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社区护理工作质量与服务水准的四种途径

2013-04-12吴莹

上海医药 2013年4期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

吴莹

(上海市普陀区长风街道白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护理部 上海 200062)

社区卫生服务以基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以人们的健康为目标,将卫生服务落实到社区、家庭、个人。社区卫生服务最贴近普通市民,能够帮助一般患者解决就近看病、健康管理的问题。随着社会生活水平和群众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社区护理的模式也在不断转变,社会和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

笔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护理工作已有15年,亲历了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发展的进程,与社区居民有比较多的联系和沟通,对如何做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工作,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要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工作质量与服务水准可以从4个方面进行探索,讨论如下。

1 了解居民健康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1 了解居民护理需求

首先要了解社区居民的护理需求,才能提供有针对性的社区护理服务。

1)细致预检,掌握就诊信息

预检是医疗护理服务的前沿,是医院与社会发生关系的第一道门,是提高门诊质量、减少医疗纠纷、赢得患者信任的重要关口。如果能够详细准确地了解患者的就诊信息,就能够第一时间做好护理工作和就诊前的准备,如给患者准确发放挂号小票,告知当日能够治疗的项目和下次治疗的时间选择,这样无疑能让患者拥有一个良好的就诊心情[2]。

2)利用健康档案做好重点人群护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对象中,老人、妇女、儿童占了很大比例,因此需要熟悉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护理需求。社区护士应当熟悉社区诊断及患者健康档案的相关信息,根据社区主要疾病危险因素和慢性病开展有针对性的社区护理服务。对于0~6岁儿童,为降低儿童对于医护人员的恐惧,我们护理部特意把儿保护士的服装改为温馨的粉色,还特意设置了卡通图片及玩具,并对不畏惧打针的孩子给予奖励,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治疗;对育龄期妇女重点是传播优生优育和常见妇女病的防治知识[3],如举办“素质,健康,生殖保健咨询”讲座,免费发放避孕药具并宣传相关知识。落实产后访视,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指导新生儿脐部护理;对高龄老人实行优先治疗、优先检查,预检护士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代挂号、代配药,对社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上门护理,开设居家舒缓疗护病床,提供临终关怀服务[4]。

1.2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1)微笑服务 微笑可以使人觉得亲切,消除陌生感,患者咨询时态度要诚恳,并且要耐心倾听,细致询问,使患者对医护人员有充分的信任感,安全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沟通过程中还要正确使用称呼,称呼是沟通的开始,一个亲切、礼貌得体的称呼可以拉近护士和患者的距离,消除患者的陌生感,为以后的良好沟通奠定基础。

2)耐心倾听 当遇到年老、动作迟缓、语言不流利、听力欠佳的患者时要耐心倾听,这不仅是出于对患者的关注、关怀和尊重,也有利于观察病情、正确判断和正确分析,避免因此而发生的护患纠纷。

3)礼貌用语 “请”字在先、“谢”字在后,微笑甜一点,仪表真一点,言语暖一点,问候多一点。

4)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预检过程中经常会碰到部分患者由于受到疾病、精神和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困扰,言行缺乏自制力。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保持冷静、不必过多解释,也不反驳患者,而应该对其表示理解,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用言行塑造自己健康的形象,潜移默化地感染对方,以达到优质服务的目的。

5)开展健康宣教 在各个候诊室设立了不同内容的宣传栏,每个候诊大厅全天候滚动播出常见病防治知识的录像。定期在门诊举办健康大讲堂活动,护士对患者的各种提问总是有问必答。通过健康宣教不仅能增强居民的防病知识,对疾病的转归有了科学的预期,而且增强了护患关系,患者的满意度明显增加。

2 提高护士素质和更新观念

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质量,需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更新护理观念。

2.1 加强社区护士的培养教育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既包括预防性服务,又包括医疗护理服务。全科护士不仅要具备一般护士所具有的基本护理能力,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具备各专科的护理技能。培训是提高服务水准的重要途径[5]。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中专学历的要求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势下护理工作的需要。除逐步引进大专、本科毕业的护士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加强有一定实践经验、中专学历的护理人员在职培训,使他们不断充实医疗护理新知识,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以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医学模式的转变。

所有新分配的护士实行岗前培训,先集中进行医德医风、专业思想及院规教育,然后进行基础理论和基础护理操作训练,经考试合格后转入临床;护理部每月举行1次护理业务学习;组织护理人员参加上海护理学会举办的每月1次的护理学术讲座;选送护士长及表现优秀的护士参加由上海市护理学会举办的各种护理学习班;邀请三级医院有经验的专家为护理人员进行授课。在培训中引入整体护理的理念,整体护理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目标是满足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人的最佳护理。培训开设了心理学、伦理学、人际沟通、老年护理、社区护理、营养与膳食等等课程,以提高社区护士的整体水平。

2.2 转变观念,将患者尊严放在重要位置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人员如果能把尊重患者尊严也纳入到自己的工作内容之中,那么和谐的人际关系就会产生全新的意义。护理人员应首先做到从思想上适应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探索护理概念转变的真谛。社区护理工作要强调“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各种医疗服务首先要得到患者的同意和理解,注重护理服务的各种细微之处。包括加强护理巡回,尽我所能为患者提供方便,用热情的服务为患者解除病痛。只有观念转变了,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加满意的服务。

3 发展居家护理,将服务延伸到家庭

以社区为范畴,以家庭为单位,以个人为对象,以妇、儿、老、残、慢性病为重点,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服务,是社区护理的发展方向[6]。

近几年来,上海市全面推广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就是要将疾病防治的关口前移,不仅仅是不生病、少生病,还要提高生命的质量。因此社区护士有必要走出办公室,走进社区、走进家庭,为居民提供连续性、协调性和综合性的社区护理服务。通过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来共同商议、探讨对疾病的治疗及护理计划,减轻患者的痛苦,消除家属的疑虑。在促进患者康复的过程中,护士、患者及其家属都需要发挥各自的角色优势,达到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7]。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日益提高。现已不仅满足于有病治病,更需要得到疾病预防、护理、康复、促进健康指导等方面的服务。因此,开展预防、保健、医疗、康复于一体的社区护理势在必行,也是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四大重点之一。

4 探索心理护理,提高社区护理水平

4.1 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

社区门诊患者老年人居多,老年人反应速度慢,容易健忘;且老年人情绪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常表现为兴奋、激惹、多变,一旦强烈情绪发生后需较长时间才能平静;老年人人格变化较多,表现为比较顽固,守旧、不易接受新鲜事物和他人意见,猜疑心较强。有的则过多的感慨、伤感,喜欢回忆往事,沉溺于对过去成功事业的追溯之中;老年人多已退休在家,子女大都独立生活,这种生活环境和角色变化构成了老年人孤独的主要原因。孤独寂寞、社会活动减少使老年人选择更多的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酿酒、缺乏运动等[8]。

4.2 探索心理护理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社区卫生服务应不仅仅涉及疾病的治疗,更应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9]。

1)学会倾听 与老年人交谈中常以聆听为主,顺势利导的提出自己的建议,辅以适度的表情,如微笑的点头、注视加上轻柔的举止动作,使老年人充分信任社区护理人员。

2)调整情绪 护理人员对老年人应给予特殊照顾,热情的关怀,减少其精神刺激。除了语言交流外,还可使用非语言交流。例如,扶老年人走路,需服药的老人为其准备温开水,在社区护理工作中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他们感到精神愉快。

3)尊重老人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至深的本质在于渴望获得尊重。” 每个人都毫无例外地需要得到精神和物质上的认可,因此改善护患关系的窍门就是恰如其分地对别人表示尊重。对他们称呼要用职称或尊称,细心观察老年人的经历、特长、爱好,必要时可以此作为初始交谈的切入点[10]。

4)社会支持 社区护士应与老年人家庭保持经常性联系,动员家属、子女多关心、体贴老人,经常与老人团聚,减少寂寞感。鼓励老人适当参加社会活动,保持与人交往,从社会生活中寻找乐趣。社区老年患者通过社区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增强了保健意识,提高老年期的生活质量。

[1] 李诗甫. 如何提高社区整体护理素质[J]. 中国保健营养,2012, 21(18): 3915-3915.

[2] 许秀兰, 李学华. 国内外社区健康教育与社区护理简介[J]. 天津护理, 2000, 8(6): 300-302.

[3] 李春玉, 戴蕴威. 社区护士的护理活动现状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01, 4(3): 230-232.

[4] 张俊. 健康教育对社区预防保健的促进作用几点思考[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1, 9(11): 497-497.

[5] 朱华兴. 医院预防保健工作与社区卫生服务管理[J]. 当代医学, 2012, 18(29): 28-29.

[6] 程建红, 张清华, 陈国英, 等. 社区护理人才需求预测及规划性培养的研究[J]. 护理研究, 2004, 18(6): 535-536.

[7] 尚少梅, 侯淑肖, 巩玉秀, 等. 社区护理的内涵与外延[J].中国护理管理, 2005, 5(3): 28-30.

[8] 易景娜, 陈利群. 社区全科团队中护士的角色和功能定位及其发展问题[J].中国护理管理护理学杂志, 2011, 26(24):81-83.

[9] 盛凤珠, 林丽珠, 李冰, 等. 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中社区全科护士的角色和工作技巧[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 14(11): 340-341.

[10] 林奕. 对提高社区护士护理科研能力的几点看法[J]. 现代护理, 2001, 7(3): 49-50.

猜你喜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上海看见爱志愿者服务中心
履职尽责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曲阜行政服务中心打造为民服务“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