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质材料”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2013-04-08邸明伟高振华朱丽滨顾继友

森林工程 2013年4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生物质材料

邸明伟,高振华,朱丽滨,顾继友

(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40)

“质量工程”是一项旨在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工程,现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本科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标志[1]。而精品课程建设作为“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传播和利用优质教育资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生物质材料”课程是东北林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选修课程,自2001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建立以来就被开设,经过10多年来的建设与发展,已经逐渐成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选修课,也是东北林业大学的特色课程之一。本文结合在“生物质材料”课程中的一些实践体会,就这门课程的建设提出一些想法,以供同行和相关同仁参考。

1 教学理念的设计

在“生物质材料”课程设立初始,就将这门课定位到“既要体现东北林业大学的优势,又要体现这门课程的特色;既要让学生学到生物质材料的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应用相关材料的能力”,为此,针对东北林业大学的学科优势、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特色以及学生的能力培养与就业,将这一教学理念设计到课堂教学中,以“木材”这一最具代表性的生物质材料为主线,“天然高分子材料”为辅助,结合依托学科“生物材料工程”的研究方向,系统地为学生传授与应用直接相关的知识,做到“让抽象变得自然,从问题出发而不是从概念出发”,将问题、课程、应用、能力有机地结合,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实际教学中来,成为教学内容的真正参与者和受益者。这一教学理念的设计,也让“生物质材料”这门课在实际教学中逐渐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受到学生的喜欢。

2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动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3]。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要从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出发,不只是单单学历层次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教师知识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教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为此课程组鼓励授课教师尽可能参加相关课程内容的进修、国内外的学术会议以及相关课程的扩展训练,让教师最大程度地获取前沿的学科知识,真正做到“根深才能叶茂”、“水厚方能负大舟”。其次,授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培养质量。为此,课程组不定期组织内部教学公开课、教学经验交流会等形式的教学活动,开展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交流与研讨,并根据每个教师的授课特点,有针对性地相互吸取教学经验,在实践中摸索出适合自己并具有个人特点的教学模式。再次,师资队伍的建设还要注重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以及梯队的培养,为此,课程组从年龄层次、学缘结构、知识特长、教学效果等方面入手,通过引进优秀人才以及培养自己的教师团队,建设与稳定一支以老带新的中青年教师队伍。经过十多年来的建设,生物质材料课程组已逐步形成一支人员稳定、年龄结构合理、学缘结构互补、学历层次高、授课水平强、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

3 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教学思想与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一直以来,对于生物质材料来说,没有一本阐述较为全面的著作,它只是不全面地附含在高分子材料、天然高分子材料、木材等领域的书籍中。鉴于此,课程组2008年在广泛收集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并借鉴实际教学与科研中的成果,组织出版了“生物质材料及应用”一书,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生物质材料 (木材、纤维素、木质素、淀粉、蛋白质、甲壳素、壳聚糖、环糊精、竹材、秸秆等)的结构、性能及其应用,并对其最新的研究进展作以总结概括,从而让学生在一本书中就能了解生物质材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课程组2010年又组织出版了“生物质材料现代分析技术”,这本书在深度上较上一本书有了提升,不但适合本科教学,而且也适合研究生的教学。由此,丰富了“生物质材料”课程的教学参考用书。此外,课程组还自行编著了与课程相关的实验教材,实验内容的设置以培养方案为基础,不但体现所学的知识内容,而且还将知识面做以扩展,并且按照培养方案及时修订补充实验内容,真正体现实验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4 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

现代高等教育既应注重基础教学,又应重视专业教学;既应注重人文素养教育,又应重视科学精神教育;既要充分发挥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独特作用,又要注意构建人才培养的课程框架[4-5]。为此,课程组紧密结合学科及专业的特色与优势,在保持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先进性和前沿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课程组的几位主讲教师都有胶黏剂的科研经历,而这一研究内容恰恰是东北林业大学的优势特色,而且“生物质材料”课程内容中“木材”一章又与胶黏剂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课程组在教学中将这些知识适当的结合起来,不但将枯燥的教学内容形象化,而且还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再有,课程组主讲教师还有讲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的经历,这门课要求学生要构建“大材料”的概念,并掌握“结构决定性能”的基本理论,而这一理论在生物质材料中依然适用,同时现代生物质材料的发展并不局限单一材料的研究,而是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与生物质材料有机结合起来,为此,课程组在教学中会适当结合其他材料的应用,真正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

5 实践教学

按照“素质教育”要求,现代高等教育要以培养“21世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不论是哪一门学科的教学,不仅要强调教师“教”的水平,更要注重学生“学”的能力的培养[6]。为此,课程组统一认识,针对具体的课程内容,有针对性的加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加强实验课程的改革与更新,减少验证实验、演示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尤其是以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为目的,同时加强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与实施,鼓励课程组教师指导本科生进行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研究,以实际项目研究加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课程组还依托其他课程实验教学的内容,如《胶黏剂与涂料》实验教学、《聚合物成型加工》实验教学等,为生物质材料课程内容的掌握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实习机会,深入生产一线,到与生物质材料相关的木材加工企业、胶黏剂企业等调研和参观,将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去,不但培养了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专业潜力的挖掘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6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对于精品课程的建设来说至关重要。教师的水平再高,能力再强,如果授课方法不当或教学手段不合适,也起不到相应的效果。为此,课程组结合了实例型、创新型、实践型和技能培养型等多方面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目标,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在授课过程中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的教学模式。精品课程不是为了摆花架子给别人看的,是为学生而建的。为此,课程组在课程的考核内容及考核方式上加强改革,考核内容不但覆盖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拔高,将课外自学内容、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文献资料等部分也加入到考试内容中来,彻底改变考试只考书本笔记内容的做法,并且考试试卷也针对实际教学进行改革,在注重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大考试题目的灵活性、综合性、先进性,杜绝死记硬背,真正做到知识的掌握[7]。

总之,针对“生物质材料”课程内涵广泛、交叉外延、融多学科知识为一体的特征,课程组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做到四个方面:一是做到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通过知识的传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二是做到以课程基础知识为重点,结合专业背景,扩展相关课程知识,形成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三是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工程背景和就业实际,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补教学内容;四是注重知识的更新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争取做到把最新、最完整的知识以最恰当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以上这些对课程建设的初步探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今后的课程建设中,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思想,不断进行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实现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新的突破。

[1]王跃进.以精品课程建设为中心加强质量工程建设[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2):48 -50.

[2]程方晓,侯云海,卢秀和.基于质量工程的精品课程建设实践[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32(3):36 -37.

[3]朱丽滨,顾继友,高振华,等.《胶黏剂与涂料》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森林工程,2011,27(1):94 -96.

[4]何霖俐.高校精品课程的建设思考[J].成功(教育),2012(7),39.

[5]田 勇,王宗才.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4):140 -142.

[6]王源远,王丽萍.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与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7):14 -16.

[7]李长速,董胜利.运用虚拟化教学平台技术塔建技能型人才培训应用系统[J].森林工程,2011,27(4):93 -96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生物质材料
生物质挥发分燃烧NO生成规律研究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生物质化学工程》第九届编委会名单
《造纸与生物质材料》(英文)2020年第3期摘要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材料
生物质碳基固体酸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浅析《Photoshop》精品课程开发及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