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施工技术分析

2013-04-15郭功山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3期
关键词:转换层高层建筑

郭功山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建筑行业也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从而使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各项施工技术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并且随着人们生活生产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人们对建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这也促进了我国的城市化建设,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从而给城市的空间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因此,为了有效的缓解城市空间压力,城市的建筑逐渐向高层化发展。在现代的高层建筑施工中,通常会应用到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施工技术,该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还必须采取科学的施工措施,从而才能够保证其施工质量。本文通过对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施工技术的研究,并通过实例工程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对该技术的施工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施工技术

0.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因此人们对建筑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施工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技术,但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施工技术,随着该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并且也为促进高层建筑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就目前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应用的实际情况而言,由于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是整个高层建筑结构中的重要部位,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上通常要求一次成型,不留缝隙,因此使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施工面临了严峻考验,因此在现代的高层建筑工程中,通常也会有用各种原因而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施工问题。因此,在现代的高层建筑工程中,还需要加大对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从而才能够确保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施工的质量。本文从某工程实例出发,对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然后对该技术在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使同行相互探讨共同提高,进而为我国今后的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施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工程概况

某公寓主楼地上24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约40000,总高79.5m,六层以下为框架结构,六层以上为框筒结构,因七层以上使用功能改变,导致柱位、柱距改变,故在六层、七层之间设置转换层大梁支撑标准层柱的转换措施。

该建筑结构转换层大梁是整个建筑结构的关键部位,设计上要求一次浇筑,不留施工缝,所以施工难度很大。

转换层共有四组大梁,KL-1、5梁高2.7m,宽1.1m,跨度8m,为多跨连续梁,总长32.6m,梁下与六层顶板距离100。

施工方案:

由于该工程分一、二两期施工,二期工程七层以上标准层施工时一期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要求转换层施工时不能影响六层以下正常使用,而大梁施工荷载大,荷载传递困难,受温度和收缩应力影响易产生裂缝,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

转换层大梁KL-1、5自重大,若采用一次支模、浇筑混凝土方案,施工时模板的垂直支撑负荷太大,梁下楼板无法直接承受其荷载,且六层以下楼板因客观原因也无法设置支撑,为减轻楼板的负荷,在不影响转换层大梁质量的前提下,经与设计单位协商后决定利用叠合梁原理将转换层大梁的分混凝土两次浇筑,即利用第一次形成的钢筋混凝土梁和原有支撑体系共同支撑第二次浇筑的混凝土和施工荷载,形成叠合梁以解决该梁施工荷载的安全传递问题。

2.施工方法

(1)为减轻荷载,转换层大梁分二次浇筑,梁截面不变,梁上排筋及箍筋不变,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5,第一部分为1100×700,下排纵筋相应增加4?25,另设上排筋8?25,当第一部分梁强混凝土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方可继续施工剩余部分(叠合层)混凝土。同时需将叠合面表混凝土面清理干净,同时应注意的混凝土养护。

(2)为确保第一次浇筑形混凝土成的梁具有足够刚度、强度和二次浇筑叠混凝土合面的抗剪强度,将施工缝做成齿槽,要求叠合面尽量粗糙且凸凹不小于6mm,第一次浇筑高度0.7m(不包括齿高),支撑的计算仅考虑施工第一次浇筑施工缝以下梁的全部荷载,待第一次浇筑的养混凝土护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再浇筑施工缝以上2.0m高混凝土梁;

(3)梁改为二次施工后,施工缝以下部分的自重可由框架柱及梁下加设的100苯板承载,待梁强度达到100%时,去掉梁底苯板,保证楼板不承受荷载。

3.施工温度裂缝控制

转换层大梁分二次浇筑已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了一部分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问题,但施工缝以上第二次浇筑的混凝土仍属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水化热引起的温度较高,易形成温度裂缝又由于混凝土逐渐降温加上齿槽的约束作用,极易产生收缩裂缝,为避免裂缝的产生,就必须进行控制裂缝的理论计算。并且由于降温和收缩产生的混凝土最大拉应力接近混凝土抗裂能力,因此,需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混凝土开裂。

4.施工措施

(1)严格控制配混凝土合比,浇筑温度,尽量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合理安排浇筑顺序,及时卸料;在浇筑前,用水冲洗模板降温;泵管用麻布包裹,以防日光暴晒升温;大量浇筑留在夜间施工。

(2)为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优选材料,采用级配良好的骨料,控制骨料中的含泥量。

(3)充分利用后混凝土期强度,目的是减少每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降低用水量,降低混凝土水化热。粉煤灰超量取代水泥,原配合比设计粉煤灰10%取代水泥,现增加到15%。试验资料表明:每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每增减10kg,水化热将使混凝土温度增减1℃。

(4)在混凝土中掺入3.5%LGL-II泵送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使混凝土缓凝,推迟水化热峰值的出现,降低水化热峰值,使混凝土表面温度梯度减少。

(5)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浇筑采用“一个坡度、层层浇筑、一次到顶”的方针。根据混凝土泵送时形成的坡度,在上层与下层布置两道振捣点。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振实;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角处,确保下部混凝土的密实。先振捣料口处混凝土,以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然后全面振捣。为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裂缝,减少内部微裂,提高混凝土密实度,还采取二次振捣法。

5.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在现代的建筑领域中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创新,并且还涌现出了大量新型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施工技术就是当期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施工中一种常用的技术,该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高层建筑大梁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为高层建筑工程的质量奠定了基础。因此,在实际的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施工中,必须要对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施工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从而才能够确保转换层大梁施工的质量。通过本文对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施工技术的深入分析,相信读者对其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总而言之,在现代的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施工中,在应用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施工技术时,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施工,从而才能够确保转换层大梁的施工质量。

猜你喜欢

转换层高层建筑
梁式转换层建筑施工技术浅探
高层钢结构转换层桁架施工技术应用
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建筑结构规范中侧向刚度比的理解与应用
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