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
——以某地区天然气加气站建设项目为例

2013-04-07孙云峰

吉林地质 2013年4期
关键词:危险性建设项目用地

王 娜,杜 伟,张 春,付 进,孙云峰

1.吉林省第四地质调查所,吉林 通化 134001;2.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吉林 长春 130021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
——以某地区天然气加气站建设项目为例

王 娜1,杜 伟2,张 春1,付 进1,孙云峰1

1.吉林省第四地质调查所,吉林 通化 134001;2.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吉林 长春 130021

本文以天然气加气站建设项目为例,浅谈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对在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建设项目的作用及意义。进一步探讨了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所要遵守的综合评价原则、评价内容、其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及土地适宜性评价等内容。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类的工程活动表现的越来越活跃,人类对地球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已超过了自然营力对地球表面环境的影响[1]。

本文中的天然气加气站处于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内,为此,我们围绕该建设用地展开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地质灾害危险性的概念:Varnes D.J.(1984)[2]认为危险性是在特定时间和区域内某种潜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Einstein H.H.(1988)[3]认为危险性是在给定时间内某个特定灾害发生的概率。

1.1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价原则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主要根据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结果,分析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危害对象,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划分。根据“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运用定性评价的方式,划分地质灾害危险性大、中、小三级。

1.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内容

张梁(1996)[4]认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地质灾害在某一区域上的活动频率、强度、规模以及地质灾害发生、发展的条件与规律,在此基础上圈定危险区范围,根据地质灾害发生的历史资料计算灾害发生概率、进行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分区。罗元华,等(1998)[5]认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主要内容是评价地质灾害的活动程度,反映地质灾害的破坏能力。

2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2.1 评估区概况

该建设项目区北侧为农田,东侧为荒地,南侧隔内环路为荒地,站区安全防护距离30 m内无居民、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区。该项目建设用地面积8 520 m2。其中,加气站占地为永久占地,管网占地为临时占地。建设项目用地类别为民用建筑用地,其中办公楼建筑高3层。管道开挖平均宽度1 m,深1.8 m。

2.3 地质环境复杂程度

评估区位于Ⅱ级阶地,具有阶地相沉积的结构特征。评估区内出露的地层为第四系更新统地层,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良好,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类型,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径流、河流渗透补给,向河流径流排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评估区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主要表现为民用建筑及道路的建设,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国土资发[2004]69号附件1)中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表1),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中等。

建设项目属一般建设项目,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中等。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国土资发[2004]69号附件1)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表2),该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确定为三级。

表1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Table 1 Complex degree classif cation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表2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Table 2 Classif cation of geological hazard risk evaluat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3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通过对评估区的野外现场调查及结合以往资料,评估区内未发现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经访问当地群众及研究收集的相关资料,现状没有发生上述地质灾害。

评估区处于浑江Ⅱ级阶地,地势开阔,建设用地内地形比较平坦。经过野外调查,评估区内未发现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4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通过对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现有资料的分析,对拟建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以及拟建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进行分析与预测,力争在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后,使得这些地质灾害能够得到有效的预防或避免。

该地块建设项目类型为民用建筑用地。评估区位于浑江Ⅱ级阶地,建设场地位于Ⅱ级阶地,地形平坦。拟建工程建设施工时,无切坡,需挖方。其土方工程量主要为建、构筑物基础开挖、地下管线、新建道路等。本项目管道开挖平均宽度1 m,深1.8 m,土方填挖量不大,管网施工过程中挖方量为198 000 m3,填方总量为188 000 m3,弃方用于场地平整。该建设项目严格按设计施工,有效减小崩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故拟建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其地质灾害危险性小。拟建工程建于平坦的阶地之上,现状无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危险性小,拟建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小,其地质灾害危险性小,所以拟建工程可能遭受由于工程建设本身引发的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

综上预测拟建项目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5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

根据上述评估原则与确定量化指标的依据,将各区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叠加分析,其公式如下:

式中:G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级

G现—现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级

G预—预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级

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充分考虑评估区的的地质环境条件及工程特征,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标准,对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估。

经综合分析,将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等级确定为一个级别,即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6 结论

通过对该天然气加气站建设用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得出如下结论:

(1)拟建工程属一般建设项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确定为三级。

(2)评估区范围内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3)预测拟建工程引发地下工程基坑边坡崩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地质灾害危险性小;遭受崩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4)经综合评估,将评估区全部定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拟建工程建设场地土地适宜性确定为适宜。

7 结语

地质灾害评价受到各地政府部门和专家的重视,由此促进了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发展。但是地质灾害危险性的概念、评估的内容等尚未统一,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所以,地质灾害评价方法还需要不断地向模型化、定量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1] 左三胜,赵志祥.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初步研究[J].灾害学,2004,(6).

[2] Varnes D. J. Landslide hazard zonation: a review of principles and practice[M]. UNESCO, Paris, 1984, 63.

[3]Einstein H. H. Special lecture: landslide risk assessment procedure[C]. Pro. Fifth Int. Symo on Landslide, Lausann, Switzerland, 1988.

[4] 张 梁.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理论与方法[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1996,(4).

[5] 罗元华,张 梁,张业成.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1.

Study on dangerous assessment of geological disaster in construction land: Taking natural gas station construction projects of certain region as an
example

WANG Na1, DU Wei2, ZHANG Chun1, FU Jin1, SUN Yun-feng1
1.The Fourth Geological Survey of Jilin Province, Tonghua 134001, Jilin, China;2.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ral Station of Jilin Province, Changchun 130021, Jilin, China

Taking natural gas f lling station construction project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effect and signif cance of geological disaster dangerous assessment o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in of geological disaster prone areas. Further explores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principles, evaluation contents, evaluation of the status quo, geological hazard dangerous prediction and 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etc., which observed in the geological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construction land; geological disaster dangerous assessment

P694

:B

1001—2427(2013)04 - 148 -3

2013-01-05;

2013-11-20

王 娜(1985—),女,辽宁沈阳人,吉林省第四地质调查所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危险性建设项目用地
O-3-氯-2-丙烯基羟胺热危险性及其淬灭研究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危险性感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基于AHP对电站锅炉进行危险性分析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