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季节性发病中医机理探讨

2013-04-09杨云霜张蓉杨金亮李延晖邹梦颖

环球中医药 2013年5期
关键词:水液肺气疾病

杨云霜 张蓉 杨金亮 李延晖 邹梦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点的疾病,通常呈进行性发展,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胸闷,是中国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劳动能力,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均造成沉重的负担。流行病学显示,COPD的急性发病及加重具有明显季节性,秋冬季节为著,该发病现象与中医“五脏应时发病”理论高度契合。本文从中医对该疾病的认识、发病规律及发生机制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1 中医对COPD的认识

1.1中医古籍对COPD的描述

中医没有COPD的病名,根据临床特点,蔡云海[1]将其纳入中医的咳嗽、喘证、哮病、肺胀、痰饮等范畴。历代医家对本病的症状、病因病机及治法均有较详细的阐述,《灵枢·五阅五使》曰:“肺病者,喘息鼻张。”《素问·五邪》谓:“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喘动肩背。”《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而喘咳。”《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对其症状有更形象的描述:“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关于其治疗,李用粹[2]云:“肺胀者,动则喘满,气急息重,或左或右,不得眠者是也。如痰挟瘀血碍气,宜养血以流动乎气,降火以清利其痰。”

1.2COPD病位在肺,与肾密切相关

COPD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如咳嗽、呼吸困难、胸闷均为肺系疾病的症状特点,由此考虑其病位在肺,肺脏功能紊乱是COPD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COPD形成与肺主气功能密切联系,气虚和气逆均可导致COPD的发生。杨王义老中医[3]认为COPD病史较长,久病以肺虚为主。久病伤气,肺气虚损,鼓动乏力,胸中阳气不得布散可致胸闷。肺气不足,或全身阳气不足,可致呼吸微弱,语声低微无力。邵长荣先生[4]认为COPD至肺动脉高压阶段,多病程已久,正气必衰,肺气亏虚,清气失于敷布,浊气难于排出,肺失宣降,肺气胀满,滞于胸中,壅阻气道,肺为之胀满。

“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行则水行”,肺主通调水道也影响COPD疾病的发生发展。沈承玲等[5]认为COPD的发展,经历了早期的外邪入侵、痰浊壅阻、瘀血阻滞、肺脾肾心的气、阴、阳耗伤等过程,呈现“咳-痰-喘-胀-肿-肿消”的发展趋势。本病大多是由阳虚和水泛两方面形成的组合证型。此处水饮泛溢不是水饮入、生成过多,而是气虚不能化津,导致水液的输布、排泄障碍。若肺失清肃,通调水道功能失司,津液不归正化,则聚而成痰,停留于肺,导致气管不利,不利则气道涩,继之上气喘逆,鸣息不通,COPD后期累及于心,痰瘀阻络,也可出现胸闷。韦衮政等[6]认为肺胀阳虚水泛证是一个长期反复发作的过程,根本原因是阳气虚弱,阴液不化。吴海斌[7]指出COPD当属肺络为病,六淫邪气、环境毒邪及内生诸邪反复犯肺,均可损伤肺络,导致肺络痹阻的发生,肺主通调水道,一旦受邪,水津不布,或因热结成痰,或因寒凝成痰,痰性粘滞易阻气机;肺病日久及脾,脾失健运,酿生痰浊,上贮于肺。《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曾提出通过“汗法”调节肺的水液代谢来治疗肺胀:“上气喘而躁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

肺病日久,迁延不愈,累及肾脏,部分学者认为COPD病情演变与肾密切相关。沈志坤[8]认为COPD发生病机为正气虚弱,卫外不固,中土虚弱,久则伤及肾气,肾不纳气,后期病及于心,“肺心同病”脾肾虚损诸症叠起,在病变过程中,痰浊的形成为病理基础,肺虚不能化津,脾虚不能传输,肾虚不能蒸发而酿生痰浊成为本病不能蠲除之夙根。

史苗颜等[9]认为COPD稳定期以肾虚为本,且更应重视老年人真阴亏虚,精不化气的特点,指出真阴亏损是引起喘促的重要原因。本着“虚者补之,阴阳互根”之原则,乃宗补肾滋阴,兼纳气定喘立方治疗缓解期COPD。

张伟等[10]通过对29例肺肾两虚证型COPD患者临床参数研究指出肺气久虚,日久伤肾,致肾不纳气,可见动辄气喘,呼多吸少之证;肾之气化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而为水肿之疾患。

2 COPD的季节发病规律

2.1五脏发病具有季节性倾向

天人相应是中医认识人体的重要特征之一,人与天地相通应,既是四时的产物,又依赖四时而生活。恽铁樵认为“《内经》之五脏,非血肉的五脏,乃四时的五脏”,人体生理和病理的变化或多或少受到四时气候的影响,当自然气候变化反常,四时阴阳消长规律紊乱,超过人体适应能力,或五脏精气虚弱适应外界变化能力减退,均可影响五脏功能,扰乱五脏系统之间正常协调的关系,导致疾病的发生。

五脏发病常有季节性倾向。每脏都与各自主气的季节相应,由此使得具体亏虚之脏被赋予季节易感性,并在感邪性质、发病方式、临床表现等方面,都有明显相对特异性的季节烙印。《素问·咳论》言:“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素问·金匮真言论》曰:“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春季风气盛行,天干地燥,易发鼻出血;夏季暑热,心居胸中,为阳中之阳,同气相求,反易感邪出现心系类疾病;长夏湿热,湿邪流注肠中,易泄泻;秋季暑邪未尽,复感风邪,易发生寒热交错的疟疾;冬季寒盛,寒邪侵犯机体,易致以肢体疼痛麻木为主症的痹症。曹利华等[1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夏季为脑梗塞高发季节,冬季为脑出血高发季节。林谦等[12]通过对2009~2010年南京地区腹泻婴幼儿中人类杯状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发现:2009年8月出现一个小高峰。上述疾病发生演变的季节性特点,归纳为理论即“五脏应时发病”。

2.2COPD秋冬季节多发

《素问·五常政大论》:“审平之纪,收而不争…… 其令燥,其藏肺, …… 其应秋。”“肺应秋”一词道出秋季的气候偏干燥,与肺的生理功能相通应之义。肺属金,通于秋气,在秋季,肺的肃降功能增强,处于支配地位,发挥主要的调节作用,故“乘秋则肺先受邪”。COPD作为常见的肺系疾病,其病理特点为:不顺应秋季肺气之轻清,宣发功能受抑制,可出现咳嗽、咯痰不利的症状(“肺金独旺于秋者,应其清轻之候也,倘有所克,其病自生”),不顺应秋季收敛之气,肺气宣肃功能失调,可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的表现(“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秋季的节令特点,容易导致COPD的发生。但是临床资料显示上COPD不仅秋季高发和进行性加重,冬季也常为发病高峰期, Monteiro A等[13]研究曾发现冬季寒潮持续时间与COPD发病率密切相关,持续2周以上的低温天气使COPD住院率明显上升,持续1周的中低温天气(Tmin ≤ 5℃)比仅持续1~2天的极低温天气(Tmin≤1.6℃)更容易使COPD急性加重。该现象发生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3 COPD的季节发病机理的探讨

3.1肺宣发功能下降导致秋季高发

“肺应秋”宣肃卫气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灵枢·决气》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肺主宣发,“气通于肺腑,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之所宣”,能宣发卫气,调节腠理开阖,将代谢的津液转化为汗液,经毛孔排出。而肺主肃降,则使卫气下行熏于肓膜,散于胸腹,卫气行于脉外,布散于肌肤体表,依赖肺气的宣发构成了一道抗御外邪入侵的坚固屏障,其盛衰体现着机体免疫功能的正常与否。肺旺于秋,并非肺的所有功能都在秋季增强,而是在当令之秋,其肃降作用增强,宣发卫气到皮毛作用相对减弱,这是肺气应时而变适应性调节的结果[14],从而表现出体表免疫力低下,抗御外邪能力降低,易招致外邪入侵,故容易罹患呼吸系统疾病。上述观念已通过人体和动物实验得到部分验证,袁卫玲[15]发现在生理状态下,大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肺泡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转化率秋分明显低于春分,肺泡灌洗液的干扰素-γ、白介素-10水平秋分略低于春分,结果提示秋季大鼠的机体及肺部的免疫功能较春季略低,抗病能力有所下降,存在秋低春高的季节节律,这可能是秋季季节性发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之一。顾晓静等[16]研究发现肺脏细胞信号转导也呈现季节性变化节律,大鼠肺组织cAMP秋季明显低于春季,cCMP含量明显高于春季,秋季大鼠免疫力可能通过该转导通路抑制。

3.2肺水液代谢功能失司导致秋季高发

“肺应秋”同样能调控津液代谢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在秋季,人体适应“秋主收敛”之特性,肺适量减少津液向体表的布散,增加津液向下、向内之输布,表现从肾排出的废液增加,从而减少了津液从皮毛汗孔的排出[17]。在水液代谢过程中,(1)秋燥之气炼液为痰:陆廷珍[18]言“秋令太温,雨泽愆期,风阳化燥,鼓荡寰宇,以致消烁之势,乘虚袭肺。肺失清肃,则洒洒恶寒,翕翕发热,鼻鸣干燥,咳逆衄血,舌赤齿枯,诸症丛生。”在病理情况下,肺肃降功能失司,水液代谢异常,水饮不化,应秋燥之气,炼液为痰。(2)痰阻气道咳喘不利:痰既是重要的病理产物,同时又是重要的病理致病因素,痰阻肺络,每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诱发引触,以致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痰气搏结,壅塞气道,气道艰涩,呼吸不利,可见咳嗽、气喘、胸闷等症状。(3)痰饮停聚影响水液代谢:痰饮生成停聚于机体必致气机阻滞,气血不畅,气滞水停,血瘀水停,肺通调水道功能进一步受到抑制,形成恶性循环,即“痰之为物也。惟人气失其平则气逆,气逆则津液不行……凝聚成痰矣”[19],故秋季COPD高发,关于该机制的物质基础可以从炎性因子和介质、水通道蛋白、内皮细胞因子着手进行研究。

3.3肾纳气功能不足导致COPD冬季高发

按照四时五季五行律来推断一年之中肺病间甚规律,金生水,母病及子,在冬季COPD应该缓解,而临床表现并非如此,冬季也是COPD的高发期,陈晓荣等[20]认为该现象发生机制为冬季寒流侵袭及气压变化容易导致COPD患者支气管黏膜血液循环障碍、平滑肌痉挛,分泌物排出困难,从而使细菌及病毒极易入侵,诱发肺部感染,加重呼吸衰竭。马淑然等[21]认为肺脏功能随着季节的变化不仅自身进行调节,也能对自然界的变化发挥着协调共振的适应性调节作用。在冬季,肾的封藏发挥主要作用,肺气的治节作用处于从属地位,肾的封藏作用调节肺的宣发作用较弱,但对肃降功能影响明显,肺的宣发能力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抵御外邪能力在冬季有下降的趋势,袁卫玲[15]的实验也发现大鼠全身及局部免疫指标冬季明显抵于春夏季节,故COPD冬季也易高发。

肾主纳气是肾主封藏在呼吸功能的具体体现,肾中精气为元气之根,肺主呼吸功能正常,不仅取决于肺气本身旺盛,还依赖肾中元气的激发推动。在病理状态下,肾虚不能摄纳精气,出纳升降失常,可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即中医对虚喘的描述“呼多吸少,动辄气喘”,此症状与COPD导致肺残余气量增多,患者吸入清气比呼出浊气更为困难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肾中精气亏虚波及肺的呼吸功能,不能有效吸入清气,人体安静时勉强维持呼吸及氧代谢平衡,若增加活动量,氧气消耗及肺中残余气量增多,即可表现呼吸表浅、喘息、张口抬肩、不能平卧诸症。冬季寒邪过盛,易伤阳气,寒邪直中少阴,肾中元气渐耗,对肺卫激发和固摄作用随之减弱,不利于呼吸功能的维持而诱发COPD。

3.4肾主水液功能失调导致COPD冬季高发

从水液代谢角度而言,在冬季,肾主封藏,阳气内敛,肾阳为一身之阳,肾中阳气不足,肺阳亦随之不足,阳气衰微鼓动无力,不能推动水液的正常运行,水饮内停于肺;肾阳亏虚,不能温煦脾阳,脾失健运,转输布散能力下降,水湿内聚为痰饮,痰饮犯肺;肾阳不足,或阳衰阴盛,水势泛溢而上射于肺,或寒水积滞体内而复感外寒,若水气上逆,停聚胸膈可累及心阳,致心阳不振,心气不宁而心悸;若脾肾阳虚,水气不化,聚而上泛,演变为痰,寒痰阻络,闭阻气机,可出现喉间痰鸣,胸膈满闷等寒痰阻肺见症。这也是COPD冬季高发和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4 结语

COPD病位在肺,其根在肾,肺肾功能失调导致其发生和进行性加重,肺脏生理功能在秋季出现季节性适应性调节,肃降作用增强,宣发卫气到皮毛作用相对减弱,体表免疫力下降;再者,通调水道功能失司,水饮不化,炼液为痰,痰阻气机,气滞水停血瘀是其秋季高发和加重的主要机制。而冬季,由于肾的封藏作用处于主导地位,受其影响和制约,肺的宣发功能下降,抵御外邪能力低于春夏季节;同时,寒邪伤肾,元气渐耗,肾纳气功能减弱,不能激发肺的呼吸功能;另外,肾阳不足,侵犯肺阳、寒痰阻肺,影响脾阳、脾失健运,累及心阳、心阳不振,可出现呼多吸少、心悸、咳喘、不能平卧等症状,这可能是冬季COPD疾病不容易缓解而处于高发状态的原因。

[1]蔡云海.中医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应用疗效分析[J].光明中医,2012,27(7):1367-1368.

[2](清)李用粹撰.《证治汇补》[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4.

[3]王金成,王红霞,潘卫峰,等.杨王义老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2):1931,1955.

[4]郑敏宇.邵长荣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46(12):1-2.

[5]沈承玲,孙塑伦,高颖,等.论肺阳在肺主行水中的作用[J].中医药学报,2005,33(2):68-69.

[6]韦衮政,韦莽,韦碧沙.肺胀阳虚水泛证的标本治则讨论[J].环球中医药,2013,6(2):117-119.

[7]吴海斌.从肺络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中国民间疗法,2012,20(11):5-6.

[8]沈志坤.百令胶囊联合肺康复医疗体操队缓解期COPD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杂志,2008,33(8):942-944.

[9]史苗颜,毕小利,张炜,等.补肾益肺胶囊对COPD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8, 35(5):719-720.

[10]张伟,李刚,涂小龙.从305例COPD虚证患者临床参数看母病及子[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0):1223-1224.

[11]曹利华,廖征,周义生.1859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 (1):59.

[12]林谦,程卫霞,金玉,等.2009-2010年南京地区腹泻婴幼儿中人类杯状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特点[J].临床儿科杂志,2012,30(10):926-927.

[13]Monteiro A,Carvalho V,Góis J^. Use of “Cold Spell” indices to quantify exces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morbidity during winter (November to March 2000-2007): case study in Porto[J].Int J Bionmeteorol,2012,12(30)[Epub ahead of print].

[14]马淑然,苏薇,刘晓燕,等.“肺主气”本质与机体自稳调节机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0(3):14-16.

[15]袁卫玲.“肺应秋”生理机制的实验研究——四季变化对大鼠肺脏免疫功能影响[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

[16]顾晓静,马淑然,郭霞珍,等.季节变化与正常大鼠肺脏第二信使关系的研究[J],天津中医药,2009,26(3):187-189.

[17]吴同玉,刘燕池,马淑然.论肺应秋的适应性调控机理[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7):12-15.

[18](清)陆廷珍撰.《六因条辨》[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4.

[19](明)万全撰.《养生四要》[M].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31.

[20]陈晓荣,姜昌华,李汉钦,等.冬令营式干预改善低BMI型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8,23(8):4-6.

[21]马淑然,李澎涛,郭霞珍,等.关于中医“肺应秋”本质内涵的理论探讨[J].中医杂志,2006,17(9):613-615.

猜你喜欢

水液肺气疾病
背后七颠百病消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浅谈喉咳肺气虚证
针刺配合印堂灸治疗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两对穴让人体“下水道”畅通无阻
调畅气机在咳嗽病中的应用
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