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斌

2013-04-08

数字通信世界 2013年3期
关键词:国家广电总局广电可行性

管斌,教授级高工,现任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兼任国家广播电视网(NGB)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他还是广电总局科技委第六届、七届委员;中组部《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专家组成员;国信办卫星安全专家组成员;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全国广电标委会传输覆盖分委员会委员;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常委。

管斌先生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无线通信专业,同年进入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工作。1996年1月任卫星广播办公室主任,负责全国广播电视卫星传输协调和管理工作,曾主持编写全国广电系统卫星应用发展规划,经国家广电总局党组批准实施,在政策的引导下,当时各省级电视台节目上星的愿望持续高涨。1996年9月任中广影视卫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抓卫星资源调配、中央台节目上星通道安排以及技术发展和运营等方面的工作。1999年8月升任总经理,主持创建中国第一个卫星直播试验平台,并直接应用于1999年国家广电总局提出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取得理想的试验成果和良好的应用效果;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拥有40多个电视频道、可管可控可服务、数字化一步到位的卫星直播到户播出平台,开启了广播电视“村村通”第一幕。之后,他又主持扩建了境外卫星电视节目监管平台,为境外卫视节目有限落地三星级宾馆提供了可靠的监管手段,该平台至今仍在有效地运行并承担着境外卫视节目落地管理的重要任务。2000年9月,国家计委责成广电总局牵头组织起草《中国广播电视卫星直播系统可行性论证报告》,广电总局决定由中广影视卫星公司组织起草小组编制《中国广播电视卫星直播系统可行性论证报告》。管斌先生作为起草小组组长率领组员经过近三个月的努力工作,期间多次与系统内外的领导和专家就报告的框架结构、技术可行性、政策可行性、管理可行性、经济可行性、运作模式等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数易其稿,于2000年11月形成了《论证报告》的初稿。几经修改完善,最终于2002年3月通过了由国家计委组织的论证,为决策提供依据。2007年9月,管斌先生调任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期间主持协调设计院参与《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天安门广场扩声系统设计》,圆满完成任务,为国庆60周年天安门广场阅兵及系列活动作出贡献。2010年兼任国家广播电视网(NGB)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管斌先生数十年来的辛勤工作,获得了很多荣誉及奖励:1997年获国务院新闻办颁发的《香港回归宣传报道》荣誉证书;《CBTV卫星直播试验系统》项目获2001年度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创新一等奖;《中国第一个DTH平台试运行》文章获全国广电系统首届中青年优秀科技论文评选二等奖;《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天安门广场扩声任务》获广电总局嘉奖;2012年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广播电视科技杰出贡献奖”,等等。

猜你喜欢

国家广电总局广电可行性
国家广电总局发布《5G频道技术白皮书》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22.2声道主观评价实验室 国家广电总局实验室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论国家广电总局对电视节目的整改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
毕福剑严重逭反政治纪律 国家广电总局责成央视严肃处理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