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沼、种”生态农业模式应用效果及其生产技术

2013-04-18刘艳琴曾志勇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5期
关键词:五华县沼肥沼渣

刘艳琴,曾志勇

(1.广东省五华县河东农业站 514413;2.广东省五华县示范农场)

生态农业是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现代高效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几年,广东省五华县河东镇遵循可持续发展思路,在市县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大力开展了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生态富民计划,进行沼液的综合利用,发展养、沼、种的生态农业模式,取得一定的成效,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发展,提高当地农民的经济收益。

沼肥包括沼液和沼渣,是有机物经沼气厌氧发酵后残留物的统称。据测定,沼液中除含有丰富的氮、磷、钾、钙等营养元素外,还含有机质、腐殖酸等。经化验分析,沼肥中全氮含量比堆沤肥高40% ~60%,全磷比堆沤肥高40% ~50%,全钾比堆沤肥高80%~90%,作物利用率比堆沤肥提高10%~20%,此外,沼液和沼渣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氨基酸,以及多种微生物和酶类,对促进作物和畜、禽、鱼的新陈代谢有显著作用。因此,沼肥不仅是一种非常优质的农家肥料,也是一种优质的饲料和添加剂。沼肥应用于农村种养业,可减少投资、节约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根据多年的实践,结合河东镇实际,介绍几种生态农业模式及沼肥综合利用技术,以供参考。

1 “猪—沼—果”生产模式

该模式利用种植的沙田柚、蜜柚、荔枝等果树,以沼气为纽带,结合进行养猪 (养鸡),是一种综合发展种养业。利用沼肥作果树基肥、追肥或在果树抽梢、开花、坐果时用沼液叶面喷施。

1.1 沼肥种果的效果

实施“猪—沼—果”模式,可提高果树产量和果实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并且由于充分利用优质有机肥即沼肥,降低农业废弃物的污染[1]。如五华县河东镇茶亭岗“三高”农业基地有80%以上的金柚种植户采用了这种模式,大大提高了柚果产量和质量,销售价格比其他地方高30%,且产品供不应求。该基地种植面积200多hm2,每年柚子产量达2 500 t,产值超过1 000万元,并获省、市动植物检验检疫局有机产地认证,成为五华县有机金柚生产示范基地。

1.2 技术要点

1.2.1 用沼液 (渣)作果树深翻改土肥 沼渣含有氮素、有机质、腐殖酸类物质,以及矿质化后的速效磷和钾,是果树采果后恢复树势、促进花芽分化的优良肥料。将沼肥与稻草、草皮泥混合均匀,充分堆沤腐熟后,在采果后,以每株4~6 kg分层埋入树冠滴水线外预先挖好的环形沟 (或条形沟)内,然后覆土。

1.2.2 用沼液作果树壮梢肥 五华县柑桔类果树一般在12月至翌年1月陆续萌芽现蕾,要尽快施用芽前肥,促进新梢和花蕾生长发育。在果树萌芽抽梢前10 d,依树势而定,弱树多施,壮旺树少施,一般成年树每株用60%的沼液2 kg对水浇施;新梢抽出15 d后,每株施60%的沼液3 kg。

1.2.3 用沼液作果树保花壮果肥 在谢花70%时,要及时施用沼肥,依树冠大小及花量多少而定,每株施用2~3 kg,以提高坐果率;重施稳果肥,在果树生理落果前施用,每株施沼肥3 kg,在树冠滴水线外侧挖10~15 cm浅沟浇施,确保结果均匀;在果实膨大期,每667 m2用沼液100 kg加入尿素150 g和磷酸二氢钾10~30 g喷施叶面。

1.2.4 用沼液防治果树病虫害 将经过有效厌氧发酵后的沼液取出过滤,立即用喷雾器喷施果树叶面,可防治果树红蜘蛛、蚜虫等害虫,时间宜在早晨、傍晚或阴天进行。沼液具有一定的黏着性,还可与农药混合使用,使农药能较好地粘附在果树的茎叶上,从而使果树免受病虫侵害。

2 “猪—沼—菜”生产模式

该模式是利用沼渣作菜地底肥,沼液叶面喷施或作追肥的一种生态模式。

2.1 沼肥种植蔬菜的效果

菜地施用沼肥,可明显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可抑制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污染,创造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同时可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蔬菜由于全程采用有机肥 (沼肥),不使用化肥、农药,避免了农药、化肥残留,生产出的蔬菜属无公害产品,质量安全有保障。

2.2 技术要点

2.2.1 用沼渣作菜地基肥 沼肥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和腐殖酸,是蔬菜种植很好的底肥。施用前要与稻秆、杂草、树叶等有机质进行堆沤腐熟,在土壤翻耕时每667 m2用1 500~3 000 kg撒施。

2.2.2 用沼液作菜地追肥 在蔬菜每个生长期前后,都可以用沼液淋施或叶面喷施。淋施时宜在晴天的早晨或傍晚进行,每667 m2用量1 500~3 000 kg,在作物旁开沟或挖穴施入,施后立即覆土。用于蔬菜叶面喷施时要掌握好浓度,防止浓度过大灼伤菜苗。在蔬菜幼苗期喷施沼液时,应稀释10~20倍,中后期则应稀释5~10倍为宜;在蔬菜上市前1周勿喷施沼液,一般在上午露水干后喷施,夏季宜在傍晚喷施,中午和下雨时不宜施用。

3 “猪—沼—稻”生产模式

该模式是利用沼渣作稻田基肥、沼液叶面喷施或作追肥的生态模式。

3.1 沼肥种植水稻的效果

通过采用“猪—沼—稻”生态生产模式,可以培肥地力,提高土壤养分,减少农药使用,节约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维持农业生态平衡;可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据调查分析,施用沼肥的水稻田,3年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6%,保水抗旱能力也得到提高[2]。

3.2 技术要点

3.2.1 用沼液作水稻壮秧肥 水稻秧苗施用沼肥应勤施、薄施,注意掌握沼液的浓度,防浓度过大灼伤秧苗。在秧苗1叶1心期时,按100 kg沼液对水60 kg、40 kg、20 kg比例浇施,每周1次,浇施3次即可。

3.2.2 用沼渣作水稻田基肥 沼渣可直接作基肥施用,一般每667 m2施用沼渣1 000~1 500 kg,施后耙田;沼渣还可与农家肥、田土、土杂肥按1∶3混合深施做底肥,每667 m2施肥量为2 000~3 000 kg。

3.2.3 用沼液作水稻追肥 在秧苗移栽后15~20 d,每667 m2农田用沼肥1 000 kg或加尿素10~15 kg混合撒施;在孕穗期加氯化钾5~10 kg混合撒施。在水稻的各个生长期还可进行叶面喷施,喷施浓度应根据沼液浓度、水稻长势、气温、季节等情况而定,选择在晴天的早晨、傍晚或阴天进行,一般对水1~2倍,在气温低、对老叶施用时可不对水,每667 m2用沼液40 kg,喷施以叶、穗尖有水珠为宜。

4 “猪—沼—鱼”生产模式

该模式采用沼肥饲喂鱼的一种养鱼方式。

4.1 沼肥养鱼的效果

农业废弃物经过厌氧发酵杀死大量有害病菌,可作为鱼类非常优质的饵料,也可以培育大量的浮游生物供鱼食用,有效改善了鱼塘的生态环境,促进鱼优质生长,可比传统养鱼成活率提高10%以上,成鱼增产达27%以上。

4.2 技术要点

以成鱼养殖为例。

4.2.1 鱼种放养前作底肥投施 一般在春季消毒、清塘后,投放沼渣或沼液,每667 m2施沼渣150 kg或沼液300 kg,要均匀撒施。选择晴好天气的早晨施用效果更好,由于光合作用较强,塘面上的浮游生物活性强、繁殖快,最适宜鱼类生长发育。

4.2.2 成鱼养殖作追肥投施 放养鱼种后,4~10月份,每周投施1次,根据时间、季节、天气等条件决定施用沼肥量。4~6月份每667 m2施沼渣100 kg或沼液200 kg;7~8月份施沼液150 kg;9~10月份施沼渣100 kg或沼液150 kg。沼肥的投施要选择晴朗的天气,如遇天气闷热或雷雨来临前不施。在施用过程中应根据水色透明度的变化来调节施肥量和次数,一般4、5、10、11月水色透明度不低于20~25 cm,6、7、8、9月水色透明度不低于10~15 cm,而且要经常巡塘,随时捞除污物、残饲、杂草等,防止泛塘及疾病。

[1]崔楠,侯素霞.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J].安徽农业科学,2010(3):1468-1470.

[2]刘解庆,李汉高.五华县生态农业模式构想及效益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5):337-338.

猜你喜欢

五华县沼肥沼渣
干式厌氧消化沼渣管理的研究进展综述
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引航
——五华县特殊教育学校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以广东省五华县为例
沼肥在西瓜种植上的应用效果
沼肥在果蔬生产上的应用技术
沼渣用作林业育苗基质的特性
轻基质添加沼渣对油茶扦插苗的影响
呼伦贝尔大棚番茄沼肥试验初报
五华县开展补贴机具质量跟踪调查暨安全宣传活动
Wall Sticking of High Water-Cut, Highly Viscous and High Gel-Point Crude Oil Transported at Low Tempera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