促蘖肥 (每667 m2用尿素15.0 kg、氯化钾12.5 kg),第2次追肥在插后30 d内用复合肥15 kg,穗肥看长势科学施用。浅水插秧,深水护苗返青,返青后浅水勤灌促分蘗,及时烤田,每667 m2有效穗数控制在12万~14万穗,确保每丛有效穗数11穗左右。

2.3 加强病虫害防治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用低毒高效农药防治“三病二虫”。苗期防治白背飞虱,预防南方黑条矮缩病的发生,移栽前3~4 d可用康赛 (氯虫苯甲酰胺)喷1次,带药移栽,在分蘗期、幼穗分化期、破口抽穗期每667 m2用“好劳力”、阿维菌素等药剂喷雾稻株中下部,预防螟虫、稻飞虱。分蘖期当稻飞虱百丛虫量500头以上时就应全田防治,每667 m2可用20%康赛10 g、25%吡呀酮可湿性粉剂20 g对水60 kg喷雾,或用10%阿维·氯虫酰胺 (稻腾)30 g对水60 kg喷雾。

3 太子参栽培技术

3.1 整地施肥

要求提前进行翻犁,使土壤充分熟化,然后进行整畦,畦面宽1.0~1.1 m、畦高20~25 cm,畦面呈平面或龟背状,同时开好排水沟。每667 m2施充分腐熟有机肥2 500~3 000 kg、钙镁磷肥30 kg、优质复合肥30 kg。

3.2 选用良种

选用“柘参2号”太子参,要求种参块根肥大、均匀、健壮、芽头无伤,一般每667 m2用种量25~30 kg。

3.3 适期播种

为了防止种参带菌,栽种前要对种参进行消毒,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种参20 min后晾干待种。播种时期为11月25日至12月13日。栽种时在畦面上开条沟,沟深13 cm左右、沟宽15 cm左右。施足基肥,用土覆盖肥料,接着排放种参,采取一沟两行双向种植,最后覆土至畦面即可。一般种植深度7~9 cm、株距5~7 cm、大行距25 cm左右、小行距10 cm左右。

3.4 加强管理

翌年2月中下旬待太子参出苗后结合追肥浅耕除草1次,深度2~3 cm,以后采用人工拔草,掌握见草就拔的原则,拔草时应在露水干后进行。4月中旬植株封行后除拔大草外,畦面可停止除草。太子参生长期间,严禁使用各种化学除草剂。及时追肥,在太子参封行前,即3月中下旬每667 m2施优质复合肥40 kg。太子参怕涝,一旦田间积水,易发生腐烂死亡,雨后应及时清沟排水。

3.5 病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药剂防治时,应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其次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控制喷施浓度、用量、使用次数,在太子参采收前1个月严禁使用任何农药。

猜你喜欢

水旱轮作太子参中稻
西南水旱轮作区周年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让云南节本增效24.30亿元
太子参品种栽培特性及其高产配套技术研究
长期秸秆还田配施钾肥对稻—油轮作生产力及土壤结构的影响
2016年湘审中稻品种(上)
大棚浅水藕黄秋葵小白菜水旱轮作栽培技术
早稻—西兰花水旱轮作模式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内蒙古自治区2015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江西省2014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下)
2015年湘审中稻品种(下
正交设计优化太子参ISSR—PCR反应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