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仔猪腹泻原因及综合防治

2013-04-08杨安平

四川畜牧兽医 2013年9期
关键词:乳汁黄色水样

杨安平

(四川省南江县赶场镇畜牧兽医站,四川 南江 635610)

仔猪腹泻一般有3个发病高峰期,分别出现于仔猪出生后的1~3d、10~12d和断奶后 1周。该病平均发病率为50%左右,死亡率为10%左右。

1 病因

临床上仔猪腹泻可分为传染性腹泻和非传染性腹泻两类。

1.1 传染性腹泻

1.1.1 病毒性腹泻。

1.1.1.1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腹泻。该病毒是导致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当仔猪体内的母源抗体水平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易感染本病。此病毒可感染各年龄的猪,10日龄以内的仔猪感染后症状最重。

1.1.1.2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腹泻。该病毒的感染症状与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的症状相似,但相对温和,其死亡率较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低。本类腹泻多发生于10日龄内的仔猪,病猪小肠内充满大量黄色液体,其胃内空虚,肠壁变薄。

1.1.1.3 轮状病毒引起腹泻。轮状病毒感染在猪群中非常普遍,新生仔猪出生的几周内均可被轮状病毒感染,但大多数感染病例都呈现出亚临床症状。当产仔圈舍病毒的毒力超过了仔猪的免疫力时,仔猪才会出现发病症状。

1.1.2 细菌性腹泻

1.1.2.1 大肠杆菌引起腹泻。1~3日龄仔猪感染大肠杆菌后会发生腹泻,其粪便初呈黄色糊状,后呈黄色水样,其内含凝乳小片,称仔猪黄痢。10~30日龄仔猪感染大肠杆菌后,排乳白色或灰白色的糊状粪,粪便混有黏液,有特殊的腥臭味,称仔猪白痢。

断奶后1~2周内感染大肠杆菌的患猪,其主要症状是头部水肿,共济失调,同时腹泻,剖检,其肠系膜明显水肿。

1.1.2.2 C型魏氏梭菌引起腹泻。通常C型魏氏梭菌多感染7日龄以内的仔猪,感染仔猪排红褐色、腥臭的血性稀粪,其内常混有气泡及灰色坏死组织,俗称仔猪红痢。

1.1.2.3 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腹泻。该病原可感染各年龄的猪,但以感染7~12周龄的仔猪为主。病原主要侵害大肠,患猪以血性下痢为特征。剖检见患猪大肠黏膜明显病变,其黏膜表面有血性黏液,严重者黏膜表层坏死,形成假膜,其外观呈麸皮样或豆渣样。

1.1.2.4 沙门氏菌引起腹泻。该病菌可引起仔猪副伤寒,其通常发生于断奶后的仔猪,病猪所排粪便呈黄色水样。剖检见患猪盲肠、结肠出现弥漫性坏死或糠麸样溃疡,肝有针尖大的灰白色坏死灶或结节。

1.1.3 寄生性腹泻。主要感染5 15日龄的仔猪,尤以7~10日龄仔猪常发,病猪粪便初呈黄色或灰色糊状,1~2 d后变成水样腹泻。本病在7、8月份,猪舍消毒不严、饲养密度大时常发。该病感染非常普遍,在仔猪腹泻中,该病发病率可达3%~50%。剖检见患猪小肠黏膜上附着黄色的纤维状假膜。

1.2 非传染性腹泻

1.2.1 母猪因素引起腹泻。饲喂妊娠母猪营养不全的配合饲料时,可因母猪营养不良、泌乳量不足、乳汁质量不佳而造成初生仔猪体弱、抵抗力低下及腹泻。分娩前给予母猪大量精饲料会使母猪乳汁浓稠及乳汁蛋白质、脂肪含量过高,而仔猪消化脂肪、蛋白质的能力较差,哺喂这种乳汁易引起仔猪腹泻。突然变换母猪饲料饲料变质或母猪患病均会影响乳质而引起仔猪腹泻。

1.2.2 仔猪自身因素引起腹泻。仔猪消化系统未发育成熟,消化机能不健全,其对植物蛋白和脂肪酸的消化能力弱;仔猪神经系统未充分发育,体温调节能力及抗应激能力差;仔猪缺乏先天免疫力,抵抗力低。这些生理特点均易导致腹泻发生。

体重轻、体质弱的初生仔猪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乳汁质量的耐受力都比较差,容易发生腹泻。

1.2.3 饲养管理因素引起腹泻

1.2.3.1 饲料因素。仔猪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因此仔猪对营养物质在数量、质量上的要求很高。这些养分不足可导致营养缺乏症,使仔猪生长缓慢,抵抗力低下而腹泻。饲料营养浓度过高,造成仔猪消化不良时也会引起腹泻。

1.2.3.2 应激因素。各种应激因素,如环境温度的改变、突然断奶、饲料变换及圈舍调换等均可造成仔猪因消化机能紊乱而腹泻。

1.2.3.3 其他因素。仔猪未及时吃足初乳,开料过晚,猪舍潮湿、寒冷、肮脏,母猪乳头不洁等均会引起仔猪腹泻。

非传染性因素引起腹泻时,10日龄内的仔猪多排黄色黏性稀粪,少数排黄色水样稀粪,10~30日龄的仔猪多排灰色黏性便或水样便,以后可能排灰色或灰黄色的条状便,最后排球状便。应激因素引起腹泻时,仔猪粪便中多含有未消化的食物。

2 综合防治

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往往是混合存在,相互促进的,因此对仔猪腹泻应进行综合防治。

2.1 仔猪腹泻预防

2.1.1 科学饲喂母猪。给予怀孕母猪和哺乳母猪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禁用霉变饲料,避免突然变换饲料;防止母猪过肥或过瘦,保证其乳汁质量;确保仔猪在母体内发育良好。饲喂好母猪可降低仔猪腹泻的发病率。

2.1.2 加强仔猪管理

2.1.2.1 及早吃初乳。仔猪产后1~2h内应吃到初乳,以尽早获得母源抗体的保护。

2.1.2.2 及早补料。及早补料使仔猪胃肠道尽快适应饲料的消化。一般在仔猪出生后7~10 d就开始补料,以锻炼其胃肠机能。

2.1.2.3 加强断奶管理。仔猪断奶后应留栏 3~5d,断奶后的 1~3d进行限饲,第1 d喂正常进食量的1/2,第2d喂正常食量的2/3,第3d喂正常食量的3/4,第4 d任其自由采食。对仔猪应逐渐断奶、逐渐换料,以减少断奶应激。

2.1.2.4 改善饲养环境。仔猪圈舍应勤消毒,并保持干燥、清洁、通风。

2.1.2.5 合理配制日粮。断奶仔猪日粮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应控制在20%以内,生豌豆和大豆应炒熟后再喂或用膨化大豆饲喂。仔猪日粮中应适量添加微量元素维生素、益生素、酶制剂及酸化剂,以提高仔猪抵抗力,促进胃肠道有益菌群的建立,抑制病原菌生长。

2.2 仔猪腹泻治疗

2.2.1 细菌性腹泻治疗。可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因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故最好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药物。母猪产前产后注射长效抗菌剂可控制产后综合征,减少感染。母猪分娩后在饲料中连续添加3~5d新一代母仔安等药物,对防治仔猪红、黄白痢有效。

2.2.2 病毒性腹泻治疗。对仔猪病毒性腹泻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可使用抗生素和口服补液盐进行对症治疗。

2.2.3 寄生性腹泻治疗。治疗原则是保持环境卫生,定期驱虫不论是细菌,还是寄生虫等引起的仔猪腹泻,均可使用收敛药物和补液盐进行治疗。对腹泻时间较长或已出现脱水症状的仔猪,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使用口服补液盐(氯化钠3.5 g,碳酸氢钠 2.5 g,氯化钾 1.5 g,葡萄糖20g,加温水 100 mL),让其自饮或10%葡萄糖盐水10mL、地塞米松 2mL、10%VC 2mL,加适量抗生素进行腹腔注射,腹泻严重的辅以阿托品。

猜你喜欢

乳汁黄色水样
你瞧,黄色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乳汁点目需谨慎
HC油田N138区注入水配伍性研究
我国相关标准水样总α、总β放射性分析方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平行水样分配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水样童年
妈妈的奶为何变色了
黄色的小蝎子
帮孩子摆脱“黄色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