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当前我国共青团流动团员的组织失灵

2013-04-11陈沭岸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失灵团员团组织

陈沭岸

(广东省委党校,广东 广州51000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外出务工、经商的共青团团员数量日益增多,流动的区域日渐扩大。在新形势下流动团员是共青团队伍中一个庞大且特殊的群体,面对当前我国共青团流动团员中存在的组织失灵问题,如何加强对流动团员的组织覆盖和组织管理,成为团建工作的一个全新课题。

一、流动团员组织失灵的表现

1995年团中央颁布的《共青团中央关于流动团员管理暂行办法》中首次提到流动团员这个概念。其对流动团员的定义为:“流动团员是指那些自发和有组织地离开原单位或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单位或地方务工经商及从事其他正当职业的团员。”①共青团中央关于流动团员管理暂行办法,1995.

组织是现代社会运行的一个基本单位,大多数社会事务是在一个组织里或由一个组织完成。组织失灵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指组织在运行和发展的时候,不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和功能,组织目标未能实现。流动团员的组织失灵亦就是共青团组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自身及组织内部成员的某些不足和环境的限制,造成团组织未能有效发挥其作用和配置资源。主要表现在:

(一)团组织的有效覆盖存在“真空区”

传统的共青团组织动员方式主要是 “依靠已有的组织结构,一级向一级下发各种命令和通知;现有的共青团工作体系普遍是各战线分工、多个部门共同推进的体制”[1]。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逐步开展,城市经济社会的大变革,青年流动日益增多,主要体现在跨地区、跨职业、跨产业等,使得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青年游离于团组织外,而新兴的各类产业集群组织、网络虚拟组织等大都处于层级化组织体系外,现有的团组织对青年和青年组织的覆盖便随即出现了“真空区”。

(二)团组织沟通不畅

组织的有效运行和目标的实现需要组织沟通,组织沟通并非为了传递信息而传递信息,其主要的目的是希望通过传递信息有效地影响到对方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共青团对于流动团员的组织失灵与其沟通能力联系密切[2]。有效的沟通能够使得共青团的组织意志、意图顺畅地到达各级流动团员,而流动团员所思、所需也能够顺利传导到共青团组织中,团组织和流动团员互动的频繁促使相互之间的了解和谅解,能够使各项资源更加有效地安排和使用。

沟通障碍明显地存在于现今的流动团员组织中,团组织想要传达的内容并非流动团员所需要的,流动团员想获取的信息团组织缺少必要有效的渠道进行传播。

(三)资源的整合能力欠缺

任何一个组织的日常活动开展都离不开手中掌握的资源和资源整合的能力。共青团组织亦是如此。不过,在现如今的各级团组织,其拥有的组织资源越来越少,特别是基层团组织,经费少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另外,团组织没有很好地挖掘并整合流动团员中存在的社会资源、人才资源,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四)团组织的凝聚力弱化

“组织内的成员对组织的归属性取决于该组织的吸引力。”[3]从目前的情况看 ,团组织对团员的凝聚力日渐下降,一方面是由于现今社会各种组织五花八门,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和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组织,而不必像以前一样只能选择一到两个组织,团组织在青年群体中的绝对优势地位受到挑战;另一方面,团组织由于自身的特性和自身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较弱,因此,现在的青年不能很好地接受团组织的语言习惯,甚至有一种抵触的心理,一听到共青团开展的活动便产生反感的心理。

(五)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削弱

作为党的后备军,在改革开放之前,团员的政治优越性和社会优越性比较强。但在改革开放以后,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逐渐下降,在各项评优、评奖的活动中团员的优势急剧弱化,团员意识也因此渐渐地淡化。另外,团组织因为自身优势的不足,导致团员从中获取的资源和利益受损,这也是导致团员思想弱化,先锋模范作用日渐消弱的原因。

二、流动团员组织失灵的原因

共青团流动团员的组织失灵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含社会变革、共青团组织、团员自身等多方面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落后的组织管理方式

共青团现行的体制架构形成于战争年代,承袭的是前苏联共青团的组织模式,组织体系庞大,并且组织架构和党的组织架构相对应。从目前社会状况看,全国的青年流动频率大,原有的团组织难以覆盖到所有的青年;传统的组织架构与团员的流动现实极不协调,流动团员的流出地和流入地之间缺乏相应的有效沟通方式,使得流动团员成为团组织覆盖的一个真空区。

(二)共青团组织自身的资源大量减少

资源控制调配权的萎缩造成团组织自身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的削弱,加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各级青年从务实、个人利益角度出发关切自身的问题,而且青年人现在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团组织很难满足其诉求,使得基层团组织的吸引力不断下降;原有的管理控制手段也因为流动团员不在体制内,所以很难用组织纪律和组织手段约束他们,只能寄希望于他们的主动配合。

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与其他的资本形式一样具有生产力。”[4]如果组织的社会资本少,就会影响组织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由于流动团员生活背景、工作经历都各不同的特性,造成了团员之间、团员与组织之间缺乏原有的信任,再加之沟通机制的欠缺,感情方面缺少必要的联系纽带,造成组织规范无法正常运行。

(三)法律和政策保障的不到位

从目前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来看,存在许多与实际不适应的地方;同时,对于如何管理流动团员的问题,缺乏实质性的指导意见。再者,共青团对目前出现的青年社团没有很好的重视,没有做到用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有效地组织这些青年社团,未能建立有效的联系和关系;最重要的是,不能保障流动团员的合法权益,造成流动团员在履行义务和保障权利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等,严重影响了流动团员的感情,致使团组织职能无法正常发挥。

三、如何应对流动团员的组织失灵

(一)管理与服务相结合

现如今,团组织要冲破过去传统观念的束缚,实现从号召型领导向服务型领导转变,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有可能办到的事情着手,不强求流动团员做一些他们不愿意做的事,使流动团员能够自觉接受团组织,接受团组织的管理,用优良的服务和管理对流动团员起到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履行义务与保障权利相结合

我们常说,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在传统的团员管理中,过分重视监督团员履行义务,而轻视了保障团员权利。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用不一样的管理措施管理不一样的群体。我们要在让流动团员尽到义务的同时,保障他们享受团章规定的所有权利,保证他们与流入地党员享有同样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从而积极引导他们参与基层民主建设,让流动团员有主人翁意识。

(三)传统做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对于团组织的组织覆盖,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流动团员具有流动性大、分布广的特点,因此,在完善传统的组织网络的同时,必须充分运用信息时代的先进技术,提高共青团的组织覆盖率,为流动团员获取团组织的相关信息和联系团组织提供便利的渠道。

(四)务虚教育与务实教育相结合

团组织在流动团员具有的特性基础上,创新管理方法,坚持务虚教育和务实教育相结合,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将理论教育和形势任务教育、生产经营和发展前景等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相结合,提高团组织活动的可操作性;同时,把解决流动团员的思想问题、实际问题跟教育结合起来,帮他们排解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心理问题和生活问题,让流动团员感受到团组织的温暖,从而吸引流动团员向团组织靠拢。

(五)物质支持与智力支持相结合

物质支持和经费保障是团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的必要前提。例如,流动团组织所在地的相关部门要为团组织提供各种设施设备,团组织应该划拨一部分资金作为流动团员的活动经费;另外,流动团员最大的需求就是有份满意的稳定的工作,流动团组织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掌握市场信息并向流动团员提供合适的招工信息,积极向用工单位推荐,争取合理的待遇,维护流动团员的合法权益;同时,团组织应该为流动团员举办各种培训班或者讲座,提升他们的技能和知识,从而增强他们的综合竞争力。

共青团组织只有坚持物质支持与智力支持相结合、坚持务虚教育与务实教育相结合、坚持传统做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坚持履行义务与保障权利相结合、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才能有效地解决当前我国流动团员面临的组织失灵问题,从而推进我国流动团员的管理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1]苗艳梅.共青团动员青少年组织机构开展服务的现状调查[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3).

[2]邓志强.社会转型对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的挑战与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12,(1).

[3]胡德平.志愿失灵:组织理论视角的分析与治理[J].理论与现代化,2007,(2).

[4]高连克.论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J].北华大学学报,2005,(2).

猜你喜欢

失灵团员团组织
失灵的指南针
2020年一汽奔腾T99智能钥匙失灵
团员想入党怎么办
发挥群团组织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探析如何加强油田社区基层团组织建设
“幸运拍”失灵了
一位儿童团员的抗战记忆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思考
发挥群团组织带头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吴洪芹接受境内外媒体采访
奥迪Q3遥控钥匙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